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講師:黃亨煜
總 學 時:3天
必修課程:需掌握一定的管理學、心理學基礎知識,應當具備企業內擔當一定管理職位的體會與經驗。
一、課程描述
組織行為學是MBA學生的一門必修課。開設本課程的目的是讓MBA學生了解和掌握組織中個體、群體及領導的心理與行為活動規律,提高MBA學生在畢業后從事實際管理工作中的人際關系技能,以取得管理工作的最佳效果。
本課程講授以理論闡述、提問研討和案例分析為主,核心是將MBA學生放到總經理的角度,理解把握有關組織行為的基本思想、原理和方法,并在講授過程中特別強調其在企業管理實踐中的應用。學生學完本課程應能夠站在企業總經理的角度把握與思考如何才能將“一群人”有效地“組織”起來,并能發揮出他們最佳的績效。
二、課程教學目標
本課程將站在企業總經理的角度,兼顧到企業內部門經理職位為學生講授組織行為中個體、群體、團隊、領導、組織變革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原理,并側重強調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實踐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對組織內各種行為的理解與預測能力。
本課程在講授中,除講述基本概念與理論之外,將重點突出典型的基本原理在企業管理實踐中的應用現狀與應用方法,講述過程中力求理論聯系實踐,能夠幫助學員解決在企業管理實踐中遇到的各種人際技能上的迷惑,努力使學員能夠學以致用。
此外,由于本課程教授者對國內企業內的各種人力資源管理現象與問題,有很清晰的認識與了解,歡迎學員在聽課過程中提出各種企業管理實踐中的相關問題,共同討論,以實現“教學相長”、相互促進的教學目標。
三、教學主要內容
導論:從《組織行為學》中學點什么?
一、什么是“組織行為學”?
二、組織行為學的研究范圍是什么?
三、組織行為學的學習目的
四、組織行為學對“個體”的理解
五、從“個體”到“群體”產生的矛盾
六、從“群體”到“團隊”的升華
七、誰是團隊的“領導”?
八、誰去“設計組織”?
第一篇 怎樣去把握與理解“個體行為”?
第一節:組織與人
一、人與組織
二、人性的基本假設
三、人性假設在國內管理實踐中的應用
四、對“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理解
第二節:人的素質、智商、情商
一、人的素質的構成
二、人的價值觀
三、人的態度
四、人的能力、潛能與創造力
五、人的個性與性格
六、智商與情商
第三節 關于個體心理的幾個重要理論
一、歸因理論
二、動機理論
需要層次理論
雙因素理論
目標設置理論
公平理論
期望理論
三、自我效能理論
四、職業錨與職業興趣測試
案例與練習
第四節:人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觀念
心理健康標準
心理健康測試
員工心理幫助計劃(EAP)
第二篇 從“個體”到“群體”的矛盾
第一節 群體與群體行為
一、群體的定義和分類
二、群體發展的基本階段
三、群體結構
四、群體內的各種力
群體的動力勢場
群體的凝聚力
群體的驅動力
群體的耗散力
第二節 溝通要點
一、溝通的模式
二、溝通的障礙和影響因素
三、溝通中的技巧
第三節 人際關系處理要點
一、人際關系的三個種類
二、與領導關系的處理原則
三、與同事關系的處理原則
四、與下屬關系處理的原則
第三篇:從“群體”到“團隊”的升華
第一節 團隊的定義與特征
一、團隊與群體的區別
二、團隊與高效團隊
三、高效團隊的形成與發展
四、高效團隊的九大特點
第二節 組織心理與行為
一、組織心理概述
二、心理契約
三、公民行為
四、工作滿意度
五、組織承諾
第四篇 領導與領導藝術
第一節 有關領導的理論研究
一、特質理論
二、行為理論
三、權變(或情景)理論
五、情景理論
第二節 領導者的能力構成與修養
一、管理者的角色認知
二、領導者與管理者的區別
三、領導者的修養與魅力
第三節 管理技能與領導藝術
一、管理技能所包含的范圍
二、領導藝術所包含的范圍
三、領導者的若干原則
案例與練習
四、課程教材及參考教材
1. 課程教材
《組織行為學(第10版)》,[美]斯蒂芬P羅賓斯,孫健敏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2. 參考教材
《當代組織行為學理論與實踐》,張愛卿著,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年版。
《組織行為學》[美]黑爾里格爾等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
《組織行為學》,作者:(美)魯森斯 著,王壘 譯校 ,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年版。
羅賓斯《組織行為學》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第10版)——國外經典教材習題詳解系列,金圣才 主編,中國石化出版社,2007年版
《組織行為學(原書第3版)》,作者:(美)麥克沙恩(McShane,S.l.),(美)格里諾(Glinow,M.A.V.) 著,井潤田等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年版。
《群體人才學》,李新生主編,紅旗出版社,1987年版。
《現代企業領導干部:觀念轉變與人力資源開發總體思路》,作者:黃亨煜;中國科學文化音像出版社;2002年版
《企業招聘面試實操技術》,作者:黃亨煜;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年版;
《成才藝術》,作者:黃亨煜;吉林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報名咨詢】
聯系電話:010-62258232 62278113 13718601312 18610339408
聯 系 人:李先生 陳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