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最近受邀為國內一家大型企業培訓新產品上市。課堂上,筆者一直闡述一個觀點:“新產品上市是嚴謹的技術,也是實踐的藝術”,但回顧新產品的市場發展歷史,卻讓人感慨頗多。
“生的光榮”
關于新產品“生的光榮”例子不勝枚舉,如1990年代初的長虹靠全新的“紅太陽一族”彩電奠定了后來十年的彩電龍頭地位;1994年左右,聯想出奇地細分概念,提出了“聯想1+1”,將家用電腦、商用電腦市場一分為二,奠定了其成為亞洲“PC”第一的基礎;當年的三株憑借著三株口服液創造了年銷售26億的奇跡;在非典的陰影下,樂百氏的脈動卻銷售幾個億,引發了最為劇烈的功能飲料大戰。概括來說,新產品給企業帶來的是:
第一、更好的市場地位,更多的份額。 1983年,大不列葛蘭素控股有限公司(Giaxo Holdings PLC of great britaing),由一家中型的制藥作坊,憑借一種治療潰瘍的藥物呋喃硝胺制劑的生產,攀升為世界制藥業老二的位置,葛蘭素公司的市場價值也從40億美圓升至360億美圓。
第二、新的市場領地 微軟在1982成立時,還是一個無人知曉的小公司,但是憑借著DOS操作系統的發展,推出幾種流行的視窗操作系統軟件,而一躍成為軟件行業的巨人。
第三、取得市場領導地位 寶潔公司因著護舒寶絲薄衛生棉的推出,最終取得了該市場的領導品牌地位。目前,護舒寶絲薄衛生棉銷售網已遍及中國250多個大中城市,銷售額也位于中國同類產品之首。根據中國行銷顧問群發行的98年度《中國消費者行為調查》表明,在女性消費者心目中最好的衛生巾品牌護舒寶是第一位。 第四、是公司生存、發展的關鍵。
今天,在公司年度的報表上,能夠體現公司發展潛力的重要指標便是新產品的開發能力。新產品決定著公司的收入、市場份額、企業收支狀況、股價。
第五、給企業帶來可觀的利潤 新產品的贏利可觀。一項調查表明:一般企業銷售收入的25.2%來自于新產品,利潤的22%來自于新產品。
第六、擺脫競爭對手,改變行業競爭格局。
行業中的領先企業往往已經形成對市場的割據,攫取了最豐厚的利潤。新加入者或行業落后者要塑造自己的強勢競爭地位,往往通過新產品的成功來實現。養生堂就是通過一系列差異化的行為,出奇制勝地推出農夫果園進入果汁飲料市場的。
什么才是正確的“啟動”?
從事營銷工作多年,成功的案例看到了很多,而失敗的案例也見得不少。很多企業帶著對市場的美好憧憬與愿望參與到競爭中去,以為憑著自身的資金實力,過往的成功經驗,強烈的自信,就可以獲得成功。因而,其慘烈地死去就成為必然。失敗并不可怕,因為營銷從開始,就注定要面對失敗這個問題。可怕的在于我們的企業雖然認識到新產品的重要性,但是對于如何正確“啟動”新產品卻懵懂不知。
一、新產品上市一定要有計劃性:
很多企業在對待新產品上市,隨意性極強,抱著成敗靠運氣的想法,實施過程中缺乏統一性和連續性。如市場導入前期的調查、策略的安排、時機的選擇、政策的制定、銷售費用的控制、廣告的設計、促銷活動的部署等等都應該事先有計劃,盡可能做到量化,同時事中可監控,事后有評估。
二、知己知彼的全方位認識
新產品上市前必須進行研究。一項來自于全球標桿企業的調查報告顯示,導致新產品開發失敗的關鍵原因順序依次為下:在詳細的市場評估方面的失敗、在測試市場和試銷方面的失敗、在商業評估/分析方面的失敗、在上市前營銷組織方面的失敗。市場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對營銷環境、消費者行為、競爭對手狀況、行業情況、自身情況、渠道的特點等。首先、產品的創意必須來自市場;其次開發產品必須以市場價值為評估的標準;其三、新產品上市必須試銷,通過不斷地征求各級客戶及消費者對產品包裝、口感、價格的意見及時進行必要的調整;其四、是對區域市場的競爭品牌進行調查分析,對產品的優勢和劣勢、市場的機會點和威脅點進行深入分析,建立樣板市場。