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廣東關閉企業7148家
廣東省中小企業局局長劉煥泉昨天接受記者采訪時高調回應了“廣東企業倒閉5萬多家陷入倒閉潮”的不實傳言,他披露,根據全省各地中小企業行政主管部門上報的企業關閉情況,“全省1~9月企業關閉總數為7148家”。
從廣東省中小企業局發布的統計結果看,關閉企業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區,其中關閉數量較多的地市分別是東莞市1464家、中山市956家、珠海市709家、深圳市704家、汕尾市587家、佛山市526家以及潮州市432家。
從行業分布看,關閉企業主要集中在紡織服裝、五金塑料、電子產品、陶瓷建材等傳統型、低技術、高耗能行業。
廣州火車站:12.9萬的增量客流
據廣州火車站提供的最新數據,今年10月11日至27日,廣州站共發送旅客117.4萬人,同比增長了12.9萬人,其中很大一部分增量就來自返鄉民工。
這一數據表明,以往在臨近春節時才會掀起的民工返鄉潮極可能已經提前拉開序幕。
“在外面打工十來年了,再找新工作歲數有點不適合了,回家搞養殖去。”坐在廣州火車站候車大廳等待返鄉的孫光與記者談起他的經歷。1997年,孫光就從河南駐馬店南下廣東,11年來,打工的足跡遍及東莞、中山、廣州及深圳等珠三角各大城市。全球金融危機尚未令人聞之色變的前一兩年里,他的工資保持在3000元至5000元之間,但眼下,他所在的深圳百靈達工廠倒閉關門,同類的工廠也不景氣。
主要是珠三角地區落后產能?
劉煥泉告訴記者:“各地級以上市中小企業行政主管部門所統計的關閉企業數包括關閉、停業、歇業和搬遷數。”
對于關閉的原因,劉煥泉坦言:“受國內外嚴峻經濟形勢影響,關閉的企業絕大多數因規模不大、技術不高和經濟實力不強,沒辦法適應形勢的變化,導致企業停產關閉。”
與此同時,廣東省中小企業局也出示了會同廣東省工商局統計的全省企業新注冊數目,以及注吊銷情況。
倒閉的落后企業政府不會救
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回應廣東大批企業倒閉傳聞,稱目前倒閉的沒有著名大企業,倒閉的企業都是因為落后的生產能力被淘汰。他表示政府要妥善安置下崗失業工人,但不能去救落后的生產能力。
前昨兩日,省委書記汪洋到湛江市進行專題調研。汪洋強調,受國外復雜經濟形勢影響,當前廣東經濟運行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但基本面是良好的。廣東一定能戰勝當前困難。汪洋指出,在困難面前,關鍵是要有信心、沉住氣,不要被各種各樣的議論所動搖。有改革開放30年來廣東積累的雄厚經濟實力,有廣東企業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鍛煉出來的拼搏能力和經驗,加上中央和省出臺的一系列拉動內需的重大舉措,作為中國市場經濟條件和氛圍最好的行政區域之一,廣東一定能戰勝當前的困難!
