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團隊、團隊精神
所謂團隊,是指一群互助互利、團結一致為統一目標和標準而堅毅奮斗到底的一群人。團隊不僅強調個人的業務成果,更強調團隊的整體業績。團隊是在集體討論研究和決策以及信息共享和標準強化的基礎上,強調通過隊員奮斗得到勝利果實,這些果實超過個人業績的總和。
所謂團隊精神,簡單來說就是大局意識、協作精神和服務精神的集中體現。團隊精神的基礎是尊重個人的興趣和成就。核心是協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體成員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個體利益和整體利益的統一,并進而保證組織的高效率運轉。團隊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團隊成員犧牲自我,相反,揮灑個性、表現特長保證了成員共同完成任務目標,而明確的協作意愿和協作方式則產生了真正的內心動力。團隊精神是組織文化的一部分,良好的管理可以通過合適的組織形態將每個人安排至合適的崗位,充分發揮集體的潛能。如果沒有正確的管理文化,沒有良好的從業心態和奉獻精神,就不會有團隊精神。
古人云:人心齊,泰山移。團隊的核心是共同奉獻。這種共同奉獻需要每一個隊員能夠為之信服的目標。要切實可行而又具有挑戰意義的目標,能激發團隊的工作動力和奉獻精神,為企業注入生命活力。
團隊的精髓是共同承諾。共同承諾就是共同承擔團隊的責任。沒有這一承諾,團隊如同一盤散沙。做出這一承諾,團隊就會齊心協力,成為一個強有力的集體。很多人經常把團隊和工作團體混為一談,其實兩者之間存在本質上的區別。優秀的工作團體與團隊一樣,具有能夠一起分享信息、觀點和創意,共同決策以幫助每個成員能夠更好地工作,同時強化個人工作標準的特點。但工作團體主要是把工作目標分解到個人,其本質上是注重個人目標和責任,工作團體目標只是個人目標的簡單總和,工作團體的成員不會為超出自己義務范圍的結果負責,也不會嘗試那種因為多名成員共同工作而帶來的增值效應。此外,工作團體常常是與組織結構相聯系的,而團隊則可突破企業層級結構的限制。
團隊精神與集體主義意識有著微妙的區別,團隊精神比集體主義更強調個人的主動性,而集體主義則強調共性大于強調個性。誠信、創新是內在的、自律的,因而不可能在強制的條件下發揮出來,必須以個人的自由、個人獨立為前提,在此前提下合作的人們才有可能形成一個整體。
團隊精神的作用?
1.目標導向功能
團隊精神的培養,使店內員工齊心協力,擰成一股繩,朝著一個目標努力,對單個營業員來說,團隊要達到的目標即是自己所努力的方向,團隊整體的目標順勢分解成各個小目標,在每個員工身上得到落實。
2.凝聚功能
任何組織群體都需要一種凝聚力,傳統的管理方法是通過組織系統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淡化了個人感情和社會心理等方面的需求,而團隊精神則通過對群體意識的培養,通過員工在長期的實踐中形成的習慣、信仰、動機、興趣等文化心理,來溝通人們的思想,引導人們產生共同的使命感、歸屬感和認同感,反過來逐漸強化團隊精神,產生一種強大的凝聚力。
3.激勵功能
團隊精神要靠員工自覺地要求進步,力爭與團隊中最優秀的員工看齊。通過員工之間正常的競爭可以實現激勵功能,而且這種激勵不是單純停留在物質的基礎上,還能得到團隊的認可,獲得團隊中其他員工的尊敬。
4.控制功能
員工的個體行為需要控制,群體行為也需要協調。團隊精神所產生的控制功能,是通過團隊內部所形成的一種觀念的力量、氛圍的影響,去約束規范,控制職工的個體行為。這種控制不是自上而下的硬性強制力量,而是由硬性控制向軟性內化控制;由控制職工行為,轉向控制職工的意識;由控制職工的短期行為,轉向對其價值觀和長期目標的控制。因此,這種控制更為持久有意義,而且容易深入人心。
團隊精神與企業凝聚力:
企業要使自身處于最佳發展狀態,團隊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培養一支充滿團隊精神的高績效團隊,是企業決策層的管理目標之一。要盡可能使該支隊伍趨向于有著共同的目標和期望,有著相近或類似的觀念、信念、價值和行為規則,以致得以形成一種共同的行為模式,團結共進,這需要公司全體人員的熱心呵護。
團結共進,眾志成城,必須使公司的每個成員都能強烈地感受到自己是雄偉城墻中的一塊磚,是不可缺少的一份子。磚與磚之間緊密結合是建立城墻的基礎,這種緊密結合就是凝聚力。員工凝聚力是企業發展的源泉和集體創造力源泉,而只有步調一致,凝聚力的作用才能有效發揮。
如何步調一致呢,團隊要逐漸形成自身的行為習慣及行事規范才能做到。這種規范同時也表現出了這個團隊的行為風格與準則。企業的規章制度、標準化的建立健全,在這方面可起輔助的作用,而這個部署的關鍵是團隊的核心人物自身。典范作用是建立領導權威的最主要因素,通常我們所說的以身作則,就是這種含義。則是什么,就是規則!領導通過自身的系列言行對規章制度、紀律的執行,逐步建立起領導的威信,從而保證管理中組織、指揮的有效性。員工也會自覺地按照企業的行為規范要求自己,形成團隊良好的風氣和氛圍。
當團隊成員為自己是宏偉城墻中的一份子而感到自豪和欣慰的時候,人的自我價值實現得到了體現的時候,人人都愿意為自身及他人的發展付出。在這個階段保持和引導團隊內的人際關系和諧共處、相互依存,尊重個性、彼此寬容,互敬互重、真誠待人,彼此信任、遵守信諾,相互幫助、互相關懷,能力互補、同舟共濟,利益共享、責任共擔的團結精神是十分重要的,每個成員都要從自我做起。
在日常工作中要保持團隊精神與凝聚力,溝通是一個重要環節,比較暢通的溝通渠道、頻繁的信息交流,使團隊的每個成員間不會有壓抑的感覺,工作就容易出成效,目標就能順利實現。當然這里還包含一個好的統帥和準確的目標,或發展方向的問題。當個人的目標和團隊目標一致的時候,員工就容易產生對公司的信任,士氣才會提高,凝聚力才能更深刻地體現出來。所以高層要把確定的長遠發展戰略和近期目標下達給下屬,并保持溝通和協調。這時,企業團隊成員都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對團隊的業績表現出一種榮譽感和驕傲,樂意積極承擔團隊的任務,工作氛圍處于最佳狀態。
團隊精神的培育是對管理者的要求。團隊合作對企業的最終成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據統計,管理失敗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管理者和同事、下級處不好關系。人性化管理是處理日常工作、處理上下級關系至上的管理技巧,來自精神和物質方面的有效激勵可以起到激發員工的個體驅動和穩定員工的作用。特別是管理知識型員工更是需要有關懷、愛心、耐心、善用、信任和尊重,這一點高層領導首先要把握和提高。
在此基礎上,加以其它的領導藝術、公平激勵機制、價值觀念、文化修養、獎勵與表彰、政策的延續性等系列要素充實,團隊精神與企業凝聚力必然得到弘揚和鞏固,企業的潛在創造力才能發揮,企業的整體目標就能順利地實現。
作者:余先澤 來源:價值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