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大綱:
第一部分 經濟大勢
一、中國經濟高增長與前景展望
本部分總結了過去三十年推動中國
經濟高增長的主要因素,并分別分析這
些因素在未來的變化趨勢,進而對中國
經濟的未來走勢作出基本判斷
中國社會的兩種意識形態
我國制度創新的空間還很大
中國城市化的進程
農村人進城的三種途徑
城市化的種種效應
國際化:中國高增長的重要外因
“世界工廠”的變遷
廉價勞力:中國高增長的動力之一
如何看“劉易斯拐點”
高儲蓄是高投資的源泉
高投資是高增長的源泉
中國居民高儲蓄的動因
中美經濟模式比較
投資: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技術進步:潛力巨大
中國社會穩定、太平
對中國經濟近期和遠期走勢的判斷
如何看日本地震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二、近期關注通脹
全球通脹的兩大起因
美國赤字創二戰以來最高記錄
全球基準貸款利率
美元指數走勢
美元可能失去世界主要儲備貨幣地位
東盟自由區的意義
各國央行都買金
怎樣觀察美元的價值
美元購買力持續下跌是大趨勢
中國既面臨輸入性通脹,
也面臨內生性通脹
通貨膨脹的四大出口
我國已經存在通貨膨脹
怎樣衡量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條件下的選擇
低利率、低市盈率條件下的兩種理財選擇
今年宏觀經濟總體狀況
對中國股市的看法
三、遠期關注資源稀缺
世界經濟大格局
企業利潤面臨四大轉移
資源瓶頸是我們永遠的痛
石油資源的稀缺性
礦產資源的稀缺性
土地資源的稀缺性
中國的策略
四、對房地產的看法
當前中國最大的兩難
社科院:85%家庭無力購房
房價中四個太多
導致房價過高的主要原因
降低房價的根本措施
第三者插足加大了融資成本
關于商品房預售制度
是銀行增發還是開發商增發
關于集資合作建房
中國房價很難降下來
對未來影響房價的主要因素的分析
五、對人民幣匯率的看法
關于人民幣匯率走勢的三種觀點
貶值論的主要理由
升值論的觀點
匯率決定機制
分析人民幣幣值是否合理的另一重要方法
人民幣適度升值:
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條件
巨額外匯儲備的尷尬
第二部分 企業對策
一、企業的產業選擇
產業選擇要關注四大因素
產能過剩的幾種類型
產能過剩的程度
產能嚴重過剩的行業
要關注發展趨勢
三要關注技術進步
四要關注政策導向
產業選擇要考慮經濟轉型
中國經濟面臨五大轉型
企業轉型的兩種方式
要注意新業務與核心業務的距離
六種擴張通道
二、通過專業化打造核心競爭力
四種產業定位
兩種戰略選擇:
中國企業家的兩種傾向
各地政府爭奪企業家
中國企業的成功之道
資本市場使部分企業家變態
專業化有利于實現規模經濟
企業選擇多與專的幾條原則
相關多元化的類型
三、通過環節集中打造核心競爭力
交 易 成 本
管 理 成 本
企業的兩個界限
一 體 化 的 好 處
一 體 化 的 風 險
技術經濟要求縱向一體化
在市場失靈時不得不一體化
外包的好處
案例:九個字省一個億
上下游之間的幾種合作形式
企業經營者要克服兩種觀念
四、企業的商業模式選擇
商業模式定義
商業模式的主要構件
商業模式創新路徑之一
商業模式創新路徑之二
商業模式創新路徑之三
商業模式創新路徑之四
商業模式創新路徑之五
商業模式創新路徑之六
商業模式創新路徑之七
商業模式創新路徑之八
商業模式創新路徑之九
商業模式創新路徑之十
商業模式創新路徑之十一
商業模式創新路徑之十二
互聯網對商業模式的影響
五、企業的空間布局
企業的關系資產
空間戰略要考慮的因素:
中國的三種“稅”
空間選擇要考慮政府周期
空間戰略要研究政府背景
產業集群是最重要的投資環境
空間戰略要研究政府背景
六、企業的反周期運作
經濟是周期性發展的
企業利潤來自三種價差
企業反周期運作的四種方式
一年前的投資建議
賺差價有三種做法:
企業是否進入股市
對當前的周期階段的判斷
七、企業制度的制度選擇
中國應當建立什么樣的企業制度
企業競爭本質上是制度的競爭
美式“現代企業制度”的弊端
中國應建立什么樣的企業制度
既要引進“西藥”,更要弘揚“中藥”
中國的“小孩”由誰來養,
晉商的身股制
向晉商學習,把好“阿姨”變成“父母”
國有企業如何改制
財產的四種性質
財產運行規律
老板成長的三個階段
老板成長的兩次跨越
八、企業的融資戰略
三對融資概念
股權融資與債權融資
內源融資與外源融資
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
企業融資要考慮的若干因素
要考慮資金需求
要考慮融資成本
要考慮融資風險
要考慮企業發展階段
要考慮預期效益與風險
要考慮合理的負債率
要充分考慮出資人的利益
主要融資方式
銀 行 貸 款
公司債券
資產證券化
商業信用
產業投資基金
典 當 融 資
信托融資
私募融資
天使融資
項 目 融 資
九、企業的資本運營
什么叫資本經營
企業資產結構的十大調整
資本經營:用錢賺錢
資本經營有四種做法
圍繞專業優勢做并購
橫向并購邊界
企業該不該進入股市
十、企業的品牌戰略
【報名咨詢】
聯系電話:010-62258232 62278113 13718601312 18610339408
聯 系 人:李先生 陳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