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國資委網站上的央企數量變為155戶。中國紡織工業設計院(下稱“中紡院”)被無償劃轉到中石油旗下,成為了央企整合趨勢下新減去的“一”。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簡稱《中國石油集團》,英文縮寫:CNPC)是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于1998年7月在原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的基礎上組建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業集團,系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是實行上下游、內外貿、產銷一體化、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運作,跨地區、跨行業、跨國經營的綜合性石油公司。作為中國境內最大的原油、天然氣生產、供應商和最大的煉油化工產品生產、供應商,中國石油集團業務涉及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煉油化工、管道運輸、油氣煉化產品銷售、石油工程技術服務、石油機械加工制造、石油貿易等各個領域,在中國石油、天然氣生產、加工和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
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是紡織行業最大的綜合性研究開發機構和實力較強的高新技術產業集團,擁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開發隊伍和較為完備的實驗儀器設備及中試車間。是纖維基復合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合成纖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紡織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國家棉紡織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紡織工業標準化研究所的依托單位,也是紡織行業技術開發基地。中紡院研究開發中心與大型企業、高等院校聯合,從事行業共性、關鍵性、前瞻性技術的研究和開發;進行引進技術的消化、創新、集成、配套,為院屬產業及合作企業提供中長期技術儲備,為紡織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服務;紡織生產力促進中心面向紡織企業提供技術咨詢、技術服務,促進成果轉化,按照客觀公正的原則開展標準、計量、檢測等公益性服務;以化纖機械工程、紡織新材料、紡織化工、紡織機電四個板塊為主的科技產業通過技術改造、技術創新和擴能建設,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經營范圍涉及紡織、化纖、機械制造、生物化工、機電自動化、房地產開發、進出口貿易等領域。
華彩根據自己長期的研究和咨詢實踐經驗認為,中石油無償“娶得”中紡院歸,從某種程度上看是政府這個父母的一片苦心,但這場由政府這個父母主導的婚姻究竟能否有美滿的結局取決于兩個條件:一是,“夫妻雙方”也就是中石油和中紡院是否真正匹配和互補;二是在以后的婚姻生活中二者能否對婚姻進行有效的經營和管控,讓婚姻始終運行在在良性的軌道上。這兩個條件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能否幸福至關重要。從華彩的研究來看,中石油和中紡院的結合,盡管是政府這個父母的意愿,但他們已經具備了第一個條件,即彼此匹配和互補;這場婚姻最終能否由完美的結局,則取決于中石油的管控能力,具體來說是其對基于產業價值鏈(產業鏈)的業務進行整合和管控的能力。
一.中石油無償并購中紡院的原因及背景分析
1.政府角度
整合央企、將央企做大做強一直是國資委的重要工作之一,在國資委2003年成立之初,央企戶數是196家。國資委的目標是到2010年,將央企調整和重組到80家至100家,其中30至50家具有國際競爭力。
在近期召開的中央企業負責人工作會議上,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明確表示,“下一步推進央企重組的重點措施和主要方式包括:中央企業之間強強聯合;一般中央企業并入優勢大型中央企業;科研設計院所與相關中央企業重組;非主業資產向其他中央企業主業集中;中央企業與地方企業重組等。”
作為國資委直屬科研設計院之一的中紡院被納入中石油,正是在此背景之下的順勢之舉。
2.產業鏈互補的角度
我們認為,中石油此次收編中紡院,看重的是其在化纖領域較強的設計和施工能力,有助于幫助中石油進一步拓展產業鏈下游,可以這樣來說,中紡院所擅長的恰恰是中石油所缺乏和力圖加強的領域。
一方面,中國紡織工業設計院(CTIEI)創建于1952年9月,是國家級的大型骨干勘察設計單位,享有國家授予的對外經營權和外事審批權。該單位還持有中央政府部門頒發的輕紡行業、建筑行業建筑工程、化工石化醫藥行業(有機化工)等工程設計甲級資質證書。
同時,中紡院在化纖行業的各個領域均具有較強實力,業務范圍包括工程總承包、工程設計、工程勘察與監理,以及工程咨詢與規劃。建院50多年來,已先后完成國內各類紡織印染廠、化纖廠、石油化纖聯合企業和民用建筑等工程1000多項;完成國外工程80多項,遍及26個國家和地區。在化纖領域,中紡院先后承擔了十多套粘膠纖維項目的工程設計,積累了豐富的設計經驗。
此外,自2000年12月國產化聚酯開發課題的依托工程——儀征化纖公司300噸/日(10萬噸/年)聚酯裝置順利投產以來,中紡院承擔的大型國產化聚酯裝置技術水平也不斷提高,目前已可建設單系列達20萬噸/年的項目。自2000年底至2007年4月以來,該院負責的項目有41套裝置投產,生產能力總計704萬噸。其中,包括在海外完成的首個工程總承包項目印度JBF工業公司年產18萬噸聚酯工程。
另一方面,中石油股份公司所發布的2007年上半年經營數據顯示,中石油的主要盈利來源仍集中于上游領域,共生產原油4.19億桶,比去年同期增加60萬桶。
同時,中石油的中下游業務增幅正在加快,上半年化工業務產量中,合成纖維原料和聚合物70.1萬噸,同比增長11.6%;合成橡膠15.8萬噸,同比增長1.9%;合成樹脂199.7萬噸,同比增長31%。但與中石化相比,中石油的化工業務仍與前者存在不小差距,合成樹脂的產量僅為前者的20%左右。
