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智慧無非是人類最樸素哲學的實際運用。比如,為顧客節約每一個銅板,可能起初一瞥,沒有什么驚人的東西藏匿其間,而山姆·沃爾頓則堅持認為,這是商業的根本。
人們對金錢的態度,多跟兒時的成長環境有關。山姆童年最深刻的記憶是,沃爾頓全家上下盡可能地為賺取每一個美元而忙碌著。母親想到一個主意開一家小牛奶店。學齡前的山姆很早就起來擠牛奶,母親加工和裝瓶,下午放學后負責送奶。大概七八歲左右,他開始給訂戶送報刊雜志。進入大學后,山姆增加了送報路線,當了餐廳的侍應生,游泳池的救生員,他可以完全自給自足了。
艱辛的歲月,從來就不白白光顧一個人。當山姆已在世界上嶄露頭角,準備做出自己的一番事業時,他早已對一個美元的價值懷有一種強烈的、根深蒂固的珍重態度。后來他把對對金錢的態度成了沃爾瑪的基因。從沃爾瑪商店開張那一天起,山姆就明確必須始終保持沃爾瑪的價格比任何一家商店的價格都低。沃爾瑪全心全意地致力于“天天低價”。這種思維,現在成為沃爾瑪公司經營哲學的基礎。
山姆對為顧客節省每一個銅板的經營原則有著深刻的熱愛。晚年回首往事,他很慶幸自己起步時的艱難:“要是我們有充足的資金,或者要是我們成為一家大公司的子公司——這是我曾經想這樣做的——我們也許甚至不會打算在小城鎮開設商店。結果就會失去在這些小城鎮獲得的商業機會。我們得到的第一個巨大教益是,在美國的小城鎮里存在著許多許多的商業機會,它比任何人包括我本人所想象的要多得多”。
是的,小鎮上起家的山姆,他的顧客是具體生動的,他們珍視每一個銅板的價值。一個成功的小鎮街角雜貨店的要義是能敏銳捕捉周邊人群的些微需要差異,并且下力氣為顧客節省每一個銅板。確實,在起步階段,如果有過多的資金、過多的機會可能不是一件好事,它會讓你跳過扎實的一步步的積累,而直接進入投機取巧的較量中。
幾十年如一日,沃爾瑪維系著很強的自尊:所有商品都要實行廉價銷售,不能有另外的店出售比沃爾瑪更低價的商品。當顧客想到沃爾瑪商店,他們就會想到低廉的價格和保證滿意。他們可以確信,他們不可能在其它地方發現更便宜的價格。沃爾瑪全心全意地致力于這種想法。在一個以銷售推動型的行業,一以貫之地不拘一格抓采購和促銷。
干什么事是一回事,怎么干是另一回事。沃爾瑪始終堅持自己的做事方式,決不隨波逐流。經理們辦公的場地總是最簡陋的,那個在貨架前鏟貨的人往往就是那家商店的經理。節省每一筆開支,而且始終如一,使得沃爾瑪與一大批當時很活躍的零售商區別開來。
弟弟巴德·沃爾頓回憶,“我們干過一切事情。我們清洗櫥窗,打掃地板,布置櫥窗。我們也干所有儲藏室要干的活兒,登記入庫貨物,干經營一家商店要干的所有活兒。我們必須把開支限制在最低限度上。這是我們數年以前就開始做的。我們就是以降低經營成本的方式賺取利潤。這方面山姆總是很有辦法。他總是嘗試做一些別出心裁的事情。”
山姆以身作則一味降低成本,他自己是老板,可以在將來享受企業帝國給自己帶來的財富。而那些早期在沃爾瑪工作的人們,就意味著拿很低的工資,沒有太多保障。為此,山姆招致了一些批評,甚至惡意批評。可是山姆卻堅定不移。他深知,做公司生存是第一位的。沒有不犯錯誤的人,也沒有不出現失誤的公司。但是,如果你丟掉為顧客節約每一個銅板這個商業的根本,則必輸無疑。
為顧客多節約一個銅板,是一條看起來簡單,而又意味無窮的信念。沃爾瑪成功的故事,說到底是一個以心比心,不斷尋求更大滿足顧客需要的故事。為顧客節約每一個銅板的努力是沒有盡頭的。這正是商業的實質和最基本的動力。
(原始出處:《上海證券報》,作者王育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