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夏季的某天,3個山西煤礦的老板來到距離悉尼約有3個多小時車程的獵人谷煤礦。沒有預約,甚至不知道確切的地理位置,他們只是告訴悉尼當地一個中國旅行社的司機,他們是自費來澳,主要目的就是學習發達的礦業巨頭是如何進行安全管理的。一片巨大的煤礦區就在南半球的獵人谷旁。
也許這個想法在最初就過于理想化了。當夏日的驕陽炙烤著周圍偶爾出沒袋鼠的灌木叢,三個礦主看到來來往往的大型運煤車時,獵人谷礦山的標志開始明顯。在接待對外來訪者的辦公室前臺,因為沒有預約,出于安全考慮,公司負責接待的人斷然拒絕了他們進入礦區的申請。更讓他們有些郁悶的是,整個獵人谷礦區有4個礦山同時開采,打鉆和爆破靠科學方式作業,基本不需要人工處理,但是仍有一點讓他們很感興趣,那就是在這里,考核礦山總經理是否合格的首要條件就是礦山員工的安全和職業健康,這給他們此次唐突的“安全之旅”增加了些許思考。
“公司員工有權對被認為有安全隱患的工作說不,員工并不會因此而感到壓力或遭受質疑。”
——以“安全”為由拒絕工作
獵人谷礦山只是全球赫赫有名的礦業巨頭力拓集團下屬企業的一部分,對于這家有著114年歷史的巨人企業而言,“安全”已經成為其工作中最為重要的方式,如今,公司最高管理者內心有一個愿望,那就是將礦業傷亡降低到零,杜絕所有的職業疾病。
作為目前全球第二大礦業集團(RioTinto),力拓礦業公司成立于1873年的西班牙,集團產品主要包括鋁、銅、鉆石、煤炭、黃金、鐵礦石和工業礦物,業務遍及全球。
“一個礦山現場要保持無致傷事故,取決于每一個人的行為,這就要求有果敢的領導、持續性的教育與培訓,以及工作現場每一個人的高度參與。”獵人谷煤礦聯合體負責運營的總經理RickFairhurst表示。但是,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需要極大的決心和制度保障。
“公司花了很大的精力在控制和減少人員傷亡的記錄,我們要確保我們的員工在工作場所是安全的,在回家的路上也是安全的,使得他們能夠從工作場所安全地返家,從家安全地返回到工作場所。”讓他有些自豪的是,獵人谷礦2006年得到了“力拓礦業集團安全改善杰出獎”。
Bruce(化名)是力拓礦業的老員工了,他的工作是在一個鋁礦從事基建。在一次登高作業的例行檢查中,他發現防護欄出現了一小段缺失,他意識到這看似很小的護欄缺失實際上是重大的事故隱患,因為工作中的員工有可能從這個小小的缺口處跌落到10米以下的地面而導致傷亡。他立即通知同伴等候在安全地帶,然后向主管報告了他所發現的事故隱患。直至護欄被維修好,Bruce和他的同伴們才重新開始了工作。工時雖然被延誤,但Bruce并沒有因此而受到上級的責難,相反,他在安全會上受到了主管的表揚。
“公司極為重視安全,公司員工有權對被認為有安全隱患的工作說不,員工并不會因此而感到壓力或遭受質疑。”力拓礦業北京代表處中國區公共事務部經理宋秀麗告訴記者。宋秀麗所在的力拓中國區的各個辦公室每月都會召開安全例會,作為安全例會必備的日程,每個人都要與他人分享自己所經歷的與安全有關的事情及可從中吸取的安全方面的經驗與教訓。宋秀麗告訴記者,他們每位員工都被要求隨身攜帶緊急救助卡及醫療信息卡,以備發生意外事故時使用。如今,像宋秀麗這樣的“力拓人”已養成一個良好的出行習慣,即出發前準備緊急預案、旅行中隨時與辦公室保持聯絡、入住酒店先查房內安全設施及緊急疏散通道等。此外,宋秀麗和每個同事的家屬也會接受來自公司的相關安全培訓,“我的家人了解包括消防器材的使用、緊急逃生、緊急救護及防御性駕駛等相關知識。”宋秀麗說。
“不只是新員工,更換了項目組或者是一段時期沒有參與項目的員工在開始工作之前,仍然要接受包括‘工前危險評估’在內的安全培訓”
——從“應急式”向“主動式”的轉變
對于采礦這個高危行業,礦難似乎是壓在很多礦業公司老板身上的沉重巨石。為此,力拓礦業集團健康、安全與環境董事總經理ElaineDorward-King博士針對中國礦難頻發的事實,在回答記者的提問時強調:中國礦業安全防護觀應進行轉變,要將傳統的“應急式”安全觀向“主動式”安全觀轉變。
