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周刊《Industry Week》2007年3月號
每年《產業周刊》都召開“最佳廠商大會”(Best Plants Conference)。有時人們想參觀生產某種商品的最佳廠商,但因參觀請求已經排滿了,只好選擇生產不同種產品的廠商。這時人們會抱怨:“我們能從他們那里學到什么呢,我們生產的是另一種產品!辈贿^與從直接競爭對手那里可能學到的相比,這些人后來都毫無例外學到了同樣多的東西, 如果不是更多的話。
跨領域對標的一個經典的例子是辦公產品生產商施樂公司,他們對訂單供給不滿意,所以就向服裝零售L.L.Bean 公司學習。L.L.Bean 公司在根據訂單將貨物從庫存送到顧客手中方面比施樂公司要高效3倍。該公司成功的秘密在于其庫存系統。這一系統不僅根據商品分類,還根據銷售周期進行管理,這樣使得最經常被預訂的商品也是最容易被拿到的。
當一些企業慷慨地敞開他們的大門讓別人來學習的同時,這些“老師”也會向自己的“學生”學習。Batesville工廠的經理Cartwright給對標者的建議是,找到自己的劣勢并參觀在這些領域做得好的企業。她本人已經把很多從參觀過程中學到的最佳實踐方法運用到自己的企業。“這些方法很簡單, 并不奇異難懂。”Cartwright說。她給對標的另一個提示是:不要害怕問問題!岸鄶禃r候,人們在參觀一家企業的過程中,并沒有真正地投入。我想人們被一個自己不熟悉的行業嚇倒了。與其沉浸在其中并試圖吸收所有的東西,不如問一些特定的問題來找出事情為什么這樣做的原因。你永遠也不知道你會在哪兒得到一個好創意!彼ㄗh說。“不要以為一次對標參觀之行就可以讓你找到所有問題的答案!彼嵝训,“而我有一些不同, 我能夠走進任何一家企業并從他們那里學到些東西。每一家企業,無論他們做什么或有多大規模,一定有一些好點子可以讓我學習或再進一步發揮!
本文來源:商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