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家制造企業,它的供應商應該具有什么樣的特征?”,這是在某次研討會上,一位參會人員向筆者提出的問題,同樣,類似的問題在很多的場合里面都成為了討論的焦點。
對此,筆者認為,選擇一家適合的供應商,應從專業化的角度出發進行綜合的考慮。
作為一家制造企業,在區分核心業務和非核心業務以后,把非核心業務外包已經成為了一條必經之路,至此,制造企業也就邁開了甄選供應商的步伐。但值得注意的是,許多的制造企業在選擇供應商的過程中,往往是“為了選擇而選擇”,企業的內部缺乏一套健全的供應商選擇評估體系,甚至,大多數的企業對供應商的要求只是“低廉的價格”,其結果也極有可能導致了決策的失誤。
其實,無論是從外包的角度或是企業經營的角度出發,幾乎每一項的外包業務都對其自身的生產或者經營產生著影響,相關的案例表明如果采取了不恰當的外包策略,縱使企業能夠有效地對自身的生產和經營行為進行管理,但由于供應商方面所出現的問題,其結果也往往不盡人意。
在此,筆者認為,從價值創造的思維對業務外包策略進行定位,其得益往往要高于只是單純從價格的一維角度進行的定位,而在選擇供應商過程中對其價值創造方面的預測則是根據其專業程度來評估的。
一個具備相應專業能力的供應商,其主要的能力將分別體現在業界的經驗,以及成本的最有化兩個方面。
業界的經驗指的是這個供應商是否有為業內相關的企業提供相關產品或服務的經驗,這個問題的結論將能夠有效地對供應商的產品及服務的專業化程度提供相應的支持,如果這個供應商曾經或正在為業界著名的企業提供同樣的服務,相關的履歷就可以從側面證明了其經驗值,畢竟,能夠為優秀同行提供相應服務的供應商是值得信任的;另外,在成本最優化方面,作為一家提供專業產品或服務的供應商,其所憑借的專業規模效應以及相應的資源使用應具備與之對等的價格競爭力,當然,所謂的價格競爭力是相對于同等質量的產品及服務而言的。
綜上所述,只有當上述的兩個方面都同時吻合企業的要求時,這樣的供應商才能夠真正有效地承擔企業的外包業務,并能為企業的經營帶來積極的影響。至于如何有效地對供應商實施管理,那就是另外一篇文章的課題了。
(作者謝家濤,睿迪(廣州)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首席顧問。歡迎您與作者探討您的觀點和看法,電子信箱:richard@rdscm.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