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原色影院_免费av在线_中文字幕最新精品_久久精品视频99

企業培訓網首頁
免費注冊企業培訓網用戶注冊登陸 - 培訓課程發布發布課程 - 培訓需求培訓需求 - 培訓年卡培訓年卡 - 培訓視頻培訓視頻 - 將企業培訓網設為首頁設為首頁 - 收藏企業培訓網收藏本站
公開課程 企業內訓 培訓講師 管理資訊 工具文檔 培訓專題
企業培訓網--站內搜索 
課程導航:企業戰略  生產運作  營銷銷售  人力資源  財務管理  職業生涯  高校研修   熱點區域:北京  上海  廣州  深圳  蘇州  青島
企業培訓網位置導航您的位置:首頁>管理文摘>經營管理>正文
海爾并購GE家電,難啃的肉骨頭

信息發布:企業培訓網   發布時間:2008-10-15 13:59:58

企業培訓網

    >>[精彩推薦]點擊此處,立即獲取數十萬份經典管理資料/工具/范例/文檔!

  2008年5月底,通用電氣(下稱GE) 董事長兼CEO伊梅爾特宣布,按照一貫所遵循的“數一數二”原則,GE將出售旗下的家電部門。受制于美國以及全球經濟的影響,GE家電部門的增長步伐明顯放緩,拖累了GE所制定的年增長必須高于10%的目標。

  GE轉手家電部門的消息一出,立即成為全球媒體關注的焦點,而誰將成為GE家電的買家,也成為了評論家們所津津樂道的話題。這其中,來自中國的海爾頻頻被提及。

  GE的誘惑

  早在1907年,GE就進入了家電領域,家電是GE最早的業務之一;家電業務也是為GE賺得榮譽最多的產業之一,長期以來,家電業務一直作為GE的支柱產業存在著。可以說家電業務對GE而言,具有極其重要的象征意義

  正因為如此,雖然21世紀以來,隨著家電市場逐步走向成熟,GE家電業務無論是市場份額,還是集團利潤貢獻率,都在不斷下滑,但是GE一直沒有將這塊業務列入出售計劃。而在這期間,GE已經先后出售了塑料、高新材料部門以及保險部門。

  但這次GE終于還是下了決心。一方面是原料價格的不斷上漲,另一方面由于次貸危機以及房地產市場不斷萎縮,家電行業越來越不景氣。2008年第一季度,GE家電訂單下滑6%;第二季度,訂單再次下滑5.8%。雖然家電部門貴為GE最為知名的部門,但從貢獻率而言,則已經成為GE增長最緩慢、價值貢獻度最低的部門。而且,出售家電部門的決定也符合GE的戰略部署:放棄增長緩慢的工業業務,將重點放在增長更快的高科技業務上。

  雖然在GE內部視同雞肋,但是,GE家電業務還是受到了全球家電制造企業的熱捧。原因就在于GE家電的高端品牌影響力和在美國家電市場上的領導地位。據調查,GE家電以15%的市場占有率在美國市場僅次于惠而浦(Whirlpoor)排名第二,其余家電廠商的占有率都在10%以下,其中海爾為7%。這意味著誰能夠接手GE家電業務,誰就跨入了美國和歐州的主流家電市場。這恰恰是海爾所需要的。

  自1994年開始,海爾就一直致力于打造一個國際化的全球家電品牌。為了彰顯海爾國際化的決心,張瑞敏甚至很早就制定了著名的“先難后易”的國際化戰略,首先攻占最難進入的美國、歐洲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市場,然而再進入相對容易的發展中國家市場。于是美國市場成為了海爾國際化的重中之重。為此,海爾先后在美國設立了研發部門和幾家工廠。然而到目前為止,海爾似乎收效甚微。

  事實上,早在2005年,海爾就這么做了。那一次,在與惠而浦收購美國第三大家電品牌美泰克(MAYTAG)的爭奪中,出價12.8億美元的海爾以4億美元之差,與勝利失之交臂。

  GE家電顯然是海爾的又一次機會。如果能夠成功收購GE家電,海爾不但有可能一夜之間在美國和歐洲市場翻身,成為當地的主流家電廠商,甚至還有可能超越身價190億美元的惠而浦,成為全球最大的“白電”生產商。

