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基層經營行的管理者,我們常常為以下問題所困擾:你挖空心思制定的政策辦法、營銷方案,經過層層傳達,反復動員,基層仿佛也行動起來了,甚至有些轟轟烈烈,但到驗收營銷戰果時,往往不甚理想,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筆者所在的平原支行,黨委領導班子是去年年初新組建的。面臨全新的經營管理環境,面對本行員工隊伍存在的執行力不足等問題,我們進行了初步的嘗試和探索。在此寫出來,希望能夠給讀者諸君一點有益的啟示。
2005年年初,我們注意到本行員工隊伍的士氣不夠高漲,許多員工思想上缺乏歸屬感,工作上缺乏成就感,部分中層干部缺乏公信力和號召力,個別單位有令不行,干群關系僵化,對立情緒嚴重。
一、把正確的人安排在正確地崗位上,去干正確的事情。
在歷經三個月的深入考察和反復論證后,經行黨委集體研究決定,于2005年4月份對本行的中層干部進行了大刀闊斧地調整,原中層干部50%被免職或降職;對營業網點九級主管100%進行了調整;聘任兩名年富力強,富有工作責任感和創業激情的一線員工擔任營業網點主任。此舉一出,在全行引起了強烈反響,尤其是在中層干部中間產生了強大的震撼力。至05年末,幾個被調整單位均有不俗的業績表現。
中層領導肩負著上情下達、下情上傳的重要管理職責,其執行能力的高低與工作措施、方法的恰當與否直接影響著一線員工的工作情緒和執行效果,關系著全行經營管理目標的實現。所以,我們把提高中層執行力提上了本行黨委的重要議事日程。
二、培養中層責任意識。我們從提高中層責任意識入手,使全行上下達成“執行”共識,使大家認識到,執行縣行的政策部署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執行不一定只在重大事件中體現出來,而是貫穿于實際行為中的點點滴滴。作為一名優秀中層領導者是否具有執行責任感,在業務工作的方方面面均能體現。我們告誡本行中層:義無反顧地執行是農行的希望所在,是每一位農行人的職業前途所在。同時使大家體會到,執行責任的現實體現,就是對執行細節的重視與執行目標的不懈追求。那種張口“責任感”閉口“使命感”而忽視執行細節與執行效果的人,充其量只是紙上談兵,這種人斷然不能被委以重任。
三、樹立執行標桿。中層應成為執行的榜樣。我們多次與中層談起美國9.11事件,在那次令人觸目驚心的恐怖事件中,損失最為慘重的是美國紐約州消防隊,該消防隊共死亡300多人,這些人并非一般員工,而絕大多數是中層執行者,即:中隊長或小隊長。為什么?因為紐約州消防隊有一個隊訓——后來成了延續多年的傳統:中層干部到達事故現場要第一個沖進去,最后一個撤出來。這個隊訓對所有的中層是一道無聲的命令,因為他們都清楚一個簡單的道理,自己的行為將直接影響到員工的表現。結合我們的農行事業,中層領導在實際工作中必須以身作則,身先士卒。沖擊市場,一馬當先。只有這樣才能帶出一支強有力的團隊,形成一個具有整體合力的優良團隊,形成一股沖擊市場的有生力量。
四、作為基層行管理者,對中層的執行力問題應負有“管—教—領”三位一體的責任。在日常工作中,作為基層行管理者不能把主要時間完全投放到處理繁雜的事務性工作上,要適時地對中層執行中存在的偏差進行指導,注重對中層的執行行為和執行意識進行監督管理,不斷幫助中層找出其部門現狀與領導要求和制度標準之間的差距,分析出現這些差距存在的根本原因,并針對執行中出現的問題制定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改進方案,提高執行力度,理順執行思路。簡單概括為:知識輔導與準備是提高執行力的前提。幫助中層獲得知識技能使其知識能力不斷提高,為其執行提供智力支持。一方面,注重信息的收集與加工傳導,使其獲得有價值的信息;另一方面,幫助其做好執行前的準備與運籌,做到有的放矢;再次,鼓勵其鍥而不舍,義無反顧地去沖擊目標。行為保障是執行力準確到位的基石。幫助中層解決執行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為其釋疑解惑,減壓降負,為其達到執行目標保駕護航,是基層行管理者的責任。改進建議是確保執行力長盛不衰的興奮劑。定期不定期地幫助中層對執行過程以及自身的執行意識、執行成果進行綜合分析,對中層執行過程中的優點和成績進行表揚和鼓勵,對其缺點進行必要的批評和評點,并提出改進建議,鼓勵他們在執行力問題上要積極主動思考、反復深刻領悟,以鞏固提高其自動自發的執行意識。引領執行是提高執行力的永恒動力。提高執行力的有效性就必須“果斷出擊,引領執行”。行事果斷,雷厲風行,快刀斬亂麻,這需要一種精神,一種自信,一種勇氣。“引領執行”就是通過自己的無畏精神感染激發他人,影響帶動中層,提高執行力。“引領”的關鍵是身體力行,小到門店的走訪,大到系統客戶的攻關,均應主動出擊,身先士卒。為帥能運籌帷幄、規劃戰略愿景,為將能沖鋒陷陣、攻城略地。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客戶、帶動員工,才能拉動全行整體執行能力的不斷提高。以績效牽動提高執行力的成效性。對中層干部來講,創造績效的職責高于崗位管理職責,效益最大化永遠是企業中層領導的第一要務。崗位職責有了,能否得到有效執行事另一個問題。這需要一種負責的精神,一種化思想為行動—執行的能力。就像獵豹盯上獵物,是否能夠成功捕獲就看獵豹與獵物之間的距離與時間比,亦即追捕速度,在我們的營銷實踐中,營銷機會往往稍縱即逝,就看執行者執行能力的大小。
五、將營銷方案通過座談、會議的形式傳達到每位員工,動員一線員工積極參與執行方案的制定,通過上下充分交流,達到執行的“上下同欲”,同時,也能夠保證營銷方案更貼近市場實際。如果縣行領導的戰略意圖與基層員工的所思所想所為不一致,那么再好的方法、措施也形同虛設,也將不能得到有效執行。只有管理的各個層面與員工在目標執行上達成共識,使執行中的每一位成員都因共同的宏偉目標而燃起胸中創業的熱情,全行整體執行的烈焰才會熊熊燃燒,我們的農行事業才會蒸蒸日上。 (文中部分引用了平原縣支行黨委書記劉洪軍先生的觀點)
作者:趙曙光 來源:價值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