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按照中央關于機構改革的決策部署,自2019年1月1日起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各項社會保險費和先行劃轉的非稅收入。社會保險費為什么要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征收體制改革后,會不會出現繳費負擔大幅增加的情況?下一步是否會推動降低社保費率?
2018年8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九號公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起征點的調高和擴大低檔稅率級距先行實施 。這是個人所得稅法公布實施以來第7次修訂,個人所得稅發生了巨變,個人所得稅由“分類所得稅制”改為“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所得稅制”,是我國前所未有的重大稅制改革。新法出臺,納稅人應如何及時吃透政策、掌握并正確運用,達到節能稅收并規避稅收風險?新法將對企業和個人,尤其是企業高管個稅政策帶來怎樣的影響?應對策略有哪些?如何籌劃個人所得稅?
課程收益:
1、了解社保改嫁稅務的各方因素
2、掌握2019年社保改嫁稅務后,企業如何應對
3、深入理解社保各項法規政策
4、個稅修正案法規解讀
5、個稅籌劃及應對措施
6、新形勢下用工成本及風險防范
培訓對象:
總經理、人力資源總監(經理)、財務總監、財務總監(經理)、稅務總監(經理)
行政總監(經理)、薪資福利主管(專員)、績效主管(專員)、社保主管(專員)、企業法律顧問會計、主管財稅工作相關人員等
課程時間:
1-2天(每天6小時)
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社保統征對企業影響及應對
1、社保由稅務局統征的改革的影響
2、減稅大背景下社保統征政策及協調
3、社保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操作辦法及繳納口徑
4、企業的社保與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預警指標
5、社保個稅,財務部和人力資源部分工與協作
第二部分:個人所得稅改革最新動態
1、個人所得稅改革進程
2、個稅修正案解析
(1)居民納稅人與非居民納稅人標準注意事項
(2)個人所得稅稅目調整
(3)綜合所得按月扣繳與年度匯算清繳方法
(4)提高費用扣除標準,擴大扣除范圍
(5)擴大3%、10%、20%三檔低稅率的級距
(6)經營所得稅負下降,個人獨資與個體工商戶的個稅籌劃
(7)財產轉讓及其它所得的籌劃
(8)個人所得稅法增加反避稅條款
(9)過渡期政策執行
3、新個稅法下各類主體的應對策略
(1)新個稅法下納稅人的應對策略
(2)新個稅法下扣繳單位的應對策略
(3)新個稅法下稅務機關的應對策略
(4)新個稅法下中介機構的應對策略
第三部分:個人所得稅主要所得項目稅收風險應對
1、工資薪金所得稅收風險應對
(1)全年一次性獎金
(2)企業年金
(3)股權激勵
(4)解除合同、內部退養與提前退休
(5)免稅所得之福利費、補貼與津貼
2、財產轉讓所得稅收風險應對
(1)非貨幣資產投資
(2)轉讓解禁后限售股
(3)普通股權轉讓
3、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稅收風險應對
(1)轉增股本稅收風險應對
(2)分紅派息稅收風險應對
第四部分:工資、社保、所得稅政策比對分析
1、 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對企業和個人影響
2、 哪些工資薪酬為社保繳費基數?
3、 雇傭臨時用工、勞務派遣工、退休返聘工、農民工、外國人等個稅社保問題,員工 為農村戶口,企業是否可不購買社保只購農合?怎么操作才合規?
4、 企業出現社保和個稅申報不一致的處理
5、 員工自愿放棄繳納社保的處理
6、 異地上社保個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處理
7、 母公司簽合同繳社保在各子公司工作的處理
8、 離職人員社保處理
9、 員工跨地區繳費及轉移的辦理
10、 多地交過社保,退休地點的確定
11、 退休時間確定依據
12、 社保賬戶的錢可否退還?員工繳交養老保險費滿15年的政策
13、 工作多年,公司沒有買社保如何處理?下一步是否必須購買?如員工不愿意購買, 企業是否可把購社保的錢折合成現金發給員工?如何操作才合規?
14、 離職期間如何交社保?
15、 社保繳費基數的工資總額組成
第五部分:新稅制下工資薪酬個稅與社保籌劃
1、 工薪薪酬所得與經營所得,財產轉讓所得,財產租賃所得的轉換
2、 職工薪酬的稅收優惠政策
3、 員工應稅收入費用化籌劃
4、 福利費開支的籌劃
5、 實物獎勵籌劃
6、 辭退員工一次性補償的籌劃
7、 績效考核與補發工資個人所得稅處理
8、兼職與非全日制合同工、臨時工、勞務派遣工的稅務處理與籌劃
8、 養老保險的籌劃方案,企業怎么發工資和繳社保、個稅對企業最有利?
10、依法降低企業社保的方案設計;合同設計:企業必須與勞務公司合作,簽訂勞務分包合同或勞務派遣協議;制度設計:重構少繳納社保的職工薪金、勞動保護和業務提升培訓制度。
第六部分:個人所得稅與社保的申報及風險防控
1、 納稅人從兩處或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的處理
2、 代扣個稅手續費處理
3、 個稅繳納查詢
4、 年所得12萬以上的申報
5、 全員全額申報個人所得稅的管理與申報
6、 個稅的行代扣代繳及完稅憑證、納稅證明的取得
7、 工資個稅風險提醒
【聯系咨詢】
聯系電話:010-62258232 62278113 13718601312 18610339408
聯 系 人:李先生 陳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