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約十幾年前手機開始在中國大陸推廣,到目前為止,作為一種個人便捷的通訊工具,手機在中國市場已經基本普及。在廣大用戶的心目中,原本應該比較平靜的手機市場,在進入了2007年下半年卻又因幾起接踵而來的事件而又倍受關注:先是蘋果首款智能手機——iphone的上市及隨之而來的質疑;然后是摩托羅拉手機電池的意外爆炸事件;近日,諾基亞又宣布在全球市場召回4600萬塊手機電池。
由于在全球市場造成近百起有關電池過熱的意外事件,2007年8月14日,諾基亞宣布,因存在過熱危險,將主動在全球召回4600萬塊由松下生產的手機電池。
僅僅因為有近百起相關意外事件的發生,諾基亞就要在全球召回4600萬塊手機電池,其直接的經濟損失是顯而易見的,同時這起“召回事件”也肯定會對諾基亞的正常運轉造成不利的影響。
既然召回事件帶來的種種損失是明顯的,那么諾基亞是不是在小題大作?接下來,就讓我們從危機管理的角度,接合之前發生的近百起意外事件,來分析諾基亞此次的主動召回事件吧。
一、超前的積極性讓人稱贊。最近兩年來,“召回”一詞在各大媒體上的曝光率非常高,從筆記本電池召回,到數碼相機召回,再到汽車召回等等。就各種召回事件來看,對于各有關廠商來說,大都是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因為畢竟這類產品的召回都會給廠商帶來不小的損失。
就此來看,諾基亞主動召回4600萬塊電池的作法,與大多數產品召回時廠商的無奈表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近百起意外事件,分析到這一批手機電池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而在“防患于未然”理念的指導之下,主動召回可能存在問題的4600萬塊電池。諾基亞方面憑借自己的主動召回,避免了有關意外事件的再次發生與這一危機的蔓延,其應對危機事件的主動性實在讓人稱贊。
二、主動承擔責任得人心。在出現有關手機電池的意外事件時,手機制造商能不能主動承擔負責,是直接左右這一意外危機會不會進一步惡化、蔓延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同時,這一點也是當事企業能不能得到廣大用戶人心的關鍵選擇。
就這次手機電池主動召回事件來看,諾基亞以自己的行動來充分承擔了之前有關事件的責任,并以自己的巨大損失保障了廣大用戶手機使用的安全。憑借如此大方的舉動,諾基亞無疑得到了廣大用戶的支持。
三、借助媒體真誠溝通。在發布電池召回消息的同時,諾基亞也借助各大權威媒體,對這次電池召回所涉及的所的機型進行了詳細說明,并就召回電池的識別,進行了詳細的文字說明與圖示,這樣以來無疑大大方便了廣大用戶對手機電池的識別。
另外,據媒體報道,由于8月15日是諾基亞手機電池召回的第一天,由于大量用戶的電池確認,諾基亞的客戶服務系統一時間處于半癱瘓狀態。在這種不利形勢之下,諾基亞方面為廣大用戶指明了售后熱線、官方網站與授權維修中心等三種方式的電池更換渠道,這樣以來無疑對單一的更換渠道進行了合理分流,確保了用戶手機電池召回與更換的高效性。
事件分析:由于之前曾發生過近百起手機電池相關意外事件,諾基亞對全球市場的4600萬塊電池進行了主動召回,其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與“防患于未然”的危機管理觀念,與眾多有關企業的產品召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雖然如此大規模的電池召回,會給諾基亞方面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但由于其積極、主動的產品召回,使得有關電池意外事件的發生得到了徹底的解決,與此同時,諾基亞也得到了廣大用戶的心,從而成功化解了可能出現的決外危機。
最后需要強調的是,諾基亞只所以能夠取得這次應對電池意外事件的成功,與其“防患于未然”的危機公關意識是分不開的,正是憑借空前的危機意識,諾基亞才安然度過了難關。希望廣大國內企業能以諾基亞為標桿,正確認識與應對意外公關危機。
關注企業危機公關/政府危機公關。危機事件發生后的應對策略固然重要,但“防患于未然”才是根本。“水無常勢,兵無常形”,危機公關也要反對教條主義!
作者:未然 來源:中國管理傳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