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大綱:
一、工業4.0,看熱鬧與看門道
1、案例:30年工業化給我們帶來了什么?
2、四個階段:工業1.0到工業4.0的量變與質變
3、工業品4.0的機遇,在于三化
1)信息化:生產管理的ICT信息通信技術;
2)網絡化:CPS信息物理系統的虛擬現實;
3)智能化:機器設備的自我管理與大整合。
4、物聯網/互聯網在制造業中的應用
1)端到端整合,信息流與物流的二合一
2)3D激光燒結技術,小批量定制的基礎
5、互動討論:中國制造業離工業4.0有多遠?
二、工業品4.0,為你所用or害你擔憂?
1、辯論:工業4.0是德國人的玩法,中國制造業無法玩?
2、工業4.0的三大特征
1)橫向集成
2)價值鏈整合
3)垂直集成
3、工業4.0概念背后究竟有什么前途?
1)拆除工廠圍墻,社會資源的互通互用;
2)智能產品的普及應用;
3)個性化、定制化與柔性化;
4)人的創造性與自主性涌現;
5)強大的工業服務系統支撐。
4、工業4.0對中國傳統制造業的沖擊
5、工業4.0的三大挑戰,您能過幾關?
1)第一重挑戰:標準化
2)第二重挑戰:組織流程
3)第三重挑戰:合適產品
6、中國制造業也如何抓住工業4.0機會?
(信息化改造工業化)
7、我問你答:從概念到執行,工業品4.0動起來
三、工業4.0與B2B電商,誰應優先?
1、案例:B2B2.0時代,從信息平臺到交易平臺
2、工業4.0為里,B2B電商為表
1)電商解決信息對等,客戶話語權蓋過企業;
2)工業4.0解決價值,工廠創新統領經營管理。
3、電商時代,制造業營銷需要徹底再造
1)規模為王,到客戶為王;
2)管理剛性,到經營柔性;
3)先造后賣,到先賣后造;
4)供應為小,到供應為先;
5)銷售管理,到營銷領導。
4、傳統制造業,何去何從?
1)電商的短期機會,不能掉隊;
2)工業4.0大機會,要有預備。
5、思考:個性化消費倒逼的企業流程再造
四、互聯網下的制造業,從重到輕的蝶變
1、案例:為何海爾也要重度參戰電商業務?
2、參透互聯網的五大特質
1)流量:關注度>內容>產品
2)平臺:供應商<銷售平臺<購買者
3)產業鏈:供應商--電商平臺--物流--消費者,以消費者為核心的生態圈。
4)人性與民主:信息平等、選擇主動、個體輿論權利、圈子影響力
5)改變是常態:因變而變,對于傳統制造業有相當大的挑戰
3、互聯網下的三大商業變化
1)信息對稱性,透明度增高,賣家未必比買家精
2)消費者選擇權增大,購買清單可能會隨時增減
3)信息翻新與產品更迭的周期縮短,沖動購買與后悔購買并存
4、領會國內三種電商模式
1)B2C代表:京東,3C產品起家,進軍各類生活用品的大擴張。
2)B2B2C代表:天貓,網上品牌商城,境內到境外電商領航者。
3)O2O代表:蘇寧,有線下的根基,線上發力,內部協力要緊。
4)互動討論:微商背后的草根力量
4、電商給傳統營銷帶來的四大沖擊
1)定位理論:錯位消費,靜態的人群劃分,被動態的消費行為替代。
2)定價體系:以產品性能、競爭格局定價,讓位于消費體驗定高低。
3)品牌傳播:我好、所以你要買,我(們)認為你好、所以我要買。
4)服務營銷:服務從售后到售前,服務從解決問題到創造新價值。
五、互聯網帶來的營銷新思維
1、互聯網的思維本質
1)互,交互,買方主動參與引發的營銷變革
2)聯,聯通,消費隨時隨地,品牌口口相傳
3)網,平臺,專業化分工、利益鏈共享機制
2、制造業與互聯網思維模式的對照
1)制造業傳統思維模式:大規模、大批量、大分銷、大定位(算術級)
2)互聯網新興思維模式:客戶規模、小批量、顧客定制、靈活的細分定位。
(幾何級)
3、反向O2O:Offline to online線下到線上
1)用線下的體驗和實驗產品來做到品類的加法或者減法;
2)品牌影響力、服務感染力、店面的存在感,顧客逐步產生信賴,進而導流到現線上購買、線下交付;
3)客情維護、信息刷新、線下逛店,吸引客戶購買或轉介紹,形成持續銷售。
4、O2O模式的價值三角形
1)線下體驗店、用戶消費、O2O應用
2)用戶消費--O2O應用:需求傳遞
3)O2O應用--線下體驗店:價值傳遞
4)線下體驗店--用戶消費:實體/虛擬打通
【報名咨詢】
聯系電話:010-62258232 62278113 13718601312 18610339408
聯 系 人:李先生 陳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