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2012年12月28日,《勞動合同法修正案》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將于2013年7月1日起實施。修正案明確規定勞務派遣用工屬于企業的補充用工形式,將對勞務派遣用工的比例進行嚴格限制。在此背景下企業的用工模式應當如何進行調整?如何理性評估勞務派遣用工的法律價值?現有的勞務派遣工比例如何調整?超過比例的勞務派遣用工有哪些轉移的通道與途徑?勞務派遣如何向業務外包轉換?應注意哪些問題?為解決企業上述問題,特針對企業推出該課程。
課程大綱:
一、《勞動合同法修正案》權威解讀:
1. 《勞動合同法》修改的背景和重點;
2. 立法主要規范勞務派遣的哪些內容;
3. 新法下,2012年12月28日之前簽署的勞務派遣協議以及勞動合同,用工單位是否還能繼續執行,如何使用才合法;
4. 臨時性、替代性、短期性崗位如何劃分和認定;
5. 新法下非“三性”崗位適用勞務派遣對用工方會造成什么法律后果;
6. 勞務派遣不得超過總用工量的多少比例;該比例是否會在2013年7月1日前出臺?
7. 學校、醫院等事業單位以及國家機關使用勞務派遣工是否受三性與比例的限制;
8. 同工同酬如何規定、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方法如何理解;
二、勞務派遣用工模式調整中的選擇與風險控制
1. 企業如何從現有勞務派遣用工崗位進行崗位分析,確定勞務派遣用工的范圍;
2. 現行法律框架下,企業的用工方式有哪些選擇,各用工方式法律規制的要點與管理的要求是什么;
3. 企業應當如何對現有勞務派遣人員進行現狀分析,確定哪些人員未來幾年的用工方式;
4. 對于現有的已經超過退休年齡的派遣人員、在校學生的派遣人員,在新法下應當如何進行用工方式的轉換,進而降低勞務派遣用工的比例;
5. 業務外包是否是勞務派遣用工轉型的唯一選擇,業務外包的供應商的營業范圍有何資質要求?勞務外包、人力資源外包是否屬于業務外包的范圍;
6. 勞務派遣轉業務外包,在費用結算上有何差異?其中涉及到哪些稅費的問題,這些稅費大概要到多大比例,供應商與企業才都比較合適;
7. 企業如何從自身用工要求的角度來考慮采用什么樣的業務外包形式?采用什么程度的業務外包;
8. 企業如何從崗位分析的角度出發來確定合同制職工、非全日制職工、勞務用工的配備比例,實現在某一類崗位上的組合用工模式;
9. 現有勞務派遣用工在用工模式轉換過程中,工作滿十年的應當如何處理?員工不同意用工模式調整的應當如何處理?統一由勞務派遣劃轉為業務外包導致大量員工流失與不穩定應當如何處理;
10. 業務外包合同的起草應當注意哪些細節,如何確定外包合同的核心內容,如何確定外包合同的報價標準;
11. 業務外包、勞務派遣、合同制用工、勞務用工共存的情形下,企業如何通過制度設計或合同約定實現管理界限的劃分;
分享:近期企業用工轉型經典案例。
【報名咨詢】
聯系電話:010-62258232 62278113 13718601312 18610339408
聯 系 人:李先生 陳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