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與發展:
微課程的誕生,可追溯美國北愛荷華大學所提出的60-second Course 以及英國納皮爾大學提出的the one Minute Lecture(簡稱OML) 。
2006年,薩爾曼•可汗推出了可汗學院(Khan Academy),他所錄制的課程視頻一時風靡美國基礎教育領域。2007年,兩位美國化學教師在薩爾曼•可汗的基礎上,提出了“顛倒教室”(也可叫做“顛倒課堂”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國內學者認為,微課是指按照課程標準及企業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的組合。國內微課的實踐應用從起步到席卷全國,僅幾年時間,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企業培訓迎來了微課新時代。
微課:以闡明某一知識點為目標,以短小精悍有趣為表現方式,以學習和應用為目的,以移動互聯為傳播方式。微課更具備:人人可做,極速傳播,降本高效,直擊業務痛點的特點,強力支撐企業經營發展和拓展,并成為混合學習設計的利器。
課程時間:2天,6.5小時/天
授課對象:企業管理崗位,業務骨干,內訓師,培訓管理者……
授課方式:課堂講授、試聽討論、現場演示、小組討論、角色扮演、作業練習等多種教學方法的混合使用,高參與度的課堂,多成果的產出。
課程收益:
1. 認知企業微課的功能和意義;
2. 選擇適合微課學習的主題;
3. 說明微課制作的四步法;
4. 運用微課設計的步驟,配場景,定角色,起沖突;
5. 自學微課工具,編寫腳本;
6. 產出微課作品,生生不息。
課程綱要:
一、認識微課
1. 開場活動
2. 微課的形式對比
3. 微課的起源與發展
4. 微課應用兩大端口
5. 微課的好處
二、微課制作全貌概覽
1. 微課作品觀摩
2. 微課作品的構成
3. 微課制作兩大先備知識
1) 有用-課程設計
2) 有趣-工具運用
三、微課制作之準選題
1. 企業微課課題來源
2. 選題驗證標準
3. 微課對象與學習目標
4. 準選題實作
四、微課制作之精內容
1. 微課內容構成觀摩
2. SCQA的含義
3. 有用之“干貨”的標準
4. 內容萃干貨的過程
5. 內容萃干貨實作
五、微課制作之趣形式
1. SCQ場景角色沖突
2. 形式與內容的關系
3. 趣形式實作
六、微課制作之優制作
1. 微課腳本編寫標準與實作
2. 微課呈現工具選擇與練習
3. 微課作品制作實作
4. 作品觀摩與反饋
【報名咨詢】
聯系電話:010-62258232 62278113 13718601312 18610339408
聯 系 人:李先生 陳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