所以,此次由政府這個父母撮合而成的這段姻緣,從產業鏈的互補上看,屬于“雙贏”的結局
3.整合的角度
對于中紡院旗下的化纖公司而言,能夠進入中石油這個“巨無霸”家族,對于其獲得穩定的上游原料,加強競爭力的好處更是不言而喻。
中紡院控股和參股的公司主要有7家,分別是中國紡織化纖工程總公司、中國紡織工程咨詢公司、北京中紡德賽環境工程公司、北京美誠達技貿有限責任公司、北京益紡工程技術公司、江蘇德賽化纖有限公司和上海德賽化纖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其中,江蘇德賽化纖有限公司是由中紡院、香港華遠化工(中國)有限公司、浙江華欣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香港南北企業投資有限公司、東臺市宏業建材商行共同投資組建的,是中紡院重點建設的實業公司。
該公司總投資額為10億元人民幣,計劃年產聚酯纖維和切片60萬噸。工程全面建成投產后,預計年銷售收入可達到60億元。根據江蘇德賽化纖公布的計劃,該公司投資3.8億元的一期工程原計劃在6月份部分投產運行,9月份全部竣工投產。一期工程預計年銷售額達20億元。
事實上,目前聚酯行業的景氣程度并不樂觀。目前的聚酯化纖市場產能過剩的現象十分嚴重。由于進入門檻較低,大批民營企業涌入,動輒數十萬噸項目上馬造成了目前供大于求的市場格局,儀征化纖的虧損部分原因正來源于此。
聚酯化纖行業的黑暗時期仍未過去,國內聚酯行業的產能過剩近期將難有改觀。由于國內越來越多精對苯二甲酸(PTA)產能投入運營,但是原料對二甲苯(PX)的產能擴張未能跟上步伐,因此原材料的價格還將有所提高。由于上游原材料的短缺,聚酯行業的產能實際利用率僅為60-70%。
但是中紡院并入中石油后,將使得江蘇德賽化纖從原料供給上獲得保障,原料成本也將進一步降低,有利于公司的發展。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因為中紡院這些企業對中石油的原料由高度的依賴性,所以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合并后的整合中,他們會進行的比較順利,并且會盡快實現協同效應。
二.華彩對其加強整合和管控方面的建議
盡管中石油無償并購中紡院占盡“天時,地利,人和”,并且在產業鏈的互補和整合的順利性等方面也無可挑剔,但是我們認為,這只是他們邁向自己宏偉目標的第一步,前面的路上還有更大的挑戰和困難需要解決和面對,合并后的整合和對新集團的管控情況將決定這場“婚姻”最后的結局。
1.合并后對雙方的資源整合問題。
盡管上面說到,中紡院的企業對中石油的企業在原料上存在很高的依存度,這只是說明雙方在整合的順利性會比較大,但這并不必然意味著出現完美整合這種結果,因為除了這個因素外,真正落地的整合還需要其他條件的配合。
在雙方進行資源整合中,我們建議他們考慮采取如下方式:第一,業務方面,“合并同類項”,把業務類似的公司合并在一起,同時考慮將盈利水平較差的聚酯公司予以出售,因為聚酯化纖行業利潤率較上游產品低,不少聚酯公司目前都處于虧損狀態,中石油在納入中紡院進行整合后,最好只保留盈利能力較強的設計、工程部門;第二,人事方面,因為其作為國有企業的特性,我們建議他們在對員工進行重組時,要做好各種配套工作,如員工的分流和安置工作,兼顧好企業本身的需要和社會的需要,不可能采取和民營企業完全一樣的人事整合措施。
這兩項工作應該是他們在整合中的重點。
2.對新企業帝國進行管控的問題。
中石油在合并中紡院以后,無論在規模,業務范圍,人員結構,企業文化,財務狀況,還是在管理的難度,面臨的風險和機遇,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如何對這個更加龐大的企業帝國進行有效的管控,保證其始終走在良性的發展軌道上,更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挑戰。縱觀歷史,我們發現很多企業,倒在了自己急劇擴張的道路上,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企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卻失去了控制。巨人集團,德隆集團急劇擴張失控轟然倒塌都是一些鮮活的案例在警示著我們。
中石油一定要做好三個方面的管控工作:
首先,戰略管控方面。中石油要處理好如下幾個問題,第一,投資組合戰略;第二,業務組合戰略;第三,橫向管理戰略。這是中石油在進行戰略規劃時要重點關注的三個方面。并據此進行總資源配置決策和重大經營決策。對于一個規模急劇擴張的企業來說,戰略管控事關企業的命運和前途。
其次,人力資源管控方面。一般來說母公司委派子公司人員包括:董監事、經營班子、財務人員、核心崗位。比如母公司派出財務人員在子公司擔任財務總監、財務經理和主管會計等,希望他們代表集團利益加強對子公司的監管,強化資金管理、規范財務核算、細化成本管理從而降低財務風險。為避免派出人員與子公司經營層串通,向集團隱藏真實的經營情況和財務數據,從而損害集團利益,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加強管控:任免調配、權責劃分、溝通渠道、正向激勵。
最后,財務管控方面。中石油應該加強預算工作。第一是加強財務預算的編制工作,在編制的時候要盡可能的科學合理,并有一定的彈性;第二,要加強預算的執行工作,再好的預算,如果不執行落到實處,就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第三,要加強對預算執行情況的監控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及時的發現問題并矯枉過正。
我們知道,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對于中石油和中紡院來說,他們已經成功了一半,因為他們有了一個很好的開始:政府大力支持,資源匹配且互補;希望他們不要“行百里路而半于九十”,而是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全力以赴,把合并后的整合和管控工作做好,唯有如此,這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才能很幸福!
(歡迎與作者探討您的觀點和看法,作者白萬綱,email:mars.bay@china-c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