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怒而不敢言”曾經是許多人在面對權威心中有不滿時的狀態描寫。但是,隨著互聯網的日益普及,在中國文化中由于人與人之間地位的不平等所造成的話語權的不平等現象也正在遭受嚴重挑戰。當秘書“無法”對老板的苛刻要求說“不”,當下屬“不敢”當面頂撞上司,當個人的聲音“敵不過”公司的聲音的時候,互聯網便成了這些“弱勢群體”申訴的渠道,成了他們與“強勢群體”抗衡的武器。在這里,他們隱姓埋名,他們躲在幕后,卻讓他們的“對手”暴露在熒光屏之下,遭受萬千大眾的譴責。
互聯網的革命性意義就在于它讓所有人的聲音具有同樣的威力。
如何在互聯網時代管理員工,疏導員工的不滿;個人和企業如何在互聯網時代維持自己的信譽和品牌于是成為擺在管理者面前新的挑戰。在本期雜志的“封面報道”專欄中,我們就這個問題作了全面深入的探討:從EMC的秘書們事件到華為員工的“過勞死”現象,從普華永道和安達信合并后的“怠工”到百度的裁員所引起的社會效應,無一不與互聯網的迅速傳播有關。然而這些企業如何應對由此造成的負面影響,這些企業的人力資源工作者如何化解由此造成的員工心態,希望我們的報道和分析對其他企業會有所啟發。
事實上,互聯網說到底也只是一種工具而已,只是這種工具與以往的傳媒如報紙、電視不同,它賦予每一個人同等的權力(無須經過任何部門審批),它的費用極低(大多數EMAIL和博客網站免費),而且它的傳播無邊界速度極快(消息一旦上了互聯網,就在幾秒鐘內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看見)。因此,互聯網也是一塊迅速有效的建立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和信任的平臺,是企業和個人都可以借助的溝通手段。
在本期雜志的“專題報道”中,我們對企業中員工對高管的信任問題作了詳細分析,尤其對人力資源工作者在搭建二者信任中的橋梁作用進行了具有針對性的討論。“HR是一部粉碎機”的比喻,其實強調的就是人力資源工作者準確詮釋高管的管理理念,然后及時向員工傳達溝通的過程。而利用互聯網建立企業內部網、高管博客網站和員工討論社區,就能夠幫助高管了解員工的經歷和感受,也能讓員工準確感知高管對企業的經營思想、對員工的管理哲學,以及對企業未來發展方向的展望。這種不是面對面,但卻能夠直接通過文字語言來理性溝通的方式,也許是未來企業建立員工和高管之間彼此信任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