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你問過什么問題嗎?
※ 得到的答案滿意嗎?
※ 為什么?
※ 今后遇到類似情況,應該怎么問?
最近有什么事情能夠或者需要在今后溝通的更好?
當時的事實是什么樣子?
如何描述溝通過程中你內心的角色?
對于對方的反應你是如何看待的?
溝通過程中及溝通之后你是否看到了更多?
如果再進行一次溝通你將在哪些方面做出改變?
你認為提問在溝通中的作用是什么樣子呢?
你日常中提問運用的效果如何?
如何能利用提問建立更好的溝通效果呢?
《提問之美》工作坊幫助您:
體察——當下運用提問的現狀;
掌握——有效問題構成6要素;
運用——6類效用開放式問題;
認識——動態提問過程6因素;
學習——結構化邏輯提問方法;
練習——4周持續的改善計劃。
《提問之美》工作坊從提問角度出發,幫助大家利用爭取的傾聽和提問方式促進有效的溝通,只有更好地傾聽和提問才能有更好地表達。
提問能夠幫助我們:
了解到更多的信息;促進對問題的思考;
探討深層次的感受;思考所產生的影響;
梳理各個方面信息;挖掘事務真正原因;
尋求更多認知角度;尋求團隊全面共識;
提問更有效,工作更精彩!
工作坊導師:孫宏偉(>>點擊查看講師詳細介紹)
問之表象
1. 提問
a) 導入
1. 蹺蹺板:引發思考—提問在溝通中的位置、作用
2. 問圖游戲:感受提問類型、邏輯、作用
b) 提問的構成6要素
1. 對象:提問的起點和決策要素
2. 目的:明確提問的目的
3. 邏輯:大方向:易—難,簡單—復雜
1) 重點/常用邏輯關系:ORID
2) 問題間內容、回答的邏輯關系
4.形式:封閉式問題、六類開放式問題
5. 內容:原則(雙方已知、清楚、易懂、“說人話”)
1) 工具:喬-哈里窗
6. 回應:回應的目標及預判
c) 提問的應用案例及技巧補充
1. 案例:BIM 十大問題,思考提問的類型及應用
2. 直接問題與間接問題結合,避免壓抑的溝通氛圍
3. 問圖游戲:提問技巧練習
d) 總結:提問的作用
2. 傾聽
a) 導入:3個練習
1. 溝通中的3種角色
2. 聽故事做判斷:耳聽是否為實
3. 測驗:你是多好的傾聽者
b) 傾聽指導原則
1. 專注于對方說的
2. 試著抓住說者要表達的重點/反饋給對方你的理解
3. 讓說者知道你了解
c) 同理心:
1. 事實、情緒、意圖
2. 設身處地、感同身受
3. 傾聽自己、傾聽反應
d) 傾聽的障礙
問置效用
3. 提問的動態結構
a) (導入)案例分析:911的保險賠付。
1. 從分析中聽到了什么
2. 大家分析中的角度、前提假設、認知基礎(邏輯)
3. 在過程中,你從自己和他人身上覺察到了什么?
b) 動態結構6要素
1. 傾聽:參見傾聽部分
2. 情境:情境是一個五維的場
3. 角度:接收,接受
4. 覺察:直覺,感受、感覺的變化
5. 假設:真相與全相;看到假設,驗證假設
6. 認知:事實
c) 溝通對話的4個層次
d) 提問用詞:單一、通俗、準確、簡明、客觀、非否定
4. ORID聚焦式匯談法
a) ORID結構
1. ORID各部分問題范例
2. ORID使用范例:讀書心得、化解誤解、撰寫團隊報告
b) ORID對話過程
1. ORID運用過程分析
2. ORID應用場景
c) OREID與ORID,使用過程中的“思考”鏈接
5. 有效團隊溝通基本規則——有序、漸進的促進團隊溝通
a) 有效團隊溝通基本規則
1. 檢驗假設和推論;
2. 分享所有的相關信息;
3. 使用具體的例子,并就重要詞匯的含義達成一致;
4. 解釋你的推理過程和意圖;
5. 聚焦利益而非立場;
6. 將主張和探尋結合起來;
7. 共同設計下一步行動來檢驗分歧;
8. 討論不便討論的話題;
9. 采用可提升團隊承諾的決策規則;
b) 有效團隊溝通練習及范例
10. 由參與者結合實際工作構建團隊溝通標準問題
6. 蘇格拉底式提問/SPIN提問(本章節與第5章節根據參與者情況互為置換)
a) 蘇格拉底式提問
1. 蘇格拉底式提問范例:節電設備
1. 蘇格拉底式提問的目的
2. 蘇格拉底式對話的步驟
3. 蘇格拉底式對話范例:電機銷售
4. 批判性思維
b) 蘇格拉底式提問結構
1. 蘇格拉底式提問的邏輯關系
2. 澄清性問題
3. 研究(啟發)假設的問題
4. 研究原因和證據的問題
5. 關于觀點和視角的問題
6. 研究意義和后果的問題
7. 關于問題的(重點)問題
8. 蘇格拉底式提問—問題類型參考
c) 蘇格拉底式提問實操
d) ORID&蘇格拉底式提問設計實操
提問系列課程 第II階段
《提問之源》工作坊(1天)——調適溝通的心法
※ 感受到在溝通過程中的角色狀態是什么樣子嗎?
※ 什么樣子的角色認知能夠更好地幫助溝通深入、順利的進行?
※ 是什么使你在溝通中充滿了情緒?
※ 行為、決策、在溝通中的回應是怎么產生的?
問知內心
1. 提問者的角色
a) 角色體察
1. 角色體察數軸
b) 學習者與批判者對照表
2.辨析學習者與批判者的特點、作用和差異
2. 選擇地圖
a) 批判者可以向學習者轉換
b) 角色轉換的方法
1.學習者和批判者問題范例:覺察、轉換
2. ABBC選擇法:覺察、深呼吸、好奇、選擇
3. 獲得成功的12個問題及范例
3. 提問式思維十大工具
a) 賦能于你的觀察者
b) 用選擇地圖做向導
c) 發揮提問的威力
d) 區分學習者和評判者的心態和問題
e) 與評判者為友
f) 質疑假設
g) 善用轉換問題:ABBC
h) 建立學習者團隊
i) 用提問風暴實現突破
j) 對獲得成功最關鍵的12個問題
問植心智
4. 心智模式
a) 心智模式
1. 心智模式來源
2. 心智模式特點
3. 心智模式特質:不完整性、局限性、不穩定性、沒有明確邊界、不科學、簡約
b) 推論階梯
1. 推論階梯結構
2. 推論階梯功能
3. 推論階梯自我對話(2個工具、1個范例)
4. 如何使用推論階梯
5. 推論階梯的前提及限制
c) 調整心智模式
1. 調整心智模式的具體方法
2. 覺察、檢驗、調整、植入
3. 何時調整心智模式
d) (內在)心智模式與(外部)應用過程
4.心智模式認知(練習)
問致未來
II階段課程配套課后4周持續改善模板
1. 結合課程內容和未來需要,你有什么要表達的?
2. 管理你的提問(溝通)過程
3. 提問參考:10條基本定律,8個核心步驟
4. 改善提問的基本方法
【聯系咨詢】
聯系電話:010-62258232 62278113 13718601312 18610339408
聯 系 人:李先生 陳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