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按理說都是處在相同的生存環境下,但為什么各有其命呢?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性格決定命運了。而企業的命運,主要是掌握在企業家的手中,那么是不是可以說,企業家的性格決定了企業的命運呢?
08年的多事之秋,空調行業的老大格力也未能幸免,卷入了口水戰之爭,董明珠本人也被輿論推到了風口浪尖上。其實細細梳理,今天格力那些被經銷商聲討的問題都是有跡可尋的,這其中,董明珠個人的性格起了很大的作用。
董明珠曾經說,她沒有錯過,她做的都是對的。這句話可以看出她與人相處時絕對的強勢地位。沒有做錯事這說明她能力強,她也的確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別人她是一個能干的女人,無論是業界還是業外,沒有人否認她的能力。但是連精密的機器都做不到“從不出錯”,何況是人呢?“人非圣賢,豈能無過?”這世上從來就沒有完人,董明珠覺得自己永遠都是對的,那她只能是“神”了。
董明珠對自己絕對的肯定最終導致了沒有任何人敢說她的不是,哪怕她有一點小小不合理的地方,都沒有人會指出來,這樣一來,本來可以修正或改進的問題就會如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終爆炸。比如經銷商和格力自建專賣店的矛盾問題,如果最初有人能向董明珠提出異議,而董明珠又肯接受別人的看法,也不至于鬧到今天不可調和、兩敗俱傷的地步。
性格太強勢固然有先聲奪人的氣勢,可以使自己征服他人,但也容易使自己陷入真空地帶,看不到真相,也聽不到真實的聲音。作為企業的最高層,太強勢太霸道后更容易滋養“小人”——既然忠言逆耳了,只能走巴結順從的路子了。拿媒體報道董明珠強制攤派經銷商買書一事來說,我相信董明珠自己絕對不會做這樣的事,她不缺這個錢也沒必要去推銷自己的書,那是誰做的呢?自然是想取悅于她的人了,這其中也包括那些經銷商們自己。明明書堆在倉庫里,也要向董明珠虛報“您的書很受歡迎,都賣出去了。”之類的話,目的只有一個:證明董明珠的能力和魅力,讓本來就非常自信的董明珠更高興。
格力能走到今天很不容易,作為消費者,我們太需要這樣專注于某一領域的企業了,這是消費者之福,也是民族企業之福。因此我衷心希望格力能安然度過這場危機。但是翻開《行棋無悔》,看到董明珠的這句:“一些人說‘成也董姐,敗也董姐’,我現在不知道能‘敗’在哪里?”我不由得擔心起來,企業在發展中遇到挫折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企業高層看不到企業的危機!連自己及自己的企業最有可能在哪里出問題都不知道,這個企業再強大,也總有一天會被無數“螞蟻”所吞噬。
“她走過的地方,連草都不長。”或許董明珠認為這句評價是對她曾經為格力力挽狂瀾、穩定江山的褒獎,但我卻認為,一個人的身后連草都不敢跟隨,并不是可喜的事情。身后有企業追隨,那才是真正的行業霸主。無論是董明珠還是格力,身后一片空白都是極其孤獨的,倘若有一點幾吹雨淋,連個借傘的人都沒有,這是很危險的。
人來到這個世上,面臨著生老病死還有一系列不可預知的突發災禍,所以,每個人都是很清楚自身的危機的,可以說這種危機是無處不在。同樣的道理,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不可避免要受到經濟大環境、行業環境、天災人禍等等因素影響,稍有不慎,一個小小的疏忽就會斷送一個前途遠大的企業。比如三鹿,其董事長田文華也算是個女中能人吧,恐怕她做夢也沒想到自己一夜之間會淪為千夫所指的對象吧?希望那些倒下的企業和企業家能給“看不到自己會在哪失敗”的董明珠一點啟示,其實,她目前的這種處境已經是一種失敗了,被眾多經銷商聲討難道不是一種失敗嗎?董明珠,強勢和自信沒有錯,但絕對的強勢和自信只會把格力帶入更尷尬的境地,我們希望你能拋掉神話,再度帶領格力走出困境!
作者:李于蘭,作協會員 人民網手機頻道專欄作家 出版過三部長篇小說,一部劇本。本博所有文章均為原創,轉載請注明作者名,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聯系:MSN:lanlan200888@hotmail.com QQ:694144683
來源:價值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