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權的終結是伴隨著民主化的浪潮而來,數百年人類民主化實踐,已經使民主成為一直普世價值,威權的終結更多表現為政治權力的制約,而在互聯網時代,信息壟斷的被打破,更是促使威權的分崩離析。
率先顯露鋒芒的是流行文化領域,文化類產品的生產正在迅速地脫離威權實踐范圍,成為全社會熱衷的流行主戰場, 2005年文化市場的最大贏家“超女”正是借助了互聯網和大眾傳媒的合力迅速竄紅,打破了老大中央視的壟斷地位,而多年默默無聞的郭德鋼,同樣在“鋼絲們”的努力下借由互聯網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實現了脫胎換骨的飛躍。
在廣泛的社會政治領域,威權的終結表現在幾個領域,一是權力得到制衡,縱使是最強大的美國總統,也不能為所欲為。二是社會結構的扁平化,三是公民之間的橫向溝通更加廣泛而深入,信息流通暢通無阻,四是英雄的消亡和平民時代的降臨,個人主義勃興,五是機會的均等和社會公正日益變成現實。
就組織結構而言,企業一直滯后于社會,而在后威權時代,未來企業也將根本變化。
權力分散的時代,企業的外部權威,也將飄落在地,過去年代中的一個或幾個企業巨頭稱霸數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格局,將一去不復返。 “大國”的消亡“小國”林立,將成為未來時代的普遍格局。
其興也勃,其亡也忽
某年的一天,發生在八達嶺野生動物世界猴山的朝代更替,令人感慨萬千。七八只猴子擁立新主“星星”,將上一任猴王“滴滴”打得奄奄一息,并拋下懸崖 。而一年前,“滴滴”也正是通過暴力向它的前任、當了6年猴王的“點點”發動挑戰,才建立王者地位。猴子世界的“改朝換代”,引起了廣泛關注,曾一度成為新浪、搜狐、網易等門戶網站的頭條。猴王的更替,令人產生無限遐想。
在企業世界,同樣的故事也在上演。
前段時間我買了個新手機,便想把自己以前用的摩托羅拉V3送給我妹妹,這款手機還是我一年前買的,當時V3因為其超薄造型非常流行,我滿以為我妹妹會高興,哪知道小家伙小嘴一撅,不高興了:V3都過時了,送我干什么?要買就給我買個新的!
回想起我剛參加工作時,買了部愛立信1688,用了三年多不算過時,而現在,1款手機用一年就算是“過時”了。在這個變化的年代里,商品的更新是越來越快了,產品周期越來越短。
不僅僅單個的產品,企業的生命周期也普遍縮短。
1980年,居行業前列而五年后不再是“巨無霸”的大公司不到10%;而到1998年《福布斯》公布的“下崗”大公司已高達40%。這些曾經的霸主到哪里去了?
霸主消亡現象背后,源于新興勢力的迅速崛起,企業走向壟斷開始受到扼制。博客數量每五個月翻一番,它產生的信息爆炸使平面媒體公司如芒在背。如此種種,都似乎是未來時代的隱喻:不斷勃起的新興勢力,正在使巨無霸的地位岌岌可危,新的王者很可能在舊霸主血仍未冷的時候,就從累累白骨上建立新的基業,同時,它也成為未來王者覬覦的目標,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重演。
變化越快,組織便越不穩定,這是著名的熵律的基本規則。而在全球化時代,商業社會的變化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行,激烈的變化,將所有的企業都投入到一種不穩定狀態,除了少數企業可能在應對變革之外,多數企業將在一次或者幾次變革中消亡,代之以新企業的興起。行業霸主的更替,也將更為迅速。正如猴王“點點”在被后任“滴滴”取代前做了6年的猴王,但是“滴滴”被“星星“取代時卻只做了一年的猴王一樣。
來源:《牛津管理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