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登堂入室終究成了企業家手里的香勃勃,應該是上個世紀90年代初的事情。企業文化顧名思義:企業共同的文化背景,價值觀念,共同的作風習慣,共同的戰略目標和共同的發展理念。然而企業文化的建設發展到今天,我們很多業主,員工,甚至企業的中層領導對于企業文化的理解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偏知,什么是企業文化?答案并非是企業運營實踐中企業戰略目標上的概念,那么有人則會問;企業文化在企業運營中的作用到底存在否?作用到底有多大?下面筆者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和大家共同學習探討企業文化對企業的行為影響力,戰略影響以及對企業發展的作用和意義。
企業文化是資源而非成本
在過去很多學者片面地提出企業文化是成本,更多的研究者提出來企業文化非成本而是資源。這樣的說法顯然有點離經叛道,畢竟企業文化這樣無形的東西不能為企業帶來可觀的利潤,如果歸類為資源范疇,那么我們就不得不審視企業文化在企業運營中成本和資源的對比性。首先需要說明的是企業文化是企業管理的最高層次,在今天知識經濟時代,一個企業家的文化素養,一個企業的整體知識水平必然決定企業整體的文化觀念,那么企業文化的生成背景則是被企業人共同的文化背景所影響著。但是企業文化不能創造利潤,起碼不能直接創造利潤,這就使企業家在成本,資本以及資源的范疇對于企業文化界定產生了一定的難度。在馬克思的《資本論》中,科學地提倡把人作為生產力的一種,在生產關系的鏈條中,生產力責無旁貸地成了資源的一種,盡管在工業不發達的18世紀,在商品經濟躍躍欲試的19世紀,生產力必然地擔當了資本的一種,因此很多企業家在開始的時候錯誤地把人當成了企業的資產,本金。但是隨著人的地位的提高,在整個生產關系鏈條中,人在任何一個鏈條環節都充分地發揮著它本能的作用,因此在19世紀初的《人群關系論》中,人在生產關系的范疇解釋中首次被提升到了資源的高度。
其次在生產關系中人的比重的提高,知識結構的改進使得生產已經不單一地是體力勞動,而更加注重腦力勞動和知識水準的性價比,因此企業管理由對生產資料的管理引申到了對人的管理,而后才是對生產資料的統籌。在整個成本系統中,人的比重越來越多地被重視。當然企業家再也不能簡單地把人當成生產工具的一種,廣義地說應該是把人從成本和資本的混淆概念中完全解放出來了。
再有就是行業的競爭加劇,知識密度在行業的廣泛化使得企業在面對冰冷的生產資料上,幾乎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所以在20世紀的末期,西方的管理學家把人再次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也因此產生了“以人為本”“人力資源”等多個學科研究。事實證明:企業的管理已經從嚴格的機械的科學管理中發掘到管理的感性即:人性化。不容質疑:對人的管理,需要情感,需要對人的掌握和了解,需要對人的整個素養進行完全的改造才能使人由成本,資本最終到資源的完善。
最后必須要提出的是企業文化的作用:管理人,發現人,培養人,利用人。也就是說企業文化的對象是對人的管理。自古以來,對于人的管理,縱觀先秦,后漢,歷朝歷代無一不是用文化的影響來實施政權的專政。因而,企業文化在管理企業人的同時不僅是企業形象和生產力的對決,也不再是生產關系和文化的沖撞,其實可以更好的理解成文化和市場的融合,企業和社會的相互理解,企業家和企業人適合的溝通,同時也是企業實力的展示,更是企業管理中把人本思想的充分運用。
綜上所述,可以肯定的是企業文化成了承載企業人的文化價值觀,所以企業文化和企業人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企業文化可等同為和人的因素等值的資源范疇,在企業的運營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企業文化和企業發展的主要矛盾和解決辦法
企業文化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企業的先期行為,比如:對人力資源的培訓,對文化的形成和教育灌輸,對價值觀念的共同理解過程都需要有個時間進程來完成,在這個進程中眼光短淺的企業家勢必會推卻,甚至敷衍,導致企業文化的建設在很大程度上不能達到徹底的貫徹和決策,也就產生了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投入和企業生產利潤表現的矛盾,因為企業文化的建設收益是無形的不可測的,和利潤的回報是有著極大沖突的,所以企業家在把企業文化做到一定度的時候就開始應付,甚至厭倦,畢竟企業文化這種硬性的投入和軟性的產出在企業的財務制度上是不能直觀反映的。加之企業決策階層對企業文化認識不足,很可能對企業文化的建設產生負面影響,甚至在推進企業文化建設進程形成阻礙。
這個矛盾的焦點還是人的問題,人的問題解決的最佳辦法當然是文化的影響,教育,培養,其實即使沒有企業文化建設的影響,企業的利潤點在其他條件影響下在一個階段后自然地會回落甚至導致企業的戰斗力,凝聚力,競爭力的渙散,也是難以避免的。歸根結底解決的辦法還是人的因素,只有把人的工作做好,那么矛盾就會一迎刃而解。所以企業文化在企業運營中起著縱觀全局,統領全局,規范企業的作用,解決企業運營中出現的實際問題,企業文化的和諧建設不失治療企業運營弊端的最佳藥方。
企業文化的價值
企業文化是附屬,是花瓶,是擺設。在這樣一個基礎認識上企業文化的價值也就無從體現,當然我們必須透過事物的本質來看待企業文化的價值。當人們看到海洋上飄著紅色瓶子,自然會想到可口可樂,當人們看到西部牛仔騎馬在草原馳騁的時候自然地會想到萬寶路,當人們看到日本的動畫片的時候就會想到變形金剛。無疑,這是一種品牌的感染力。但是在品牌的背后,它所承載的不僅僅是商品本身的價值,我們不妨去看看商品背后的文化蘊涵,正是這種文化的承載使商品具有了良性的社會形象,社會效益,公眾形象和公眾認可。不可置否,商品本身把企業文化的價值和商品的商業屬性,社會功用等一切優點集中體現在了文化的涵蓋上來了。與其說是商品本身的魅力所在,倒不如說是企業文化的魅力使得商品本身具有了超越本身的價值,而這一切首當其沖地要歸結在企業文化的價值上來。無論是企業的生產,后勤,銷售,售后還是服務最終是人來完成的,準確地說,培養人的這些行為作風,習慣作風,價值觀念,理想信念的企業文化是最佳的方式,最終的結論:企業文化的價值是高與企業任何環節的價值所在,因為企業文化的包涵已然是企業的百科全書,無所不能了。
企業文化的發展前景
企業文化是企業資源整合的最有效途徑。在整個企業的運營中,文化決定著人的思維,情感以及行為,而人的思維,情感,行為又直接影響著生產,銷售,后勤,售后,服務等具體行為,因此企業文化在企業的運營中首當其沖地起著領軍的作用。企業文化建設在根本上高于一切企業行為,所以企業文化在未來的企業之間的競爭,未來的品牌競爭中,未來的企業運營中以及企業最大化利潤的引申中,當之無愧地將被看成是企業的管理精髓所在,同樣在企業文化的建設探索中,企業文化所奠定的文化管理基礎一定能散發出他誘人的光澤,為企業的更大發展成就一條凱旋之路。
(作者百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