其五、調整后才開始投入運作。新產品上市一定要打有準備之仗。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三、新產品上市前的充足準備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新產品上市前應制訂市場導入指導手冊,做到各項工作事先有計劃。筆者認為:“計劃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看的”,因而計劃應該明確、詳細、可執行、可監控的。第一、明確產品的定位、市場細分和消費者的選擇。第二、各項營銷指標(如鋪貨率、市占率、知名度等)和財務指標(銷售額、利潤額、銷售費用等)要做到階段化和量化,以及各個銷售環節定人、定時、定事、定點、定費用。第三、新品上市前一定要做系統的培訓工作;第四、要與渠道充分地溝通;第五、各種宣傳推廣準確到位;第六、各個階段的促銷計劃。
四、速度是令人生畏的武器。 新產品開發速度意味著競爭優勢——可以贏得更多地消費者、提高利潤、減少成本、將風險降至最低。
1、速度可以贏得消費者。對于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企業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反饋并生產,以贏得消費者。
2、速度可以提高利潤。產品越早進入市場,在競爭者較、消費者討價還價能力較差的情況下,越有可能憑借著新穎獲利。
3、速度可以減少成本。產品開發是一個費時、費力的過程。過程當中,需要支付大量的成本,而加快開發,意味著耗費減少。
4、速度可以減少風險。市場變幻莫測,而且對于競爭者的未來行為也很難把握。通常情況下,產品的初期構思在很大程度上貼近市場要求,因而產品項目一旦確立,就必須加快中間的過程,否則帶來的風險是巨大。
目前,韓國手機在國際市場上占據40~50%,成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其推出手機的速度。
五、鋪市,搶占先機
新產品猶如呱呱墜地的新生嬰兒,如果不能發出宏亮的哭聲被人注視,可能連生存的機會都沒有。新產品上市必須快速完成鋪貨,滲透到各個終端去“亮相”。鋪市前應做好人員、贈送品、產品、路線等的準備。鋪市過程中,廠家應派銷售員與經銷商一同進行,支持鋪貨工作。鋪市時間盡可能短,同時應進行生動化的陳列。
六、與渠道聯袂推廣
新產品上市一定要與自己的經銷商結成“死黨”。因為資源總是有限的,要以最快的速度全面推向市場,必須借助經銷商的力量。選擇合適的經銷商進行合作,利用經銷商的資金和網絡可以大大縮短上市時間和減少上市的風險。在與經銷商合作上要把握兩個核心點,一是建立經銷商的信心,讓其與廠商利益共享、風險共擔;二是要確保經銷商有利可圖。
七、制定有利于零售點銷售的促銷政策
新品上市,最直接的售賣點在終端,因而,應分別針對經銷商、批市、零售點、最終消費者制訂促銷政策,讓大家都有“利”可圖。因而,促銷必須有力度有效果,不能“短視”,先有人氣,才有“財氣”。
“新產品上市是嚴謹的技術,也是實踐的藝術。”弱小的,卻是一切的希望。在技巧中掌握新產品生存的技巧,才能令其“生的光榮”。
(李玉萍,品牌營銷管理專家,職業品牌專家;中國CME簽約講師、國內某知名大學客座教授、中國官方品牌認證機構客座教授;普大企業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國內多家企業營銷及公關顧問.聯系電話:0755——81326872,13924672072
聯系: yuping_Li@126.com,liyuping@china.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