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稅收協定待遇,降低境外稅務風險----“走出去”企業的明智選擇
【課程背景】
稅收協定指的是針對如何避免對所得或者財產雙重征稅以及如何在國與國之間防止偷漏稅等兩方面內容達成的協議,它屬于國際法的范疇。各個國家都有稅收的法律,但國際稅收協定簽了以后就成了國際法,一般會高于國內法。我們“走出去”的企業如果到沒有和我國簽訂協定的國家去,實際上就是按照對方的國內法來征稅。但如果到了與中國簽訂稅收協定的國家,就要按照協定,也就是國際法來執行。
為了吸引外資,1981年中國政府開始與有關方面展開談判,并于1983年簽署了第一個稅收協定。當時我國主要跟來華投資比較多的發達國家以及周邊新興工業國家簽署協定,比如美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
漸漸地,中國企業發展起來后,開始積極到其他國家承包工程或輸出勞務,我國便跟這些發展中國家也談簽了協定。本世紀以來,中國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且經濟地位越來越高,稅收協定的重點變成了為“走出去”服務,主要是面向亞非拉國家。截止2014年底,我國已經和100個國家簽了稅收協定,加上與香港和澳門特區簽訂的稅收安排,一共是102個,稅收協定覆蓋網絡僅次于英國。
2014年全年,全國各級稅務機關共受理其他國家和地區非居民納稅人的稅收協定待遇申請和備案總計9627件,合計減免稅款達到138.81億元。
然而,我國一些“走出去”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因為不了解稅收協定,不熟悉東道國的稅收協定執行程序,在境外卻沒有享受到稅收協定的優惠待遇,也沒有嘗試利用稅收協定保護自己在東道國的合法稅收權益。
北京市國稅局2014年針對281戶“走出去”企業的調查顯示,僅有26戶企業在境外享受稅收協定待遇,與北京市國稅局受理非居民企業享受稅收協定待遇審批和備案900余戶次的數據形成鮮明對比。
當前我國的經濟發展形勢、國際形勢都在發生變化,我們現在既是資本輸入大國,也是資本輸出大國。如何發揮好稅收協定,既幫助吸引外資進入,也促進裝備制造“走出去”和跨國產能合作,特別是服務好“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也有很多挑戰。
稅務總局在2015年4月從三個方面制定出臺了服務“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10項稅收措施。10項措施中首要的“談簽協定維護權益”方面,將做好兩項工作,一是進一步加大稅收協定談簽和修訂力度;二是進一步加強涉稅爭議雙邊磋商。目的是充分發揮稅收協定作為國際稅收關系與稅收合作的法律基礎作用,提高稅收確定性,避免雙重征稅,維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
那么,我國“走出去”的中小企業為何絕大多數都沒有充分享受稅收協定待遇?其深層次的原因是什么?走出去企業境外經營享受哪些協定待遇? 稅收協定能夠從哪些具體方面為我國納稅人尤其是中小企業境外投資經營等活動提供幫助和支持?走出去企業又如何利用稅收協定進行合理避稅,從而降低自己的稅收負擔呢?走出去企業在遇到國際稅收爭議和國外承包工程國內購買設備辦理出口退稅以及境外所得稅如何充分獲得國內抵免等涉稅難題時如何解決?走出去企業在后BEPS時代在境外如何應對可能遇到的一些重大稅務風險?這些都是擺在我國走出去的企業財務會計主管人員和企業高層必須思考的問題。
【課程對象】
本課程適合以下人員:有“走出去”打算和已經“走出去”的企業的總經理、副總經理、財務總監(經理)和投資總監(經理)、稅務部經理和會計主管人員。
【課程大綱】
1.我國“走出去”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的特點
A.投資地區:東南亞、中東歐、拉美及非洲
B.投資領域:基礎設施建設(電力、交通、通訊等)、房地產建筑、石化、能源、環保、農業開發、工業制造、商業、金融等)
C. 投資方式:承包工程、直接投資、股權并購、服務外包
D. 投資回報:利潤率遠超國內,一般在10%左右
E. 投資效益
2.稅收協定對“走出去”企業的作用
A. 何為稅收協定(Tax Convention)?
B. 稅收協定中的聯合國(UN)范本與經合法組織(OECD)范本有何差異?
C. 稅收協定與國內稅法沖突時以哪個為準?
D. 稅收協定對“走出去”企業的四大“護身符”作用
3.“走出去的”企業稅收協定待遇利用率不高的原因剖析
A.企業對中國與對方國家簽署的稅收協定不了解
B.企業對對方國家的國內稅法不了解
C. 企業與對方稅務機關缺乏溝通
D. 企業與境外分支機或委托的中介機構缺乏溝通
4.“走出去”企業享受的稅收協定待遇
★稅收協定從營業利潤、利息、股息、特許權使用費、財產收益等方面對走出去企業的稅收待遇作了詳細規定。
5.案例分析----“走出去”企業如何破解四大稅收難題?
A.企業遇到國際稅務爭議如何解決
B.國外工程購買國內設備能否退稅
C.企業已繳境外稅款境內如何抵免
D. 企業境外分支機構盈虧如何處理
6.“走出去”企業海外EPC總包項目的稅務籌劃及風險管理
A.何為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EPC項目是指工程總承包企業按照合同約定,承擔工程項目的設計、采購、建筑施工、性能測試等工作,并對承包工程的質量、安全、工期、造價全面負責,有時也叫交鑰匙工程。)
B. EPC項目主要分布:非洲、中東、東南亞、拉美等基建較不完善、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
C. EPC項目的稅務籌劃與稅務風險管理(關注三個階段和兩條線
索。三個階段是指:合同簽訂前的稅務籌劃、合同開工后的管控落實、項目結算后的總結培訓和評價;兩條線索是:國內的稅收優惠和國際的稅務風險規避。)
7.后BEPS時代“走出去”企業應關注的重大稅務風險點
A . 信息披露要求提高帶來的稅務風險暴露
B. 關聯交易定價規則更新帶來的稅務風險及商業模式改進壓力
C.境外投資地享受稅收協定待遇的難度增加
D.中國CFC規則細化,征管日趨加強
E. 境外常設機構(PE)定義更廣泛,征管力度增強帶來的稅務風險
8.企業“走出去”前的準備與“走出去”后的應對措施
A.“走出去”前的準備
B. “走出去”后的應對
【報名咨詢】
聯系電話:010-62258232 62278113 13718601312 18610339408
聯 系 人:李先生 陳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