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激凌從小都吃,但冰島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
這兩天,冰島在中國卻莫名的火了。說莫名,是因為火的原因實在好笑——要破產了!雷曼兄弟是邪惡的,不僅變相消滅了美國投行,還讓冰島這個小國,面臨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讓美國上下一片惶恐, 7000億救市計劃也一波三折。經濟形勢好的時候,冰島銀行大勢借貸,外債是國民生產總值的12倍。現在危機遍布全球,冰島就更扛不住了,政府那可憐的40億資產,救市的門都找不到。
中國的網民見解獨到,他們發動團購,對冰島另類救助。而冰島,也在積極的尋找脫困之策,向IMF求助,跟俄羅斯談判。怎么說呢,國家小了抗危機能力就是差,現在的冰島有點兒岌岌可危的味道。
大多數中國的中小企業,也面臨著冰島一樣的危機。面對猝不及防的金融危機,勢單力薄難以抵御。一個國家,人均6萬美金GDP,國際經濟形勢稍有風吹草動,就無所適從。毫無疑問,國內的中小企業,也需要IMF那樣的外援好,讓中國的中小企業緊密的團結在一起,形成一個龐大的經濟實體,在“冬天”里變得強壯、有抵抗力。中小企業一年能有多少利潤?6萬美元應該不錯吧,想想冰島,再想想國內數千萬的中小企業。
股市跌了,人們喊救市;雷曼倒了,美國政府買單;中小企業面臨困境,誰來幫助度過難關?機遇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企業也是如此。從美國傳來了些利好消息,全球經濟沒有絲毫好轉的跡象。但只要中小企業,能有外援支撐,尤其是利用電子商務的平臺,降低運營成本增加更多的交易機會,一定能順利走過經濟形勢的“冬天”。
冬天的寒冷咄咄逼人,股市的熊全球奔忙,阿里巴巴“援冬計劃”適時而動,做起了救助中校企業的中國版IMF。這不僅僅是社會責任,更是一種企業理念。全球性“金融危機”將會在很多方面沖擊實體經濟,并有可能觸發更為艱難的全球性經濟危機。但我們應該增強過冬的信心,相信春天不會太遠。尤其是,有了電子商務這種渠道,有阿里巴巴為中小企業打通的全球市場。 如同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企一樣,每個公司也都有自己的企業文化。 “冬天里的使命”讓阿里巴巴的CEO衛哲,都親歷親為,擔任組長,把阿里集團的淘寶、支付寶等資源,強力整合。縝密的布局,充裕的20億美金,都能讓中小企業提前感受到“春天”的氣息。
一個有企圖心的大公司,不會懼怕任何危機。相反,他們會把危機當作契機,并爭取將其變成轉機和歷練自己的過程。古代的名劍,都是經過無數次淬火、鍛煉,才成為無堅不摧的利器。企業也一樣,尤其是B2B的阿里巴巴,只要和中小企業客戶在一起,大家緊密合作,把危機變成真正的成長,和壯大自己的機會。不僅是中小企業能夠平穩過冬,阿里把阿布也能持續穩定地增長。
冬天就要來了,春天還會遠嗎?俄國的詩人,海涅的詩不僅是樂觀主義精神,更是一種舍我其誰的氣勢。面對全球性“金融危機”,中小企業人心惶惶,而阿里巴巴卻迎難而上,不僅為自己,更為中國的中小企業,還有那些企業背后默默努力的人們。
作者:吳德強 來源:價值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