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革開放30年,造就了一批實時抓住機遇并在各個行業中有著廣泛影響力的富豪,盡管這個群體的數量并不多,但是其財富故事卻被很多人關注。每年發布的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和胡潤中國富豪榜讓中國富豪成為了社會公眾話題,富豪的財富、行蹤和動向都成為公眾感興趣的內容,這一話題近幾年也隨著部分富豪的紛紛落馬、入獄等等而引發了人們廣泛的討論。究竟中國的企業家應該遵循什么樣的財富積累規則、道德與倫理問題以及關于中國企業家精神等問題就成為了問題富豪背后值得思考的問題。
機會與誘惑
富豪群體的崛起和發展是一個社會經濟發達和進步的標志,因此,富豪并不是中國的特有話題,世界各地都有富豪。所不同的是,多數富豪是經過幾十年甚至幾代人的艱苦奮斗,才聚積了大量財富,但是中國的多數富豪卻是在短短的30年中國改革開放之后誕生的,甚至有一些富豪是在幾年之內就迅速暴富的。因此,從改革開放進程中抓住機遇,是富豪群體成功的社會推動力,然而,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從中國社會經濟轉型中抓住商機,成功突圍的一定是具有冒險精神的人,執著于自己的信念、敢于下賭注、甚至是偏執狂式的生存等是很多富豪群體在個性上的特點。也正由于此,具備這種冒險精神的人很快抓住了機遇,并迅速賺取了財富。例如,曾經紅極一時的“中國首富”、南德集團創始人牟其中就曾以“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作為人生格言,曾經的德隆掌舵人唐萬新則將“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作為信奉的哲學,而這些人都一度在短時間內成為了全國聞名的富豪代表。
如果說中國富豪群體的成功是源自中國在社會經濟轉型中的體制保障,以及來自這些富豪的機會主義,那么導致問題富豪出現的卻是在機會主義之后對于財富的貪婪和面對誘惑時理性的失控。一個企業有著特定的生命周期,在不同的階段,企業經營需要有不同的戰略定位,在初創階段,冒險、敢于決斷、激進可以讓企業在競爭中贏得市場,但是當企業逐漸變大之后,企業風險的掌控、戰略上的保守與穩健、規范化的經營卻越來越重要,企業創始人也必須轉變觀念,而不是一味的好賭、張揚、無所畏懼,但是很多富豪出問題卻都是來自于無法節制自己對于擁有更多財富的欲望,于是,資本運作、多元化擴張成為很多富豪發展企業的主要手段,當然,作為企業戰略拓展來說,這無可厚非,但是關鍵在于問題富豪們對于財富的欲望以及財富兌現的時間都有著緊迫的要求,他們太希望在短期內獲得倍增效應,太希望盡快將自己的財富成百倍的增加,在這種欲望的驅使下,無視法律規則的運作、踏入政策的雷區等等就成為了富豪快速斂財的方式,最終導致鋃鐺入獄,無論是曾經的牟其中、唐萬里還是今天的黃光裕,都有著對于財富永不滿足的欲望,而這種無法控制的富豪個性上的驅動力也是最終讓其出現問題的關鍵原因。
因此,從問題富豪的崛起和落馬中可以看到,作為一個擁有行業領導地位企業的掌門人,如何調整自己瘋狂追逐財富的心態,抵制住更多財富的誘惑,卻是當前中國的企業家群體所缺乏的,平常心或許才是讓財富可持續以及締造可持續的企業的最佳狀態。
灰色與陽光
財富本身沒有顏色,但是獲取財富的手段不一樣,財富也就有了不同的顏色。中國不少“問題富豪”最后落馬的原因,就在于財富是“灰色”的,唯利是圖、不擇手段、坑蒙拐騙、買空賣空、鉆法律空子等等成為問題富豪積累財富的基本價值導向,發財的手段除掉有辛苦勞作之外,同樣也增加了偷逃稅款、非法集資、連環貸款、欺騙上市、買官圈地、操縱市場等方式,不僅違反了社會公德和商業道德,而且還觸犯了國家刑律。問題富豪總是在不斷利用自己的商業嗅覺,用不規范或非法的手段探出體制漏洞、政策缺失和市場空間,為滿足自己的財富欲望而鋌而走險。例如,仰融通過華晨控股客車、資本運作使國有資本私有化,涉案財富70億元,周正毅,通過農凱集團虛報資本并操縱證券交易,涉案財富31億元,黃光裕也涉嫌“操縱市場”……為了追逐財富,問題富豪可以突破政策、法律、社會責任、公共道德、公眾利益的底線,在“灰色地帶”獲得灰色財富。
財富的價值不僅僅是數量的積累,更關鍵在于財富的品質,據中國青年報的調查顯示,由于富豪問題的不斷出現,中國富豪群體難成為青年人榜樣,近七成青年受訪者認為中國富豪品質差。因此,諸多“問題富豪”無法無天的斂財,既不是健康積極和可持續的財富增長方式,同時也無助于富豪樹立正確的企業經營觀念。而問題富豪的斂財方式對于中國整體的財富文明也是不利的,在商業信息發達的社會,一個能夠經營百年的企業所有的成長過程,都必須是經得起考究、經得起質詢,同時也需要更加的透明,試圖采用隱蔽的、非法的、違反社會規則和法律規則的手段來積累財富是很難持久的。
當今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正在加強,要想融入全球化的競爭,企業的經營一定要“充滿陽光”,“陽光財富”才是有品質的財富。依靠商業模式的創新去獲得財富,憑借卓越的管理和戰略遠見去贏得市場地位,將賭徒的能力轉化為理性的商業思維,才是陽光財富積累的基礎。
暴發戶與企業家
剛剛以財富英雄的姿態成為媒體的熱點人物,甚至成為很多人的偶像,但是卻可能在幾個月之后銷聲匿跡甚至淪為階下囚,做一個灰色的暴發戶還是陽光的企業家,成為中國的富豪企業家群體越來越需要思考的問題,而缺乏真正意義上的企業家精神也是這些富豪出問題的原因之一。
從一個比較綜合的層面來理解企業家的精神,首先企業家精神體現為在一種精神品質,比如對于財富的態度,以及道德和倫理取向,但是很多中國的富豪群體卻很少去思考自己應該有什么樣的精神品質,對于金錢的關注往往大于對于一個企業家應該具有的精神品質和價值取向的關注;其次,企業家精神應該包括冒險、合作、敬業、學習、執著、誠信和創新等方面,但是,從目前的問問題富豪來看,最為缺乏的是誠信、學習和創新,出問題的富豪中,很多富豪文化水平不高,在后來的時間中也很少為了企業和周圍的環境去改變自己,甚至還是利用自己一貫的做事方式,比如黃光裕在所有的場合都顯示出自己霸氣的一面;出問題的很多富豪中,誠信是缺失的,比如財務造假等等;出問題的很多富豪中,創新往往是在財富手段、政策空子、法律漏洞上去思考創新財富的方式,卻很少從市場競爭、企業戰略、企業經營運作層面去思考創新,過于追求眼前的財富利益卻忽略了長期的財富積累模式的思考。
中國未來的企業價值增長和財富增長,取決于企業家如何在實際的企業經營中去創造更多的價值而不僅僅是關注個人財富的倍增,因此,短期的暴發戶式的財富積累模式已經終結,中國企業家的創富路徑也逐漸轉向規則化和透明化,富豪落馬事件,將留給更多中國企業家關于財富、價值與可持續的思考。
作者:肖明超 來源:博銳管理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