  海爾的對手

  伊梅爾特表示,對GE家電感興趣的公司很多,包括伊萊克斯、三星、LG等都表示“密切關注”。

  GE家電除了對急于成為全球化公司的中國家電企業是個誘惑,對希望在美國市場取得突破的跨國企業同樣也極具吸引力。對于海爾,最強有力的挑戰者可能是同樣來自亞洲的韓國家電商LG。

  今年8月份,LG電子宣布了新的戰略規劃。按照這一規劃,到2010年,LG洗衣機和冰箱業務的銷售收入均將超過50億美元。屆時,LG冰箱和洗衣機業務將超過主要競爭對手惠爾浦和伊萊克斯,成為全球第一。

  這顯然與海爾形成了直接對抗。今年年初,海爾洗衣機正式啟動了“i”戰略,并提出了年內成為全球前兩強、實現銷售規模突破千萬臺的目標。

  從銷售量來看,目前全球洗衣機的前三強是惠而浦、伊萊克斯和海爾,其中前兩者的規模在30億美元以上。海爾洗衣機的規模在20億美元左右,與LG的規模不相上下,收購整合GE家電顯然成為了海爾和LG共同覬覦的機會。

  對于并購擴張,LG顯然并不排斥。按照LG今年6月初公布的最新戰略規劃,為了促成其成為多個領域內的跨國性企業這一目標,LG電子將動用包括并購擴張等手段來整合現有業務單元。GE家電業務對于LG而言,顯然也是個良機。

  目前,無論是綜合實力還是品牌影響力,LG電子都要遠強于海爾集團,二者甚至不在一個等級上。2007年,LG電子的總銷售額為439.7億美元,業務涉及4個領域:移動通訊、數字家電、數字顯示器和數字媒體。在CDMA手機、空調、光存儲產品、DVD播放器和家庭影院系統領域,LG電子是全球最大的生產商。其中來自北美的銷售收入達到了115億美元。相比之下,海爾集團的全球銷售額只有170億美元,其中僅有10億美元來自北美。

  業界預測,如果LG電子下定決心與海爾爭奪GE家電業務,海爾顯然不是對手。難怪連伊梅爾特都表示,LG電子是希望最大的候選公司之一。除了實力之外,還源于LG此前有過成功收購美國廠商的經驗,1999年,其收購了美國電視機制造商Zenith。

  收購難題

  有意思的是,海爾和LG雖然在多種場合都對GE家電表示了極大的興趣,但在媒體面前,二者都表現出極大的忍耐和克制。

  8月,海爾集團在內地的上市公司青島海爾特地發出公告,否認了公司將收購GE家電的傳聞。LG電子新聞發言人Kim Jik Soo也表示,到目前為止,LG電子并沒有做出任何收購GE家電部門的決定。

  業內人士認為,這顯然是海爾和LG電子謹慎的表現,畢竟這不是一次普通的收購。按照伊梅爾特的開價,GE家電的售價至少在50億-80億美元。這對于年利潤只有2.5億美元的海爾而言,無疑是個天文數字。

  如何能夠在短期內籌集到足量的資金,成為橫亙在海爾面前的第一道門檻。但筆者以為,以海爾在國內既有的市場地位以及政府關系來看,資金并不是海爾所要面臨的最大問題。

  最大的問題還是來自于GE家電業務本身。博世—西門子家電中國區總裁蓋爾克對此有過一段精辟的論述。他認為,“對于GE家電業務而言,最有價值的就是GE的品牌,但是如果你把它買回來,這個品牌能用多少年?”

