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營銷傳播網 作者:黃鳴)
屬于我的業余愛好不多,踢足球算是重要一項。前些天臺灣實踐家知識管理集團董事長林偉賢帶領他們的學員到中國太陽谷,我痛快淋漓地和大家踢了一場好球,把上次輸給偉賢的球又贏了回來,小小地“雪恥”了一把。感謝團隊帶來的快樂,感謝隊友的合力攻守,也感謝競爭對手給我們提供了表現的機會,競技場上離了誰都不行,尤其是不能離了那些挑你毛病,防守你的人,甚至一直壓迫你、仇視你、置你于死地的人。我們是友誼比賽,這里面沒有非你即我、你死我活的上乘競技,沒有聲東擊西式的心理防守,所以我們踢的足球不夠完美。
我們做企業如同足球上的淘汰賽,是一件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它的精彩它的意義全部來自于別人的防守、別人的反對、別人的阻礙、別人的質疑、別人的攻擊,還有別人的威脅、大環境的危險和不可預測性。如果這個世界一切都完美了,一切都是被安排被計劃被內定,那在市場中做企業的我們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所以,當我們置身于不可知不可測不穩定的商海中時,我們不要去抱怨,我們選擇了到大海中去航行,就必定帶著適應跌宕起伏的心態。我們文化當中的優勢心理強勢心態即來源于此,我們常以“半杯水”來論樂觀和悲觀,樂觀者看到了半杯水的優勢,悲觀者卻愁苦于沒有一杯水的劣勢,而做企業的心態是只有“少半杯”也行,“少半杯”說明未來發展的空間更廣,灌滿整杯水的意義更大,杯中水越多那自己有所作為的空間就會越小。
對自己不能苛求完美,一方面要狠一點,向更高標準靠攏;另一方面要允許自己失敗,給自己留一些缺陷,允許自己有改進的空間。有企業明確提出“不走捷徑”,“走捷徑”這句話并無不對,如有捷徑肯定要走,我們經營的不斷創新、工作的不斷優化,就是為了縮簡流程提高效率以避免多繞路,但違背客觀規律的捷徑是沒有的,想一天吃個胖子,想突擊一天把自己所有的缺點都改掉,這是對自己成長的拔苗助長。想讓你的員工在一天之內完全按照你的意思辦,想強權抹滅別人意志讓別人服從,這種管理是想在管理上走捷徑,其結果一是他先死、你后死的同歸于盡;二是人家不陪你玩了,用腳投票棄你而去。
允許自己失敗,要明白失敗是毅力的磨練石,毅力是成功的支柱。在競爭中突圍,在利益和市場的爭奪中有那么多人算計你,哪有常勝的道理?千萬不要怕失敗,尤其是領導者,我們希望別人尊重自己,希望讓員工死心踏地跟隨自己,希望競爭對手敬佩自己,怎么能達到這些目的?實際上你做多少事情你有多少優點并引不起他們的敬佩和羨慕,反而會招來妒忌和冷槍流彈(競爭中的“打敗第一我就是第一”的想法會讓各行各業的追隨者躍躍欲試,行業領導者更容易成為眾矢之的,成為挑戰靶子,這是競爭規律),但在你面對困難、面對失敗甚至面對災難時,你的淡定、你的坦然、你的開放、你的毅力、你的不屈、你的不拋棄不放棄,你的逆風飛揚,是最讓人佩服最讓人嘆為觀止的的地方,人最佩服的就是別人做了自己想做卻做不了的事情。天賦是上帝賞賜的禮物(英文中的天賦寫作gift),但毅力卻是后天的鍛煉。毅力就是一種思想方法,人心都是肉長的,我們每一塊脂肪都是碳水化合物,區別就在于更多的是怎么樣去面對成功和失敗,尤其是怎樣面對生命中的失敗,而且能夠高興地面對失敗的那種坦然,這是做任何事情要成功的最基本素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