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膽英雄”式災難——企業管理沒有制衡
顧雛軍剛一出事,其原麾下的“獨立董事”、“會計審計”們便紛紛離“主子”而去,這暴露了“獨裁”高管環境下的全部“命點”,這與“上市公司”的制衡機制完全相悖。
華爾街十幾家失敗公司也是明證:犯有這樣完全一致錯誤的共有9家企業、處于所犯錯誤而失敗的概率第一位。
“一花獨放”、“獨裁管理”式企業已經在美國華爾街走到了盡頭,通過20世紀末、21世紀開初那場華爾街“新經濟”的大洗禮,使“孤膽英雄”式企業再難在西方國家梅開二度。
與之相反,近年來,中國企業的“個人英雄”領袖卻大行其道、大放異彩,這值得中國、中國企業未來加以關注和反思,這是一個重要的不尋常信號。
企業和個人犯了錯誤一樣都不要緊,關鍵是要能夠認知并加以改正。但企業沒有制衡,就沒有機會發現錯誤,這是一個人乃至一個國家和一個企業最致命的地方。沒有發現和改正企業錯誤的機制,將永遠沒有未來,沒有希望,只有失敗!
“打腫臉充胖子”——過高估計自己的天才與實力
無論是顧雛軍,還是更早的唐萬新、唐萬年、趙新先,都有“打腫臉充胖子”的毛病。
在美國華爾街失敗的10數家上市公司企業中,也有8家犯有這樣盲目自大的方向性戰略錯誤。
比如寶利來和施樂在應對世界市場的變化時,反應遲鈍,看不出產業日落西山時的市場變化,當施樂總裁安妮·馬爾卡希(Anne Mulcahy)站出來說穿真相時——她在之前告訴分析家們,施樂的“商業模式無法可持續發展”——施樂已經到了幾近破產的邊緣時才認識到真相。這是華爾街企業所犯“十大錯誤”中的第2多、有8家企業因之而一敗涂地。
“三九”又何嘗不是如此,趙氏對收購上了癮,當他發現“三九”過度收購、投資,再也沒有辦法拿出那么多錢時,企業已經瀕臨破產的邊緣,處于苦苦掙扎狀態。安然之敗,這個華爾街的經典寫照,也有類似癥狀。
過度冒險——只在乎一時擁有
這是華爾街企業、企業家們所犯的第3大錯誤,其中10多家中有7家企業因這樣嚴重的錯誤而導致失敗。“環球電訊”企業,先是犯了“執行風險”,在給公司鋪設光纖時——有很多公司都在實施、做這些事,而決策層認為:“也許吧——但失敗者決不會是我們,”但后來的事實證明,“環球電訊”投資“鋪設光纖”造成了重大決策錯誤。接著是“流動風險”——“環球電訊”最終被120億美元的風險債務活活壓死。
三九的趙新先、格林柯爾的顧雛軍等,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眾所周知,顧雛軍、唐萬新、唐萬年、趙新先等等,幾乎都是在被收購企業最低潮、價值最低時期收購了一些非常有前途的企業,而取得了初步的原始成功。因之他們就心血來潮,認為自己有大勢力,被一時的小成功所麻痹。
古西臘最偉大的哲人說:“上帝要誰滅亡,必先讓他瘋狂”,瘋狂的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動盟主——希特勒不就是這樣的一代舉世狂徒?顧雛軍、唐萬新、唐萬年、趙新先等當年之新一代狂徒,瘋狂過后便只剩下了“滅亡”。
董事會無能——扶不起來的阿斗
科龍、三九、安然等,都是因董事會“無能”而一敗涂地的經典性企業。
也許,最無法解釋的是,董事會為什么放棄企業的道德準則而亂行其事?安然董事會事后再一、再二地報告說“在做出了可能導致很大風險的與企業利益相沖突的決定之后”,“董事會特別委員會有責任密切關注隨后發生的交易。但靠董事長把持的董事會已經無法做到、沒有人真正負起這種董事、董事會應該盡到的責任了”。于是安然1000多億美元災難就無可避免地爆發了。
“三九”董事會同樣也是形同虛設,沒有任何人能制約和制衡趙新先當時的獨權(因黨、法人董事長、執行CEO等最高權力都由趙新先一人擔任、說了算)。在顧雛軍一手遮天的格林柯爾系,董事會更是無有什么作用可談,所以“錢是哪兒來的”,只有顧雛軍一個人知道,可這是“市場經濟”體制源頭最根本的一個重要“陽光化”環節,是任何企業、企業家都面臨的一道“必答題”,否則就可能當然受到市場及游戲規則的公開譴責,若因“錢是從何而來”而長此受到“譴責”,上市公司的股票就很難有抬頭的出頭之日。據華爾街企業“十大錯誤”數據統計顯示,因“董事會無能”而敗北的企業占6家之多,居失敗企業錯誤之第4位。
被成功麻痹——企業長不大的根源
這是創業初期、中國新興企業最喜歡犯的致命錯誤。顧雛軍、唐萬新、唐萬年、趙新先等等,概莫能外。中國不少的政府要員,知識界的“智囊團”都光顧、專題研究過顧雛軍、唐萬新、唐萬年、趙新先等率領的典型企業,但這些企業家們只讓人們看到鶯歌燕舞的一面,卻沒有發出過任何攸關他們自己生死危機的警示聲音。
來自華爾街的數據也顯示,由“被成功所麻痹”而失敗的企業占5例。而據20數年中國企業研究,除了上市公司涉及犯罪之外,超過70%以上公司的失敗,與“被成功所麻痹”有關。中國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都面臨上市之際——剎那間有了“金錢財富”、“被成功所麻痹”的重大困擾。
說不出“錢是哪來的”,是中國企業長不大、中國股市近20年(自1986年第一只股票算起)數年來災難的源頭所在。顧雛軍,只不過是中國上市公司中、數不清挪占用上市公司資金、在華爾街演繹了200年的一臺老戲,是一個經典被抓住了“看不見的手”的私人企業。有數據顯示:中國股市有500多家國有大企業股東至今一直占用著幾百億上市公司的資金,但沒有一家國有大企業因挪占用上市公司的資金被繩之以法,顧雛軍若不是私人企業而是國有大公司也根本“不會被抓”!這,也許就是中國資本股票市場“稀泥糊不上墻”的災難源頭所在,是被200多年華爾街反復證明的重大災難!
鐘情資本游戲——游戲久了便有了謊言
據資料顯示:進入21世紀以來,顧雛軍主要的收購出錢的行為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