  這的確是個問題,而且,GE只是一個北美強勢的品牌。“GE的市場主要在美國,即使你買了GE家電,也未必能在歐洲的市場幫助你。此外,適合美國市場的產品并不一定適合中國市場,如90公分的烤箱,連歐洲人都不用,只有美國人才用。”蓋爾克說。

  在蓋爾克看來,GE家電是帶有典型“北美色彩”的地域性品牌,對于任何一個有志于全球開拓市場的家電品牌而言,都不是最佳選擇,因為缺乏“協同性”。

  最要命的是海爾收購GE家電之后,GE家電極有可能被打上了“中國制造”的烙印。在目前“中國制造”幾乎等同于“低質廉價”的國際輿論背景下,“中國制造”還遠不是高品質與高技術的代名詞,這對于GE品牌絕對是一種傷害。

  這一系列的問題,其實聯想就遇到過。憑借2005年收購IBM 的PC業務,聯想一舉成為全球計算機三大巨頭之一,隨后聯想發現“IBM”品牌在離開了IBM公司之后手并不怎么好使,便毅然放棄了“IBM”品牌。然而直到最近,LENOVO仍然無法擺脫“中國制造”的魔咒。不久前,楊元慶曾深有感觸地說,聯想“走出去”遇到的最大障礙就是文化上的不信任,大家不承認第三世界國家也有一流的產品和服務。不過,借助于奧運會,聯想向全世界證明了其“中國制造”的設計能力和產品質量。那么,面臨同樣的問題,未來的海爾是否還有這樣的機會證明自己?

  目前的海爾早已不是單純的“白電”制造商,已經發展成為一家綜合信息家電提供商。白電作為成熟的“奶牛”業務,成為集團重要的利潤來源,電腦、平板電視產品等具有更高成長性的業務成為下一步集團發展的重點。可以預料,如果收購了GE家電,海爾未來的整合之路將會是一片荊棘。不過,正如海爾CEO張瑞敏所言: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不全球化就是等死。與其等死,顯然不如放手一搏。

  近日,伊梅爾特表示,GE家電部門的最后歸屬將到2009年初才有定論,讓我們等待謎底揭開的那一天。

    作者:黃君發   來源:價值中國

添加到收藏夾】  【查看培訓課程】  【瀏覽更多文章】  【返回網站首頁
 相關推薦:
·三元擒鹿之后的四大挑戰
·中小企業管理中執行力不佳的幾點建議
·從漢高祖劉邦的成功看企業的管理之道
·國企改革若干問題探索
·會計賬簿中常見的10種虛假情況
·公允價值在國有股權轉讓定價中的應用
·2008年后新企業所得稅減免稅條件及報送資料
·恒源祥:沒有廠房沒有門店也能發大財
3E薪資體系設計與薪酬管理技巧高級研修班 3E薪資體系設計與薪酬管理技巧高級研修班
關鍵績效指標與平衡計分卡(KPI/BSC)實戰培訓 關鍵績效指標與平衡計分卡(KPI/BSC)實戰培訓
 版權聲明:

1. 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其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附帶版權聲明的文章,其版權以附帶的版權聲明為準。
2. 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不代表企業培訓網立場,本網站不對文章的真偽性負責。
3. 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轉載刊發僅為網友免費提供管理知識與資訊,不以贏利為目的。
4. 用戶如發現本網刊發的文章存在任何版權方面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本網站經核實后將進行相關處理。

·余世維博士全年培訓計劃匯總
·企業招聘、面試技巧實戰培訓
·薪資體系設計與薪酬管理技巧
·外貿操作與海關政策關務技巧
·新《勞動合同法》解讀與應對
·生產計劃與物料控制實戰培訓
·庫存控制、倉儲物流管理培訓
·供應商管理與供應商談判技巧
·行政助理、高級文秘職業訓練
·電話營銷、銷售溝通技巧訓練
·Project 應用  項目管理培訓
·制造企業管理  車間規范管理
·企業融資技巧  金融危機應對
·清華大學研修  北京大學研修
·人力經理寶典  營銷經理寶典
·財務經理寶典  品質經理寶典
·名企內部資料  咨詢報告大全
余世維博士2009年培訓計劃
中層經理人管理技能提升
培訓視頻(培訓光盤)
高級文秘職業化訓練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研修班
2009年度最受關注的十大培訓

網站首頁 | 培訓指南 | 培訓公司 | 廣告服務 | 關于網站 | 免責聲明 | 站點地圖 | 友情連接 | 聯系我們
 歡迎廣大企業、咨詢公司、培訓公司與企業培訓網(www.m.porno-x69.com)合作,互利共贏!
客戶服務電話:010-62278113   QQ:25198734   網站備案:京ICP備060271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