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媒體和無數受眾相互交織在一起,已經呈現出一種混亂的狀態,如何讓這種“碎片化”和“分散化”再次產生新的“聚集效應”是媒體要思考的
在YOU時代中,媒體會扮演一個什么樣的角色?是一個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
在以前,中國的傳媒習慣上被稱為喉舌,大家不要認為這是一個貶義詞,其實喉舌的本質是通過控制渠道來控制很多的受眾。而在YOU時代中,媒體的本質和功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媒體、客戶、讀者之間的三角關系
如何看待“媒體-客戶-讀者”三者之間的關系?早在2001年,我對此就發表過一些看法,其中一些基本觀點我依然堅持--在傳統媒體經營理論中談到所謂的“雙重出售”描繪了媒體向它的客戶提供的服務,即:向讀者出售新聞媒介內容;向廣告主出售廣告版面。但在傳統的視角下,在生產型企業的狀態下,這一理解往往會導致媒體與客戶之間的對立。媒體為了滿足讀者的利益,可能會更多地從批評企業的角度入手,對企業挑毛病、找問題,即所謂的“挖黑幕”;而為了滿足企業的利益,則可能以犧牲讀者為代價,去寫軟文,報不實的內容。
而在為客戶提供價值的角度下,三者不僅實現了統一、協調,而且還在創造更多的價值。以往的線性存在在這里成為了三者互動的閉環,而媒體則成為連接讀者和企業的核心環節,其作用不可替代。根本原因就在于,只有媒體參與其中,才有可能實現品牌的增值。
這里,媒體面對的是一組新型的關系,即企業--媒體的客戶;讀者--企業的客戶,也就成了媒體客戶的客戶。如此,在根本利益上獲得了一致。面對企業,媒體為企業提供的是傳播服務,但必須是從讀者的觀點以及行業的角度出發,唯有這樣傳輸的信息才能是高效而有針對性的;面對讀者,媒體為讀者提供的是內容服務,但必須深入貼近企業,挖掘值得傳播的精華,唯有如此才能更高質量地滿足讀者需求。
當然,我們現在對這三者之間的關系有了新的認識,不但要關注客戶及客戶的客戶,還要關注傳統媒體領域中廣告主和讀者之間的關系。
我們認為,讀者又可分成客戶的客戶和一般性公眾。傳統的媒體一般都先從一般性公眾下手,花了很多錢,先去“砸”在公眾方面的影響力,“砸”完之后,再把影響力賣給廣告商,應該說大量的媒體在這個過程中有成有敗,近幾年失敗的居多。智囊傳媒做的是一個“倒行逆施”,先從客戶的客戶的入手,繼而擴展到一般性公眾。
記得2003年的時候,IBM大中華區的總裁周偉火昆先生來拜訪智囊的時候,看到了我們所提出的“媒體-客戶-讀者”三角圖,他就笑了,他說:“傅總,你在玩兒客戶和讀者兩者之間的平衡。”這的確是一語道破了天機,F在智囊傳媒成立之后,尤其是對管理傳播網的并購,可以說三者之間的關系開始平衡。前一段見到周總的時候我說:“您三年前的預言我在一點一點努力地實現。”
廣告商和公眾的角色
在YOU時代,我們的讀者到底是什么?
在傳統媒體里面,形成了一種所謂的“媒體霸權”--我說的你必須得聽。但現在,互聯網技術尤其是web2.0的出現,媒體與讀者之間的力量對比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You時代會呈現出如下特征--民主化、社區化、碎片化、交互性、開放性、及時性、講真話、參與性、娛樂性、專業性,我們能否通過若干個關鍵詞把這個時代中把讀者的面孔勾勒出來?能不能在新的時代中把客戶的客戶在新的描述中找到?然后再談媒體是什么?
如果是這樣的話,會出現一系列這樣的變化,也就是說確實出現了“誰消費、誰做主”的這樣一個概念。消費者在不斷地消費的同時,也參與了生產過程,甚至決定了產品的走向。比如,為什么超女選了李宇春?應該說是其粉絲的興趣偏好選擇了她,絕對不是來自評委的意見。你還會發現,消費者變成了媒體的一份子,尤其在博客上體現得尤為明顯。與此同時,記者這個角色是不是也要發生變化--你說我來寫,我再給你發布,還是更像一個主持人來引導話題,請消費者進入到媒體的生產環節。編輯則更像是電視制片人了,更多做的是資源整合的工作。
目前實際上進入了一個泛媒體的時代,沒有誰能控制整個話語權。無數的媒體和無數的受眾的相互交織是一種混亂的狀態,已經很難有一個主渠道去傳遞你要傳遞的信息。
媒體和企業之間經歷了一個演變的過程,原來是一種渠道,到后來變成一種平臺,再后來能不能是一種社區?無論是媒體還是受眾還是企業,這幾者之間已經不再是涇渭分明的個體,而是相互融合、相互共生的統一體。
媒體還要尋求品牌價值和商業價值之間的平衡。
如果我是一個投資人,以前要并購一個媒體,先是要看媒體品牌優勢,其次是媒體人才專業性優勢,最后看媒體長期穩定的讀者、渠道優勢;而現在,首先要看媒體主張、話語權,其次看媒體人才綜合性優勢,最后看社區聚集、交互優勢。
媒體一定要具有公信力,公信力和責任是畫等號的。如果你失去公信力的話,誰都可以跟你掰腕子。如果媒體的操作喪失了一定的公信力的話,它的品牌一定是會下跌。
YOU時代的品牌傳播
《新智囊》及中國管理傳播網聯合所做的“YOU時代的品牌管理”調查得出了很多重要而有趣的結論,有幾個重要結果與大家分享:品牌傳播的效果是品牌管理中最大的困惑:社區概念逐漸被強化:采用社區營銷方式,在“BUSINESS2.0”時代,品牌營銷的特征呈現多樣化趨勢;誰消費、誰做主,消費者力量不容忽視。
在YOU時代,媒體的作用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主導社區。特別是聚集相關需求,形成有商業價值的社區。
宣揚主張。公眾信任的是媒體的選擇、媒體的責任感,而不是一萬個人對一條新聞所做的無需負責任的回應言論。
成為買手。提供精準化的整合傳播服務。
承擔研究者的角色,搭建理論與實踐的橋梁。
與社區網絡中的成員一起游戲。
不是簡單的新媒體平移,而是立體的跨媒體營銷。
在YOU時代,企業在傳播中要把握幾個關鍵點:主動而非被動、分享而非灌輸、去中心化而非中心化、一定要借勢(不能借勢的就一定要造勢)。在這里可以給企業幾點建議:
個人化--使用真人來代表你的公司,最簡單的方法之一就是為他們建立博客?梢宰尮镜腃EO建立博客,代表公司對外發言,也可以找一名杰出的員工代言公司。
開放性--真正的溝通并非自言自語的獨白,而是你來我往的交流。當你坦誠與客戶對話時,你既能獲取市場情報,又能贏得客戶信任。
趣味性--開辟媒體空間;蛘呤强梢哉宫F你的專業知識和信息的專家空間;或者激起受眾共鳴,并給他們以鼓舞的激發空間;或者授權客戶自己來創造有趣內容的授權空間。
與客戶同在--跟隨目標客戶并融入他們的生活,在他們需要的時候出現,選擇恰當的地點、時間和方法。
快捷性--把你的創意或產品亮出來,進行開放式的試驗。僅僅秀出你的產品或概念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要根據市場的反饋迅速做出修正。
(作者:傅強 來源:中國管理傳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