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市場和競爭環境下,蘊藏著企業成長的新密碼
營業額從1億到10億的推進,似乎成為中國企業最難跨越的一道門檻!
營業額從1億到10億,也是中國企業的主流聚集區。進入這個階段的企業,多數已經過10年左右的創業歷程,積累了相當的技術、營銷或者產品等方面的經驗,本應大踏步地高速發展,但由于種種原因,他們的成長似乎進入一種膠著狀態——不少企業在營業額超過1億以后就在原地徘徊,前進路途艱險重重!也有些想打破這種發展僵局的企業,在1億向10億的沖刺過程中悲壯地死在向更高峰攀登的路上。
全球化的大潮風起云涌,市場形勢日新月異。就算沒有進軍國際市場的打算,跨國大鱷已經在家門口虎視眈眈,沒有相當的規模,甚至拿不到國際競爭的入場券。大浪淘沙,不進則退!原地踏步,選擇似乎只有兩個:被并購或者滅亡。因此,突破10億,成為無數中國企業的夢想!突破10億,亦成為無數中國企業現實而迫切的需要!
同時,不少新興企業在短時間內快速成長,成功跨越1億到10億的門檻,甚至成為行業內的領軍企業。由此我們斷定,新的市場和競爭環境下,一定蘊藏著企業成長的新密碼。這些密碼,是實現企業高速發展的“金鑰匙”。
《經理人》試圖找到這些密碼,破譯這些密碼!
“小老人”和“小胖子”
如果給這些正在經歷成長煩惱的企業畫個像,它們有著如下的共同特征:
創業時間:10年左右
典型特征:僵化
所屬行業:多數為傳統行業
企業管理方式:人治為主導
老板思維方式:機會導向
著名管理專家史永翔將這些企業分為兩類,可以給它們分別取個很有意思的名字:“小老人”和“小胖子”。“小老人”型的企業,盡管發展歷程并不長,但內部架構和管理方式、管理理念已經“老態龍鐘”。它們多數是市場爆炸式需求帶動下快速成長到1億以上的企業,自身創造和變革能力較弱。這類企業表面看來營業額較高,但內部機能過早衰敗,管理混亂,遠遠跟不上企業快速發展的步伐。
而“小胖子”型的企業,亦是企業高速發展,內部管理失控的產物——機構臃腫、人際關系復雜、效率低下、缺乏創新的動力和激情,是這類企業的典型特征。這類企業組織架構龐大,管理干部一大堆,信心指數膨脹。“小胖子”型的企業已經喪失了創業型企業的特征和優勢,充滿了“大企業病”和民營企業的劣根性,企業市場反應能力差,支撐力不斷喪失,大好的市場形勢下,營業額仍然在原地苦苦徘徊。
障礙重重
“小胖子”和“小老人”,代表了從1億向10億挺進中的中國企業的絕大多數。總體來說,在實現向10億跨越式發展的路途中,有幾道坎橫亙在這些企業的前方,阻礙著它們推進的步伐。
第一道坎:僵化的企業家思維。許多企業沒有科學的現代管理機制,人治依然是發展的主旋律;企業家重視管理之“術”,不重視管理之“道”;重視控制資源,不重視企業發展所需要的變革;企業創業精神過早丟失。轉變企業家思維模式,從人治的管理到分權式的管理,從集權管理到授權管理,是這些企業的迫切需要。
第二道坎:重塑發展模式的能力。新的市場形勢下,企業被發展和贏利兩個問題深深困擾。讓這兩個要素同時協調有序地發展,路在何方?
第三道坎:求新求變的能力。在市場需求拉動下迅速長大的企業,對市場環境的變化缺乏足夠的重視,缺乏求新求變的能力。它們幻想美好的日子能夠再次來臨,并把這種投機視為突破10億的捷徑。
第四道坎:落后的人力資源及人才梯隊建設。沒有合適的人!這是企業發展壯大的最大障礙。賺錢心切,不重視員工培訓,不重視人才儲備,關鍵時刻,人才成了企業成長的瓶頸。
第五道坎:從制造主導型向銷售主導型轉變的能力。這是服裝、鞋帽等企業正在經歷的變革。這些曾經靠制造要素拉動的企業,在新經濟環境下要向銷售型企業轉型,壓力重重。
第六道坎:市場化運作能力。市場環境變幻莫測,如果企業不能快速反應,不能迅速捕捉新信息,不斷創新求變,只有死路一條。
第七道坎:融資能力。企業的外部“輸血”能力很差,自我積累資金的能力也不高,加之企業本身的管理不透明,可信度較差,股權治理結構亦不合理,都影響到了它的融資和發展。
第八道坎:內部管理模式的轉變。科學精簡的組織架構,信息化的管理手段,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在跨國公司和國內優秀企業早已實現的內部管理模式,在這些企業實施起來并非易事。
變革!變革!!
新經濟的浪潮勢不可擋,企業競爭的格局和方式也在隨之發生變化。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不斷上升,人力資源日益匱乏,依賴資金、勞動力、原材料等三個或其中某一個生產要素拉動的企業,生存和發展正變得日益困難。
一個很現實的選擇是:來一次全新的變革!傳統行業新思路,新興行業新方法,重塑商業模式,點燃創新激情,讓“小老人”煥發青春,讓“小胖子”成功“減肥”,讓企業家思維與現代管理完全接軌,用變革的驅動力,引領企業昂首闊步,跨越10億!
(來源:《經理人》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