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公司都要考慮選人、用人、留人,下面從這三個方面探討。
一、選人 1、尋找合適的招聘媒介(廣而告之): 報紙、電臺、招聘會、網絡、直接去學校或直接去競爭對手公司去挖。
2、大規模面試: 1) 改一次面試一人為3-5人,面試官至少2人。 應聘者可回答以下問題:自我介紹、個性優缺點、如何做好本質工作? 2) 同樣一個問題,據不同人的回答結果,即可分優劣。 3) 綜合各個面試官的評價,確定合適人選。 4) 確定的人數要大于招聘計劃人數。
二、用人 1、試用期的“試用”; 1) 對暫時合適的人員進行為期兩天或一周的試用。采取輪崗形式,讓其熟悉公司、產品、同事,適應公司文化。 2) 最后由老員工和部門經理做出評價。根據這些評價決定最終人選。對不適合的人員要給予一定的補償,至少要有飯補。
2、試用期員工的使用 1) 由老員工進行傳、幫、帶; 2) 薪酬體系:有提成,其投入的精力會更多些;無提成,能驗證其心態是否積極。 3) 巧妙利用新員工(鯰魚效應) :借助新員工的氣勢,來刺激老員工改變對性。新員工剛到一個公司,往往有一股沖勁,急于做出一點成績給別人看,此時公司領導要給予一定的支持,對其進行一定的鼓勵 4) 競選:一月或三月后, 讓新老員工參加一些主管職位的競選。(注意新員工由于缺乏人脈,在人數支持上會較吃虧,但在其他方面的比拼上并不會輸給老員工。)
3、員工的考核因素 1) 考核業績增長率:業績第一的員工不一定是最優秀的員工,要看其后續業績是否依舊上升。 2) 考核成本降低率:成本第一的員工不一定是最差的員工,要看其后續的成本是否下降和帶來的銷售業績和利潤是否上升。(成本分攤可涉及到紙杯子、名片、人均攤用的辦公面積、電話費等) 3) 考核利潤大小:當公司為一個員工付出的成本大于其創造的利潤時,公司就要考慮這個員工的去留。隨著時間推移,要逐漸形成綜合考核的方法。
4、考核任務數的確定辦法 1) 簡單加權平均法(公司下達數和員工上報數除以2)。 2) 盈虧平衡點法(業績至少要保持公司有一定盈利)。 3) 同期增長法(要比去年或上月增長)。 4) 擂臺賽法(舉行業績擂臺賽)
5、過程管理 1) 晨會、月會公布業績結果,孰好孰壞要公布,獎優罰劣要執行(公司要有業績公布欄)。 2) 非業績方面的管理要靠公司其他管理制度。 3) 三個月要對員工進行末位淘汰或對最后一名進行相應懲罰
三、留人 1、老板的困惑: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員工總是留不住,員工何時才能像老板一樣負責任,員工的積極性為何老調動不起來,企業的發展沒有能人怎辦,員工流失率居高不下?怎樣才能讓員工像老板那樣負責人?
2、解決辦法 案例分析:廊坊某裝修公司的留人之道 1) 給員工年終利潤分紅:有的給1%,有的給2%。 這樣員工就會在暴雨天向客戶要款; 員工就會請自己的家人免費為公司施工。 員工就會為公司免費看門。 隆冬和酷夏,空調用電總是很少; 員工利用網絡打電話,發傳真。。。。。。 注:不要擔心員工知道利潤率,月度提成和年底分成不沖突! 2) 給予干股:把公司資產分成若干份,按員工對公司貢獻率大小,給予不同 的股份。每年根據盈利情況給予員工不同利潤分成。員工離職股份自動收回。
作者:張瑞 來源:博銳管理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