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剛起步時往往短少技術人才和技術支持,而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在短時間內解決這一問題幾乎是不現實的。即使是以后企業發展到有較大實力,也有一個借助外腦和業務外包的問題。因此,找到一種民營企業的技術進步模式,對于促進民營企業的起步和發展都是有重要意義的。
一是科技成果一次性有償轉讓。這種模式是將具有一定技術水平和實用價值的科技成果,由一方通過一定的價格,一次性有償轉讓給另一方的技術貿易。這是一種花錢少,效果好的模式。它手續簡便,轉讓雙方的關系簡單,有利于科研成果大量地、迅速地向民營企業擴散。主要缺點是轉讓完成后,對轉讓方的約束力很小。如果轉讓的技術有缺點而未能實現預定目標,民營企業的損失較大。但轉讓前,只要能進行充分的技術論證,特別是搞好市場預測和效益分析,一般成功率還是比較高的。
二是與科研單位聯合辦廠。這是一種技術聯營型的轉讓形式。由科研機構和生產單位本著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則,組成風險共擔,利益共沾的經濟聯合體。這種聯合體將雙方利益捆在一起,強化了科研單位的責任,使其不僅要考慮提供的技術是否成熟,還要負責培訓人員、檢驗質量,并關心產品的銷售工作。因此,這種形式有利于提高民營企業的產品檔次、人員素質和管理水平,是一種深受歡迎的合作方式。
三是城鄉工業聯營。發揮城市工業技術、管理和銷售等方面的優勢,發揮民營企業土地、資源和勞力等方面的優勢,通過優勢互補,形成緊密的經濟聯合體。由于聯營企業產、供、銷三環節由城市工廠作后盾,民營企業所擔負的風險較小,這是他們十分愿意采納的形式。其特點是能夠發揮城鄉優勢,投資少,見效快,可使民營企業的生產技術水平很快上新的臺階。聯營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是,有的城市將高消耗、高污染、高勞動強度的產品轉移到鄉鎮,甚至出租轉讓淘汰設備。只要民營企業認真分析考察,這種情況是可以避免的。
四是科技人員租賃承包。當前,社會上興起了一股“下海”熱,黨政機關、在專院校、科研單位和一些國有企業的科技人員,不安于吃大鍋飯,有的想到經營靈活的民營企業施展宏圖。他們大都具有豐富的科技工作經驗和管理能力,甚至擁有科研成果。他們承包工廠后,一般特別重視科技人員作用,從新產品選擇、職工招考培訓,到生產加工,都是從科技的角度來審視問題,決策很少失誤。只要民營有明確優惠的招聘政策,人才就會蜂擁而至。
五是星期日工程師。就是工程技術人員利用星期日、節假日,來民營企業幫助解決技術難題,或搞其它方面的咨詢服務。這種結合形式,雙方目的明確,任務具體,廠方支付的費用不多,風險較小,對于緩和民營企業技術人才短缺的矛盾,將起到積極的作用。為了增加額外收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目前,“第二職業”十分盛行。充分利用星期日工程師這種形式,功能很大,效益可觀。
六是作為科研單位的中試基地。就是與科研單位掛鉤,利用鄉鎮企業的廠房、設備和勞力,與科研單位攜手合力辦中試基地。這種形式的優點是科研單位派出研制成果的主要人員,參與企業中試生產全過程,能全面提高民營企業的技術水平。試驗成功,還為民營企業提供技術含量較高的新產品,從而,拓寬生產經營的路子。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中試經費的落實。只要能落實中試經費,這類企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七是依靠自己力量技術創新。一些起步早,并發展到一定規模,有較高技術水平的企業,可自己興辦企業研究所,通過招聘和自己培養科技人才,專門從事新產品、新工藝的研制和開發工作。
民營企業技術進步的模式多種多樣。只要根據自己的特點和現實情況,有選擇地確定合理的發展模式,就一定能夠促進民營企業盡早起步,更大發展,走上一條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新路子。
作者:李日升 來源:價值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