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企業界談得最多的一個詞便是執行力,因著波特、韋爾奇幾位管理大師的到訪,中國領土的上空彌漫了濃厚的神秘色彩,而《都是韋爾奇惹的禍》一書的出版,則再一次將沸騰的情緒提到了頂點。
韋爾奇熱帶來了什么?
我看了訪問波特的現場直播,也通過其他媒體了解到韋爾奇采訪情況(可惜不能目睹,只好以“讀”過癮)。當日,國內一些知名企業的老總親自到場聆聽大師的觀點并與大師交流,更有甚者TCL花巨資包機前往。
波特給人的感覺是學院的,而韋爾奇則給人的印象是實戰,更具魅力,因為他在GE的三十年所創造的奇跡都不是紙上談兵:20年的時間做了993次兼并、市值從130億美元膨脹到5600億美元;在《商業周刊》和《福布斯》這類媒體中找不到杰克•韋爾奇的任何負面評論,也很難在華爾街的媒體看到對杰克•韋爾奇的微詞……。
中國有中國的現狀,企業有企業的現實。無疑韋爾奇不是包治百病的良方,而只是一劑藥引。中國企業界之所以掀起韋爾奇熱潮,我相信也是被其經營中的精華所感。企業都有問題,只是不同的問題,靠波特、韋爾奇都不能解決本企業現實存在的問題,但是意識所帶來的轉變比單一問題的解決更有意義。
太多的人都可以成為CEO
我們看到太多的人都可以是CEO,但是太多的CEO不能讓人感到精彩。正向《都是韋爾奇惹的禍》書中所說——中國大多數的管理者……事事親力親為的結果,使中國出現了大批集業務員、技術員、管理者等角色于一體“雜工式”的管理者。其實,中國成功的老總往往出現的兩種極端,一種是事事親歷親為,一種是盲目自大,一葉遮目。
中國的老總很多是從特殊的年代成長起來的。我們記憶猶深的是那個年代雖然是無可依循的東西太多,但因此充滿了更多的機遇成就了太多的草莽英雄。有更多的可能成為CEO,但同時也是窄門——去的人多,能夠真正進去的人少……來讓我們看看中國企業老總還少了些什么?
一、目標。不是口頭所說的目標,而是行動所帶出來的。
二、學習。管理雖然是技術不是藝術,但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總是看得更遠,可以少走彎路,因而街頭巷尾存在太多的“寧花巨資吃飯,不肯出錢學習”的現象。
三、空杯的心態。誠然,摸石頭過河帶來的成功確實讓人興奮,但是當真正洗腳上田后,穿上西裝成為城里人時,這套土路子已經不能立足。因而,企業家需要的是空杯的態度,而不是盲目的自以為是。
我們需要自己的CEO
CEO帶給企業不僅是驕人的業績,更是一種時代影響力。中國改革開發,步入市場經濟已經二十年,中國需要什么樣的CEO?借古明今,中國歷來是崇拜英雄的國家。歷代重大的起義和改革都因著一個英雄,準確來講是英雄的力量而成就的。雖然中國市場經濟的進程還很短,但是競爭是殘酷的,是沒有任何理由的。我注意到當中國的企業家問及波特在中國的現狀下,如何為企業制定戰略時,波特的回答的大意是沒有人可以預測十年后會發生什么,但是你可以估計三至四年發生的事情,可以對業務進行戰略定位,而韋爾奇回答則是“你一定要不斷的提高你們的競爭力,只有在競爭中獲勝才是成功的戰略”。
為什么上海的周正毅——所謂中國的首富在其發展到二十個年頭的時候倒下,德隆現象給人留下更多的思考。這些曾經被人景仰的老總們倒下的時候,我們說需要能夠激發別人的英雄,而不是成為別人盲目崇拜的偶像。
“可以食無肉,不可一日無書讀。”當我們的企業家每日忙碌于工作與企業的發展時,也靜下心來讀好書。雖然,只是只言片語,如果可以帶給你心靈上的震撼,你已經收獲了。如果說韋爾奇拓寬了你的視野,那么《都是韋爾奇惹的禍》可以讓你基于中國的現狀悟得更透。
(作者李玉萍,品牌營銷管理專家,職業品牌專家;中國CME簽約講師、國內某知名大學客座教授、中國官方品牌認證機構客座教授;普大企業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國內多家企業營銷及公關顧問.聯系電話:0755——81326872,13924672072,郵箱:yuping_Li@126.com liyuping@china.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