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于快速成長期的中國商業連鎖零售企業,多數經歷了規模擴張的階段,經過幾年的跑馬圈地、并購重組,零售企業門店數量日益龐大,企業之間的競爭也由以規模擴張為代表的量變,逐步過渡到追求效率、尋求差異化競爭的質變階段,企業更多的開始關注門店的競爭力、運營效率和盈利水平。而如同對一個企業進行評估一樣,最為關鍵的指標就是市場占有率和毛利率,當然對于一個獨立的門店,關鍵是看其銷售收入和毛利率,而這其中關鍵的就是引領、挖掘、滿足消費者需求。
商業企業的本質是促進并有效實現商品的流通,實現生產和消費的匹配。因此商業連鎖創新的根本出發點是消費者的需求,消費者需求的不同及其變化一定會導致商業企業的變化,企業需要把握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并及時有效應對,分析消費者需求的不同以及需求的變化,并以此為基礎進行創新性的開發應用,使得自身能夠更好地客戶的需求,以變制變,盡管變化是一直在發生的,但企業在關注和把握消費者需求、消費模式變化時,一般會考慮一下的因素:
1.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會影響人們的購買方式和對商品、商店的看法。注重奢華和注重實惠是兩種不同的態度,在此態度下面,人們必然會有不同的行為。
2.購買力。購買力直接決定了人們的行動,收入過少必然只能關注基本商品,也只會關注商品的基本功能和價格,收入達到一定程度,人們在解決了基本問題之后,人們就會關注其他外部條件,商品的基本功能和其他屬性一起構成了人們購買的理由,如商品的功能性屬性以及商品的包裝、銷售環境等。
一方面變化在時時刻刻發生,只有由重大變化時企業才會采取較大的變化,但變化本身的重大與否,不同的企業會有不同的標準,既要檢測變化,又要進行合理的評估判斷,進而形成企業的理性決策判斷,另一方面任何創新都基于特定目標群體的創新,使得企業自身的定位更為清晰,目標客戶可以更容易的識別,針對特定目標群體的創新才更有操作性,創新是改變,每一種創新都是既有其優勢,也有其劣勢,創新就要有“舍得”的勇氣。不管如何創新,零售企業都是商品流通的通路、渠道,更好、更有效地實現商品的流通,不同地區、不同層次的人,會有不同的要求,即使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也會有不同的需求,因此,一定存在著能夠滿足人們需求的多種業態,老的業態經過調整也會適應消費的變化,因此創新并不意味著是完全的新事物。
對于商業連鎖企業,既有一般行業的共性,又有一些自身的特點,商業企業要獲得生存和發展,需要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
1.戰略上的適應能力。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的個性化、多樣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企業既要明確的戰略,又要建立良好的組織架構和業務系統來適應企業戰略的變化
2.標準的制定和研發能力。連鎖經營要實現標準化,但標準化是為了企業業務戰略而制定的,本身又處于動態變化中,企業必須具備標準化的研發和操作能力,既能夠輸出標準化,又能夠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和內部經驗的積累,不斷研發、推廣新的標準化,保障企業運行的適應性和規范性。連鎖經營不可避免要面臨競爭,面臨競爭對手的模仿,特別是在現在信息、人員可以方便地流動的時候,企業基于特定模式所能獲得的競爭優勢一般不能保持較長的時間,很快就可能有競爭者、模仿者出現,企業要想獲勝,就必須要保持始終領先,進行持續的技術研發,保持動態的平衡,使仿冒者、跟進者跟不上企業前進的步伐,當然也沒有必要進行過度創新,研發的根本出發點還是要來自于客戶需求和市場需求。
3.總部的支持能力。一方面要建立規范化的管理體系,另一方面要做好體系支持,確保管理體系能夠順暢運轉。要有強有力的總部,進行規劃、建設、分析,有效利用規模化的優勢,減少單個店面在規范化、標準化以及采購、物流等方面的投入,通過培訓教育推進標準化,通過共享設施和功能降低成本,提升效益。
4.保持贏利。企業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贏利,只有具備贏利能力,才可能獲得持續的發展,當然在一定的階段,企業可以追求規模擴大而降低利潤要求,但企業必須保持對利潤的敏感,利潤是企業存在的理由,也是企業發展的基礎。
現階段對于商業連鎖企業,基本上大家采用的策略比較接近,不過策略接近,并不導致結果的接近,一方面企業通過跑馬圈地,擴大規模,降低采購成本和物流成本,進而降低整個供應鏈的成本,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另一方面對各個店鋪進行合理的定位,一方面是占據符合企業整體形象的優秀店址,另一方面根據城市規模、競爭對手情況、市場區域分割進行合適的功能定位,進行差異化競爭,企業才可以利于不敗之地。
創新就是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改變,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和更合適的,以消費者為中心,從目標客戶定位到服務內容、服務方式的設計在到具體業務的執行,各個環節都可能進行變革創新,在趨勢或者變化需要發生時,把握住機會,進行細致深刻的分析、定義,然后有毅力、有韌性的執行,改善的狀況就會出現。跟蹤外部環境的變化,從內部建設、精細化管理和外部學習、分析出發,借鑒行業內或者類似液態的經營創新,從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的角度出發來設計合適的方案,點滴改進也許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產生。
作者:劉海川 來源:價值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