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研究所他們原來搞未來,因為這個正好是在我們這個時間,企業關心未來。未來研究所這五十年的實踐,他四年出一個叫十年預測,現在他搞的書像卡片一樣的東西,下面有幾個小資料。現在大家都在關心未來,剛一引進來大家都不理解。企業都忙不過來,咱們還談什么未來企業呢?去年在中國開了13次會議,我確實覺得中國是不是應該該考慮了。所以我覺得這個工作是非常好的,我認為開始有膽量做這個事,這是非常好的。
我想關于這本書,實際上剛才已經談到了。原來我們所謂的科學管理,是那幾年中國長期實踐總結出來的東西,現在我們的實踐遠遠超前于理論。實際上很多事情,因為現在強調個性,我們確實不太好做。我們講企業怎么樣去把三個責任落實到企業的管理里面去。從國家的角度來說講的是科學發展觀,怎么樣落實到企業里面去。這個事情每個行業都不一樣,航空行業和其他行業都不一樣。所以我們在編這本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個不一樣,我當然也希望這個書能夠成為一個百家爭鳴的,大家可以思考的東西。
還有一個我想說的是,我自己認為比較好的題目,因為現在大家都在講,把企業做大做強,我認為這個口號有點過時。因為現在進入這個年代,以后的資源不再是金庫。我認為這個應該是我們在討論未來管理當中的主線,所以在咱們編輯的時候,我希望大家能把握這么一個方向。因為現在我們和五個國家在做一個創新的課題,不要把可持續當做是一個負擔,F在我們一談責任好像是另外一回事,是一個約束。實際上未來的管理怎么把新的管理模式做好,而不是覺得是一個包袱。我們希望這方面能有所體現,在選稿的時候。我們覺得一些所謂創新的事情,去年IBM提出服務科學,很多人認為服務沒有技術那是不對的。這樣的話怎么樣把服務作為一個企業重要的附加價值,現在也是我們企業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們在概念上提出很到東西,我覺得某一種高層次人可能對這個總結可能很有作用。但是廣大企業它需要遵從這些東西,這樣的話我覺得比較好。
我們中國現在確實有自己的特點,實際上全球化已經是不可避免的,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和國際接軌,我就提這幾個方面,前面那幾個方面我希望能有更多的案例來說明,可能對企業有幫助。謝謝大家!
作者:金周英 來源:中國管理傳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