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到現場,我的直覺告訴我——這個現場生產效率極低,改善的空間極大。
觀察兩分鐘后,我就問陪同的車間主任,“你沒有感覺到效率浪費嗎?”
“什么浪費?”,這個車間主任在這個車間里已經呆了十幾年,對車間的一事一物相當熟悉,已經習慣了現在的各種“習慣”,這樣的車間現狀實況已經告訴我,他很少閱讀現場管理書籍,至少沒有“改善”的習慣。
“你們找頭人員找頭時,需要從絲餅上剝除部分紗線,然后將剝除的紗線直接丟在地面上或者暫存在繞絲筒內,然后找完原絲再拿笤帚對地面上的殘絲打掃,打掃完廢絲放入筐內然后再裝入廢絲袋,每人每次打掃工作和將暫存在繞絲內的紗線收集入廢絲袋花2-3分鐘,你想這是多大的效率損失。你可以算算這一班次損失的總時間。”
“對對對,你說的對,我們每班打掃約20次,就浪費40-60分鐘的時間。”車間主任認真想了想,在心里快速核算了一下,然后說。
“目前的這種做法除了影響生產效率外,還會引來其他麻煩,你看看,全公司的紗車輪子幾乎都纏繞著廢絲,紗車就會不易推拉,甚至損害在輪子內的滾珠,造成車子損壞,這就象是自行車的前后車軸都繞進線是一樣的
車間主任瞪大了眼睛,是呀,他十幾年卻對這樣的事情熟視無睹。
“我觀察了你們廠每個工序,始終找不到為什么紗車輪上有廢絲纏繞的根本原因,事實上,你們也很清楚,只有你們的這個去皮區把絲丟到地上,造成了紗車輪的廢絲纏繞。
車間主任頻頻點頭,“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看來這個車間主任已經感覺到我有解決的答案,迫不及待的問道。
“這個問題最關鍵的是不要把廢絲丟到地上,對不對?”
“對!”
“那么把廢絲放在哪里?總不能讓員工把滿把的廢絲每次都送到廢絲袋子里。”廢絲袋子在車間的一角,離去皮區很近,但是每次都走上那么幾步仍然是不適合的。
華北平原上每年都種植大量的棉花,每年秋季到來的時候,農民就進入了收獲季節,三三兩兩的忙碌在田間——拾棉花。
“你見過農村拾棉花嗎?”
“見過,他們拾棉花用的是圍裙,我明白了,太好了”,車間主任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他們每次將滿把的棉花都裝到帶兜子的圍裙里,然后在地頭上將圍裙里的棉花倒到裝棉花的袋子里。”
“對,就是這樣”,我肯定的說,“你們的員工完全可以這樣,問題就都解決了。注意農民是不會把棉花掉到田里的,你們的員工只要認真也不會把廢絲掉到地上的。”
車間主任十分興奮,握著我的手,“感謝王老師,我們會立即做圍裙的。王老師,您真是太厲害了,您一定多到我們現場幫助我們”
“這只是第一步,還有很多點需要改善(KAIZEN)。其實你們的員工只要動腦筋,這些問題他們也是可以發現的,可以解決的。”
“好,好,王老師,今天的收獲太大了,十分感謝!”
作者:HonsenWang
研究方向:精益生產、5S、TPM、海信管理、動作分析、生產線平衡
MSN:WANGHONGXING365@HOTMAIL.COM
QQ:278104796
博客:http://leantps.blog.sohu.com
中國管理傳播網專欄:http://manage.org.cn/ShowAuthor.asp?ChannelID=1AuthorName=王洪星
電話:13465814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