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做的鞋,其物理性能已不比外國鞋遜色,但鞋這類產品容易被模仿,于是花樣越來越多,成功的行銷卻不容易模仿,因為它有管理的高度,一些企業因管理跟不上,只能在一個較低的營銷水平上,即“扎堆”生存,這成了中小型鞋企發展的壁壘,試看鞋類產品,眼花繚亂:
有男鞋、女鞋;
有童鞋、新生代人穿的鞋、中青年大眾化鞋、老年鞋等;
有精品鞋、正裝鞋、紳士鞋、商務休閑、時裝鞋、運動鞋等;
有注塑鞋、膠鞋、布鞋、革鞋、皮鞋等;
有健康鞋、透氣鞋等其它功能鞋;
有國際品牌、溫州鞋、福建鞋、廣東鞋、成渝鞋、北京布鞋等;
有外貿鞋、內銷鞋等;
有涼鞋、棉鞋、四季單鞋等;
有標志性產品、限量鞋、情侶鞋、概念鞋等。
其實,還有很多的劃分標準,比如男鞋或女鞋每個款式有些商家還用成語的四個字去濃縮和提煉,加以表達,那就更加復雜了,所以這里對這個劃分暫且打住。
如果我們再去分析一下鞋業營銷的花樣,筆者也認為,相對產品的多樣性,鞋業營銷的方式確實不多,除了價格與渠道上淺層差異的體現外,真是:產品花樣多,營銷創新少!試想想,用不多的幾個同質化的營銷方式去行銷上述多樣化的產品,產品不過剩才怪!
如何破壁求有效的生存?那么樹立營銷競爭力的差異到底在哪里?不容置疑的回答就是:
中國鞋企普遍缺少營銷管理的高度,那就是營銷上的管理創新,要在營銷管理上力爭不同!管理創新,營銷才能創新!有個成功的知名鞋企老總曾說,邊干邊學,我認為,這里的干,就是做,就是管理,在邊干邊學的基礎上方可創新,只學不干,難言創新!
一、從鞋業總部而言:中小型企業應該擇區進行扁平化經營,比如在某省專業市場租一個寫字間,做好物流配銷和營銷管理工作,這樣的設點經營將會避開同樣形式的競爭。
品牌如果沒有知名度,又沒有優惠政策,市場又是空白的多,實力不足的經銷商一年下來如果沒有廠家的支持更難經營,就是有實力的經銷商也會產生這樣的想法:產品滯銷了怎么辦?風險如何化解?這就需要管理避險。
二、從省級經銷商的角度而言:
現在商家大多在拼一樣的東西,都往一條路上拼,會拼死的。
總部派到區域行銷經理到市場開拓,這種方法似乎太老了,不是不開拓,開拓是為了找到最佳的客戶來補充客戶資源的相對流失,現在零售經銷商店大欺廠,愛理不理的,就如你們總部營銷經理來找我們,省級經銷商也是無所謂的態度。縣級經銷商一般都是看在省級經銷商的面子來做你的品牌的。什么是面子,就是業務往來中形成的市場游戲規則,它也是一種初級的管理。很多的區域經理連這個初級的管理都摸不著頭腦,還能進入更高的管理階段?
現在的廠商對經銷商的“跳樓”風險(產品跌價銷售)又不承擔過多的風險,所以經銷商必須要掌控自己,避免被風險侵蝕利潤。現在一些想發展的總經銷商強調的是對縣級經銷商的管理,要找一個懂營銷管理的人才來共圖發展,因為區域經理不僅僅是為了開拓。
三、從鞋業區域經理角度而言
如果一個品牌在區域的市場份額沒有達到足夠的占有比例,就談不上品牌,因此大多數鞋企只能從做產品開始。做產品也是一種營銷,如何做產品,不只是模仿,而是要懂得營銷上的產品管理。區域經理要在一個企業里面干,要先去學產品知識,懂產品、物流,招商就容易,找到產品適合區域的特點,哪種產品風格的產品在哪些具有優勢的區域里賣,這些管理活動都是至關重要的。
要想跟省級經銷商很好地配合行銷區域市場,區域經理還將面臨著更多的管理盲點,因此,營銷管理的深淺是檢驗一個區域市場操作是否到位的重要標準。
當然,一些鞋業分公司運作的成功,離不開一線的區域經理們的辛勤付出,這里產生的訊息將是行業發展的革命性因素,但從行業管理的高度來看,這遠遠不夠!
四、從鞋業零售經銷商而言:面臨的管理問題更是嚴竣,筆者另有篇幅詳述。
總之,產品花樣多,營銷創新少,鞋業前景尚待挖掘!從行業盲點找到閃光點,那就需要營銷管理的不斷創新!
本文曾是自己二00三年的一份營銷心得,今天再整理一下,與同行共享。
作者:鄭錦輝,某公司總經理,資深營銷策劃人。
歡迎交流:cn3steps@126.com
(作者:鄭錦輝 來源:中國管理傳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