事實上,安全之旅是一個很長的過程。在這個旅程中,力拓礦業也是走過了從“被動應急”到“主動預防”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模式的轉變,并仍在不斷完善相關的安全標準和程序。
在真正的實踐中,預防事故發生的一個關鍵步驟是在事前發現并消除可能導致事故的隱患,為此,在強化相關的管理及監督的同時,力拓礦業制定了包括如下七個方面嚴謹的風險管理程序:
1.提高全員的日常工作風險意識。2.在開始每項工作之前進行以個人為單位的有害因素評估,即“工前危險評估PreTaskHazardAssessments(PTHA)”。3.獲得相關的信息和文件用于制定工作計劃。4.以小組為單位的風險評估(小組一般由2至3個人組成),評估與工作中各項任務和各種設備有關的風險因素。該方法是使用矩陣的定量分析法,通常被稱為“工作危險分析JobHazardAnalysis(JHA)”。5.獲得與制定重大危險源防控計劃或全面安全評估有關的信息。6.由經驗豐富的專家、管理人員、操作人員組成的團隊為單位的半定量風險評估SemiQuantitativeRiskAssessments(SQRA),目前這一方法正在集團內廣泛開展。7.制訂全面的安全評估。
這一風險管理程序要求從一線操作員工到專家,從普通員工到管理層,從個人到整個項目,從多層面、貫穿任務始終在不斷地尋找危險源,評估風險,以便消除事故隱患。
Steve(化名)在力拓礦業勘探部已經工作7年了,作為地質師,他每年夏秋季都要在野外工作一段時間。Steve非常熟悉自己的工作,但他和他的同事們每年在出發去野外勘探之前,都要重新接受包括“工前危險評估”在內的安全培訓,“不只是新員工,像我這樣在一段時期內沒有參與某個項目的或者是更換了項目的員工,在新工作開始之前,仍然要接受被稱之為‘五步法(Take5)’的‘工前危險評估’培訓”。Steve根據小手冊上諸如“您拿到了工作許可證了嗎?您準備好個人防護用品了嗎?請作出整改”這樣通俗的提示,遵循簡單的5個步驟,即可以將許多危險因素在個人層面上進行有效的控制。“這些看似簡單的程序實際上是保障我們安全的基礎,沒有人會覺得重新接受培訓是浪費時間,正是通過不斷的強化,這些安全程序才會融入到我們的日常工作中去。”
“沒有合格的安全帶沒法坐車”
——主動尋找安全隱患
事實上,“五步法(Take5)”的“工前危險評估”是力拓礦業主動尋找安全隱患的一個表現。力拓礦業還通過“任務級”、“工作層”和“主要危險”三個層次的風險管理以及嚴謹的半定量風險分析(SQRA)機制,來主動尋找安全隱患,從而成功防范重大安全生產事故。
2006年在中國西部的一個勘探項目進行之前,雖然力拓只有幾名技術人員即將前往現場短期工作,但是項目及全體員工的安全不容忽視。力拓礦業會同專業咨詢公司一起對即將施工的地區進行了詳細的健康安全評估,制定詳細的應急預案,并對包括臨時雇傭的司機在內的所有施工人員進行安全和急救培訓。此外,現場除安全人員外,還配備了按照國際標準配置的醫療裝備和專業現場醫生。從而保證了所有施工人員的安全與健康,項目也獲得了優異的安全紀錄。
力拓礦業要求員工在執行安全規章制度上不打折扣,要把安全意識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力拓的安全制度中規定,所有員工乘車時必須按規定系安全帶。一次,力拓集團安全環境董事總經理ElaineDorward-King博士在中國訪問,外出開會時打出租車,雖然時間緊迫,但連續幾次都沒有乘坐已經找到的車輛,原因只有一個——車內沒有合格的安全帶。
“我們必須保證在工作場所能看到部門經理和一線主管們的身影,他們要鼓勵每一個員工充分使用工作前危害分析程序”
——“零”傷害如何成為可能
2007年5月1日,已有百年歷史的礦業巨頭將迎來它的新一屆CEOTomAlbanese,這位49歲的美國人自1993年加入力拓集團以來,連續擔任了集團內一系列高級職位,包括工業礦物和銅業務的首席執行長官以及勘探業務負責人,作為整個集團的新CEO,安全管理一如既往將成為他的首要監管工作。
