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幾乎著名企業家以及企業高管都在追捧EMBA(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重返大學接受兩年商學院教育成為一種普遍選擇。為何EMBA越來越受到企業家和高管的青睞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EMBA浙江教學中心盤和林說,EMBA開始的時候爭議很大,因為不要全國統考,被說成是“買文憑”。但是越來越多的企業家、高管讀了EMBA后,覺得有很大收獲,對企業管理有確切的幫助,所以就越來越多的人選擇EMBA。可以說,EMBA從2002年開設以來,逐漸被企業認可,成為高級管理人員的“黃埔軍校”。
EMBA的設立為企業家提供“加油站”
2002年國家教育部和國務院學位辦批準設立EMBA學位教育,是面向企業和政府經濟管理部門高級管理人員的碩士層次的管理教育,它的目標是培養具有良好的商業道德,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領導能力,掌握系統的現代管理知識和國際經濟、技術發展的最新動態,具有國際經營戰略頭腦和總攬全局的決策能力,適應國際競爭需要的企業家和高級職業經理人。
盤和林說,我國經濟經歷了草根經濟,開始的時候,企業家從實踐中來,到了一定階段就需要系統的商學知識來提升自己,好比一個企業剛開始的時候不太需要談企業文化,自然形成即可。但是企業發展到了一定階段,如果不談企業文化,就很難統領企業員工來共同發展企業,這是一樣的道理。
EMBA培養總攬全局、前瞻性思維的能力
作為一個企業家或職業經理人,應有總攬全局的能力,而要擁有這樣的能力,掌握全面的商學知識是很重要的。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MBA學院院長汪海粟教授說,如果把經商比喻成一場游戲的話,那么法律就有如游戲里的規則、經濟有如規律、管理就是效率,一個企業家必須懂得這些必備的知識工作才能在商場上得以長足發展,總攬全局。EMBA的知名教授和國際化教學提升學員前瞻性思維能力。
EMBA培養高管擁有完善管理理論體系
現在的企業家、職業經理人可能在管理和技術方面很專長,但是他們在財經和法律方面的知識或是比較欠缺的,或是在領導藝術等方面有待加強,通過EMBA的學習,可以彌補企業短板。比如,中南財經政法大學EMBA“財經+法律”特色正好彌補了企業的短板。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中國著名領導學家劉峰說,在中國,經濟學要融入中國的要素,管理學、領導學更是要結合中國人的傳統習慣。EMBA要本土與國際結合,偏向與本土才是最切合企業實際的,而非一味地追求國際化接軌。
學文的比學工的高管多
有調查顯示,現在高管中學文史出身的管理著比例正漸漸超過了學理工科出身的管理者比例,在八、九十年代,很多企業由于管理人才缺乏,很多高管都是技術出身,現在漸漸在改變這情況。近年來,學文史類的,尤其是管理、財務、法律類的在高管中占的比例正逐漸提高。這里也漸漸的體現全面的,思維性的管理者的重要體現。
人脈拓展,提升同學經濟作用
EMBA的課堂聚集了各行各業的精英們,大家通過兩年的同窗學習,接下了深厚的友誼,在事業上有什么問題都可以共同的探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EMBA浙江教學中心主任盤和林說,在浙江,民營企業主和高管占了60%以上的比重,此外像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這樣財經名校,更是吸引了很多銀行的高管。在浙江,該校的銀行、證券等財經單位占了不小的比例,僅僅省市級分行的副行長以上學員就有30多人,占10%。同學互相幫助,共同發展事業的例子比比皆是。
在經濟危機下,生意不好做的同時,通過EMBA的學習,來提升自我的戰略眼光、拓展人脈關系、完善自我理論體系等迎接新的經濟繁榮。
作者:楊珍 盤和林 來源:中國管理傳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