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化與多元化是經濟界和實業界一個爭論很多的問題。專業化的理論是專門化的原則,概括來說,就是集中精力專事某一領域(行業)或某類商品,可以帶來帶來技術和管理上的熟練或專門技能,從而提高生產和經營的效率。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有限的精力分散與許多事項,會什么都干不好。多元化的理論,我們可以用經濟上一個著名的格言來概括,就是不能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只籃子里。這樣,分散投資,可以實現東方不亮西方亮,從而避免專業化經營帶來的風險。在實踐中,無論是專業化還是多元化,都有大量的成功的案例也有大量失敗的案例。事實上,也正是實踐中的各有千秋,才使得這一問題一直被人們爭論不休,難有結論。
電子商務專業化可以理解為購物網站是某一領域(行業)或某類商品的主題網站,供應某一類商品,不要讓顧客被琳瑯滿目的商品弄得頭昏眼花。如Dell(戴爾)、Blue Nile(藍色尼羅河)、Amazon(亞馬遜網上書店)等等;電子商務多元化可以理解為網站就像一個百貨公司,那兒能提供從圖書到汽車的所有物品,消費者只需要在瀏覽器上輕輕一點,就能得到他們想要得任何商品。如eBay(電子港灣)、Taobao(淘寶)等等。
在傳統商店顧客會產生這樣的疑問:一家最好的書店能否同時成為最好的音樂商店和最好的電器商店?在有形的世界里,回答肯定是“不”,但在互聯網上,所有有形的障礙都不存在了。事實上,網上的貨架空間是無限的。這使得我們不得不重新考慮商店的運作模式。不過勿容質疑的是專業化的電子商務公司這種把經營重點放在某一類商品上,專業化的銷售和服務有助于批量的采購和銷售,從而降低價格,專業化的銷售還可以提供專業的服務,這樣,更好的取決于顧客和吸引顧客。
當一個企業處于起步階段,規模不大,主業地位不穩定時應扎實地做好本業。一般來說,在本行業的市場競爭中,有些企業感覺到越來越艱難,這是,他們就會產生增加一個行業(領域)或出路的想法。也有的企業,在本行業中有所獲得,便希望向別的領域拓展。對于前者,在買方市場環境下,幾乎所有的行業都存在激烈的競爭,如果你在本行業也不能立足,是否能夠再在別的行業立足呢,畢竟本行業是你最熟悉的。對于后者,要問的是,盡管你能在某一競爭領激烈的域取得了些成功,但是,你能適用另外的你所不熟悉的行業的競爭嗎?當你進入一個新的領域,你的投資能與行業處于壟斷地位的寡頭爭鋒嗎?更重要的問題還有,當你進入一個新的行業并醉心在激烈競爭的新行業中博弈時,你原來的行業同樣存在激烈的競爭,是否會因為你的分心而走下坡路呢?
事實上專業化和多元化都已有其優點,有個有其缺點,從理論上無法給我們一個行動的指南,因此,我們必須把視野放寬,對更多的典型案例進行研究分析。我們要比較同樣的多元化,為什么有的企業能成功,有的企業卻失敗呢?同樣,一樣的專業化有的舉步維艱,而有的發展迅猛。所以,問題可能不在于應該專業化還是多元,而是,在什么情況下該實行專業化又在什么情況下實行多元化。也就是說,專業化還是多元化是由企業所處的環境決定的。這種環境既包括企業外部環境又包括企業內部環境。 從考察企業的環境出發,結論是明確的:即一個企業應該先專業化,在具備條件的情況下,在實行多元化。
作者:郭濤,互聯網專家,碩士、現任中國互聯網協會新媒體專家、艾瑞網專家、易觀國際觀察家、SFRI(風險投資)研究員;《銷售與市場》專家作者、《商界點評》、《成功營銷》等多家媒體特邀撰稿人,豐富的資本化和市場化運作經驗,在電子商務、個人門戶、公民新聞、新媒體、WEB2.0、WEB3.0等領域有較深的研究,曾幫助多家企業成功融資。
來源:價值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