汪洋說,現在大家都很關心廣東經濟遇到的困難,很多人都在發表議論,讓人有天塌了的感覺。比如,有人說,今年以來廣東有5萬多家企業倒掉了!數據是否真實另當別論,但大家要認真分析一下,現在倒閉的是什么企業?有著名的大企業嗎?沒有!我判斷,這些企業總體上講,都是落后的生產能力。落后的生產能力被市場周期性波動所淘汰,是市場經濟的規律在起作用。
產業結構調整勢在必行
汪洋說,30年前,我們選擇了市場經濟,享受了市場經濟帶來的快速發展的快樂,今天,我們也要勇敢地面對市場周期性波動帶來的痛苦。從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后,廣東用一個姿態快跑了十多年,現在放緩了一些速度,調整一下姿勢,提高一下長跑動作的技術含量,應當是很正常的事情。今年3月,我在東莞調研時曾講過,今天不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明天就會被產業結構所調整。現在我們正經歷著這種調整。
“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政府應該干什么?”汪洋說,各級政府關鍵要發掘社會保障職能,妥善安置下崗失業工人。但政府不能去干市場經濟不允許干的事情,不能去救落后的生產能力。沉住氣不要自己亂了陣腳“要干這樣的事!——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建設現代產業體系!上先進的‘生產力’!”汪洋指著繁忙熱鬧的建設工地說,這些年來,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時候,政府部門、企業“舒心”的日子過慣了,現在遇到風浪,有些部門,有些業主缺乏思想準備,有些手忙腳亂,是可以理解的,經濟出現困難的時候,關鍵是要有信心,沉住氣,沉住氣就是不要被各種各樣議論所動搖,自己亂了陣腳。這樣反而影響了克服困難的戰斗力。我們要學會迎接市場周期性波動帶來的挑戰,認真分析存在的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打好自主創新、體制創新、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等重大戰役,實現產業發展的轉型升級,推動廣東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新注冊企業十萬多家凈增企業接近四萬家
據統計,2008年1~9月,全省各類市場主體共注吊銷企業62361家,與此同時,全省新注冊企業總數100634家,全省新注冊企業總數與注吊銷企業總數比較,凈增加38273家。
劉煥泉對省工商局和中小企業局兩組數據不一致的原因作出解釋說,“主要是由于統計的口徑和時間不同造成的。如果從今年注吊銷及新注冊的角度上看,省工商局提供的數據比較準確,但注吊銷的企業尤其是吊銷的企業多數可能是去年以前就關閉了的,只不過是今年才被吊銷工商營業執照”。
劉煥泉特別強調,如果從今年關閉、停業、歇業和搬遷的角度上看,中小企業行政主管部門所提供的數據是根據1~9月實際發生數上報的,相對準確些。
廣東省每年投入1.8億元扶持中小企
廣東省中小企業局表示,廣東目前已經確定從今年起,連續三年內每年投入1.8億元作為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用于引導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同時,有關部門也向國家提出建議,希望國家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財政支持力度。增加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支持,要求國有商業銀行、其他商業銀行放寬對中小企業貸款抵押條件。對于原來已經貸款的,由于形勢變化,暫時無法按時償還銀行貸款的企業,適當放寬還貸時間。
建議之二是加大稅收支持力度,適當減免中小企業的所得稅。對生產經營較困難的企業,上半年有營利,但下半年出現虧損,其上半年所交納的所得稅應適當返還企業,以解決企業的資金運轉困難問題。對有品牌有市場,但由于今年的困難造成虧損的中小企業,可視情況延期交納增值稅和營業稅。
妥善安置失業工人采取措施應對欠薪事件
近期珠三角部分企業陸續發生倒閉引發欠薪事件,對此,廣東各級勞動保障部門高度重視,積極介入,及時穩妥做好倒閉企業的勞動保障工作。各級勞動保障部門突出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是密切注視事態發展,防止引發群體性事件。
對可能因企業倒閉發生群體性事件的,迅速啟動處置預案,積極、深入、主動做好職工情緒疏導和維穩宣傳工作,避免因處置不當引發群體性事件。
二是積極穩妥依法處理企業欠薪問題。對符合法律規定情形的,積極引導、協助勞動者通過法律途徑追討欠薪,確保工資優先得到支付。對企業暫時無法支付工資的,積極配合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妥善解決拖欠職工工資問題。
三是大力保障欠薪期間職工的基本生活。對欠薪期間因企業倒閉而食宿暫時無法解決的職工,積極會同有關部門,督促企業和有關方面或通過其他渠道保障其基本生活不受影響,確保生活秩序正常。
四是開設失業保險綠色通道。對已經參加失業保險的勞動者,在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開設綠色服務通道,以最快時間依法支付失業保險待遇。
五是全力幫助倒閉企業職工盡快實現再就業。積極為倒閉企業職工提供職業培訓、職業介紹等援助服務。通過入場發布用工信息、組織企業入場招聘、召開專場招聘會等方式實施就業援助,幫助職工盡快實現再就業。
六是引導職工依法通過勞動爭議處理途徑解決其他權益保障問題。按照“快立、快調、快審、快結”原則,依法優先妥善處理員工經濟補償、假期及年假等勞動爭議問題。
廣東省勞動保障廳稱,下一階段,各級勞動保障部門將全面開展調查摸底,加強巡查監控工作。對生產經營困難、拖欠工資1個月以上(含1個月)或者有倒閉跡象的企業特別是外向型加工制造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實施重點監控。
作者:水漫金山 來源:慧聰網企業管理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