無論是悉尼的獵人谷煤礦,還是在酷熱的西澳皮爾巴拉群山峻嶺間一片古紅色的鐵礦山區,這家礦業公司高管最擔心的重大危險源之一就是車輛及駕駛。
JasonBrennan是PilbaraIron客戶接待的專員,據他介紹,為了迅速將西澳的鐵礦石運往國外,運輸大型汽車和火車都是24小時連續運營。力拓擁有世界上最長的私人鐵路,通過鐵路直接將產品運往公司自己的三個巨大港口。也正因為如此,輕型汽車公路交通事故,包括在礦山作業中輕型車輛與重型可移動設備的相互碰撞成為安全事故中最為致命的原因。
1998年,力拓礦業在奧地利的一個滑石礦發生了頂梁塌方事故,在救援隊正在試圖解救礦井下被困的礦工的時候,再次發生了塌方,大量的水灌入井下,導致了10名救援隊員死亡。這起事故讓力拓集團對在過去的十多年中所發生的嚴重事故和死亡事故進行了認真的反思。從那個時候起,力拓在持續不斷地貫徹它的十個安全標準理念,到2005年死亡數字已經下降到兩名。
一項對事故根本原因的分析表明,工作的行為、注意力不集中和違反操作規程占了事故原因的71%,而機械故障僅占15%,為此,集團范圍內圍繞車輛與駕駛安全展開了提高安全意識的活動。
力拓為此修改了有關車輛及駕駛的標準,細化了輕型車輛的駕駛指南。例如,駕駛旅途中的管理方案、防止未授權車輛和行人進入重型移動設備使用區域的控制方法、管理車輛和控制駕駛的具體實施方法等等。
特別是在2005年,力拓發布了一個有關車輛及駕駛的指導性文件,為一些特殊的區域提供更多的信息,并標明了重大的活動。這一指導文件不是強制性的,但是當各個部門感覺到它在制定相關標準中能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后,就會主動地去應用。
“我們必須保證在工作場所能看到部門經理和一線的主管們的身影,他們要鼓勵每一個員工充分使用工作前危害分析程序,使員工積極參與安全互動并使用安全的工作方法。”今年將退休的力拓集團首席執行官LeighClifford在2005年給所有運營總監的一封信中激勵各級主管要重視安全。同時,力拓集團2006年的安全計劃要求在所有的業務中為剛剛進入或即將進入管理層的員工提供安全領導能力培訓。
力拓集團安全環境董事總經理ElaineDorward-King表示,中國企業應該明白企業在安全生產上投入1美元將獲得3至6美元的效益。在核心安全目標“零傷害”的基礎上,集團還建立了具體的安全目標,逐步推進安全之旅。2004年,集團制定了從2003年到2008年的5年安全指標,即:總體受傷率和損失工時受傷率下降50%,平均每年降低13%。
“雖然我們對8年過程中安全的管理是感到欣慰的,但我們并不滿意,我們的目標是零事故、零傷亡,而且不允許再有死亡的數字,這就是我們在安全方面的一個管理目標。”ElaineDorward-King對媒體表示。據介紹,在2006年力拓所有直接管理的項目上,總體受傷率(AIFR)比2005年改善了19%,損失工時受傷率(LTIFR)比2005年改善了12%。總體受傷事故(AI)下降的直接結果就是120多名員工(可以滿滿地坐進3至4輛大巴)避免了受傷害。
鏈接
力拓的安全守則
總經理承諾安全并將這一理念貫徹下去。每個員工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安全責任。
當被問到是否可能在沒有任何人受傷的情況下工作,大多數的員工回答“是”,并提到他們在很長的時間里,工作的時候沒有人受傷。
力拓集團的承包商們說他們被同等對待,感到是整個團隊的一部分。
公司員工及承包商員工了解不安全的行為可能導致的后果。
公司員工說當他們以安全為第一,決定不冒險去完成一項工作時,他們不會面臨壓力。
每個人都了解零事故、零受傷的安全目標,很多人都了解這一目標不僅僅是“優先的事項”,而是“核心價值”。
所有的員工得到了尊重,沒有被歧視的重大事件。
(作者:丁飛洋 來源:中國經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