創新技術(1-2天課程或2天工作坊(創新行動學習項目))
【培訓說明】
在組織層面完善創新管理體系之后,更需要具體的可操作的創新管理技術來實現組織的產品或服務在性能方面的延續或突破。
前蘇聯發明家、教育家根里奇阿奇舒勒和他的研究團隊,通過分析大量專利和創新案例總結出來的TRIZ理論(發明問題的解決理論)成功地揭示了創造發明的內在規律和原理,著力于澄清和強調系統中存在的矛盾,其目標是完全解決矛盾,獲得最終的理想解。
TRIZ是基于知識的方法
a) TRIZ是發明問題解決啟發式方法的知識。這些知識是從全世界范圍內的專利中抽象出來的,TRIZ僅采用為數不多的基于產品進化趨勢的客觀啟發式方法;
b) TRIZ大量采用自然科學及工程中的效應知識;
c) TRIZ利用出現問題領域的知識。這些知識包括技術本身、相似或相反的技術或過程、環境、發展及進化;
d) TRIZ是面向人的方法,即TRIZ中的啟發式方法是面向設計者的,不是面向機器的。
TRIZ是系統化的方法
a) 在TRIZ中,問題的分析采用了通用及詳細的模型,該模型中問題的系統化知識是重要的;
b) 解決問題的過程系統化,以方便的應用已有的知識。
TRIZ是發明問題解決理論
a) 為了取得創新解,需要解決設計中的沖突,但解決沖突的某些步驟是不知道的;
b) 未知的解往往可以被虛構的理想解代替;
c) 通常理想解可通過環境或系統本身的資源獲得;
d) 通常理想解可通過已知的系統進化趨勢推斷。
TRIZ的作用
a) 使新產品開發過程縮短50% 新產品上市時間;
b) 提升60%~70%的新產品開發效率;
c) 增加80%~100%的專利數量并提高專利的質量。
1. 創新性思維與局限
a) 學會用腦
b) 突破傳統思維
c) 發散性思維
d) 靈感與直覺
e) 傳統創新思維法
2. TRIZ介紹
3. 3種TRIZ思維方法
a) 矛盾對立與統一
b) 系統論
c) 邏輯三法
比較分類法、歸納法、分析法
4. 8種技術系統進化法則
a) 完備性法則
b) 能量傳遞法則
c) 協調性法則
d) 提高理想度法則
e) 動態性和可控性進化法則
f) 子系統不均衡進化法則
g) 向微觀級進化法則
h) 向超系統進化法則
5. IFR最終理想解
保持了原系統的優點,消除了原系統的不足,沒有使系統變得更復雜,沒有引入新的缺陷
6. 7種資源分析
物質資源,能源資源,信息資源,空間資源,時間資源,功能資源,系統資源
7. 矛盾分析與分離法
a) 39個工程參數與矛盾矩陣
b) 技術矛盾
40種發明原理
分割、抽取、局部質量、非對稱、合并、普遍性、嵌套、配重、預先反作用、預先作用、預先應急措施、等勢原則、逆向思維、曲面化、動態化、不足或超額行動、一維變多維、機械振動、周期性動作、有效作用的連續性、緊急行動、變害為利、反饋、中介物、自服務、復制、一次性用品、機械系統的替代、氣體與液壓結構、柔性外殼和薄膜、多孔材料、改變顏色、同質性、拋棄與再生、物理/化學狀態變化、相變、熱膨脹、加速氧化、惰性環境、復合材料
c) 物理矛盾
空間分離、時間分離、條件分離、系統級別分離
8. 物場模型與一般解法
a) 物-場模型分析
b) 76種標準解法
不改變或僅少量改變已有系統:13種標準解
改變已有系統:23種標準解
系統傳遞:6種標準解
檢查與測量:17種標準解
簡化與改善策略:17種標準解
c) ARIZ 發明問題解決算法
9. 通用解法與總結
課程:結合案例講述TRIZ理論體系內容。
工作坊:結合TRIZ理論內容講授和企業實際問題,通過學員參與形式嘗試解決問題。
行動學習項目:針對企業的現實問題,組織相關人員參與到持續性的TRIZ理論學習和實際行動改進的項目中,老師引導學員去解決實際問題,提升學員的創新能力。
【報名咨詢】
聯系電話:010-62258232 62278113 13718601312 18610339408
聯 系 人:李先生 陳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