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講師:韓超老師(>>點擊查看韓超老師詳細介紹)
課程背景:
管理者的管理執行力,不是喊口號,是需要用思考代替激情。課程采用通俗易懂的案例演繹,解釋管理執行的理念與行為;管人與管事的不同,意味著管理需要先梳理好事情再激勵人,讓個體的行為守秩序才能獲得群體的效率,“約束出效率”是提升組織效率的關鍵管控方法,用思考代替激情,用案例檢驗管理行為,給學員打開一扇新的窗戶,重新梳理和辨識日常的管理。
適合對象:基層主管,中層經理,高層領導等各級管理者。
課時安排:2天(6小時/天)
課堂形式:學員分4-6組,每組最多8人。
課程設計:
第一節 管理思維
第二節 組織效率
第三節 約束管控
第四節 委派稽核
第五節 任務推進
第六節 管理復盤
課程特色:
1. 短,將知識進行模塊化,再把動作和行為進行分解,解決小問題有匹配度。
2. 平,不講高大尚的道理,結合工作實際的方法和步驟來講改進,有貼合度。
3. 快,工具和方法,是可以立刻應用而且馬上見效的,有信心有熱情參與度。
講師特色:
1. 實戰型職業培訓講師,善于演繹課程知識,精彩解析案例情境,啟迪智慧。
2. 有笑,在快樂中學習,在良好課堂氛圍中領會課程要點,完全沒有困意和乏味。
3. 有料,案例要點完全貼近工作實際,有身邊事闡述邏輯觀點,感同身受有頓悟。
4. 有效,潛移默化中輸送管理理念,在實踐案例中體會工作方法,落地效果明顯。
課程大綱:
第一節 管理思維
夯實管理,從思維開始切入和改變,團隊高績效是一切管理技能的結果,管理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因此如何轉變管理思維,形成有序執行和不斷改善,就顯得格外重要。
1. 從管理者的職責談起…
2. 領導上下管人與流程橫向管事;
3. 管理者的全腦思維修煉;
4. 回歸管理基本面:面對現實,解決問題,提高效率;
5. 管人與管事的差異與結合;
6. 團隊執行的關鍵:條理與理念;
7. 個體行為的秩序會帶來群體行為的效率;
8. 案例:<私下匯報有人惡言>,<開會評優>。
第二節 組織效率
團隊的行為規律,需要從組織的基本屬性來把脈,總結和描述行為,解釋行為,預測行為,最后才能引導和控制行為,管理行為要符合科學管理的基本規律
1.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2. 組織可以通過分工來提高效率;
3. 結構影響效率:多對多,一對多,一對一;
4. 隊列訓練的啟示:習慣行為塑造;
5. 成年人的改變不是靠說服教育,而是靠行為的連續發生;
6. 團隊成員狀態:喝粥的人給物質,喝酒的人講感情,喝茶的人同境界;
7. 情境案例:<自認有功>,<請調部門>。
第三節 約束管控
組織的高效率,在于通過秩序獲得的效率,而約束是秩序的前提,流程和組織績效的核心在于每個節點的控制,管理者執行的效率在于約束力。
1. 引例:交通堵塞問題的管理思考;
2. 約束出效率:統一是控制的前提,規定是控制的方式,計劃是控制的開始;
3. 小事變大事,事的原因上升到人的問題;
4. 工作節奏的把握:不叫不到,一叫就到,隨叫隨到;
5. 策略:表達用數據說話,把話說得更簡單,借力使力不費力;
6. 先問事,后問人,先解決問題再追究責任;
7. 表揚優點:前聯后推,批評缺點:前堵后截;
8. 管理者如何對待內部抱怨:對內對上,不能對下對外;
9. 誤區:盡力而為,無事生非,把人當己,領主角色。
第四節 委派稽核
管理者的首要工作管理,就是委派工作,合理有效地工作委派,能夠倍增團隊的工作效率,較少管理者的事務性忙碌,優化團隊工作流程。
1. “鞭打快牛”現象與“蛇蛙”現象;
2. 突破一管就死,不管就亂的困局:簡化審批權與擴大知情權;
3. 工作委派的常見誤區:“軟釘子”:沒時間,干不了,不會干;
4. 工作過程的管理:排查與稽核督導;
5. 稽核改人的六個關鍵動作:
a) 稽核員的選拔:有原則性,敢管人,敢管事,有現場經驗
b) 稽核任務的形成:稽核檢查有明確任務,有周計劃和日計劃
c) 稽核動作標準化:有嚴格的作業指導書,依據:稽核控制卡
d) 稽核執行要公示:表單:稽核檢查表,稽核戰報,稽核日志
e) 發現問題做案例:分析稽核的案例,點上開花,聚焦,動員
f) 稽核獎罰高頻率:反復強化才能使行為習慣化,才能改變人
第五節 任務推進
結果導向強調的一個要素就是站在結果的角度思考問題,并養成一種思維習慣,結果導向與過程導向,管理者必須以結果導向來思考。
1. 任務:是做了,是完成,是過程;
2. 結果:是做好了,是結果價值呈現;
3. 管理者的商業思維:價值交換意識;
4. 自動自發的主動性五個級別;
企業里,一件事沒做好,可能是某個員工的事,如果每一件事都沒做好,那一定是管理的事,管理者帶領團隊實現績效提升,是其價值的核心體現。
1. 高效執行力的3S管控:事前,事中,事后;
2. 月目標,周計劃,日結果的執行工具;
3. 管理執行的制度保障:讓規矩制度化,讓制度行為化,讓行為習慣化;
4. 管理者如何運用項目執行:甘特圖,關鍵路徑與階段可交付物;
5. 案例:<團隊士氣提升>,<團隊執行鞏固>;
第六節 管理復盤
行動后反思AAR(after action review),AAR也可以稱為“即時復盤”,是對一次事件的專業即時反饋,是行動后的深刻反思和經驗總結,是一個不斷學習、總結、反思、提煉和持續提高的過程,也是一種管理工具,是文化,是行動學習,是提升組織智慧的手段。
1. 復盤:知其然與知其所以然,同樣的錯誤不要再犯;
2. 案例:傳承經驗與提升能力,總結規律和固化流程;
3. 從“蒙著打”到“瞄著打”:有計劃,有步驟,有準星,有效果;
5. 看清問題的透視鏡,發現答案的探測針,錯誤做法的糾偏儀;
6. 能力提升的正向循環:自我審查,發現問題,找出方法,解決問題;
7. 個人復盤:是一種習慣:一轉念,一思量,一回想,一反;
8. 團隊復盤:是討論會而不是宣講會和質詢會,求真求知,觀點和思路交鋒;
9. 復盤他人:對比復盤,復盤標桿,借助他人的事件來總結規律;
10. 自我鞭策:知差距,知方向,知動力,知努力;
11. 步驟:回顧(是什么),分析(為什么),提煉(做什么),行動(怎么做)。
課程總結:夯實基礎管理,提升團隊執行效率,關鍵知識點和管理原則梳理。
【聯系咨詢】
聯系電話:010-62258232 62278113 13718601312 18610339408
聯 系 人:李先生 陳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