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原色影院_免费av在线_中文字幕最新精品_久久精品视频99

企業培訓網首頁
免費注冊企業培訓網用戶注冊登陸 - 培訓課程發布發布課程 - 培訓需求培訓需求 - 培訓年卡培訓年卡 - 培訓視頻培訓視頻 - 將企業培訓網設為首頁設為首頁 - 收藏企業培訓網收藏本站
公開課程 企業內訓 培訓講師 管理資訊 工具文檔 培訓專題
企業培訓網--站內搜索 
課程導航:企業戰略  生產運作  營銷銷售  人力資源  財務管理  職業生涯  高校研修   熱點區域:北京  上海  廣州  深圳  蘇州  青島
企業培訓網位置導航您的位置:首頁>管理文摘>戰略管理>正文
正確看待當前房地產市場價格真正走勢

信息發布:企業培訓網   發布時間:2008-11-3 10:31:48

企業培訓網

    >>[精彩推薦]點擊此處,立即獲取數十萬份經典管理資料/工具/范例/文檔!

一、為什么當前的房地產價格指數依然較高
    2008年以來,我國房地產市場出現一些明顯變化,交易量下降顯著,房價下跌、打折優惠等類似字眼也時常見諸于媒體報端。然而,國家發改委公布的6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指數為108.2%,同比上漲8.2%。這似乎顯示房價仍在高速上漲。那么,到底該如何看待當前的房地產市場形勢,如何解釋國家發改委公布的高房價指數與現實中房價下跌的矛盾,下一步房價的走勢又將如何?這些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密切關注。
    要想正確解讀當前的房價,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月度價格指數的統計涵義。根據統計制度,月度價格指數可分為同比價格指數和環比價格指數兩類。
    同比價格指數,是以本期價格與上年同期價格比較計算得出的,如果沒有特別說明,所提到的價格指數通常是指同比價格指數。國家發改委公布的到的6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指數為108.2%就是同比價格指數,這意味著8.2%的漲幅是相對于2007年6月而言的。
    環比價格指數,是用當期價格與上個報告期相比計算得出的,國家發改委公布的08年 6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的環比指數是100.0%,說明與08年6月與08年5月相比房價沒有上漲.
    在計算方法上,同比價格指數可以根據需要分別計算出不同時段累積的漲價因素,我們可將其分為兩部分:“翹尾因素”和“新漲價因素”。以2008年6月的全國房屋銷售價格指數為例,從2007年7月份到2007年12月份的累積漲幅是“翹尾因素” (tail-raising factor), 2008年1月至6月房價實際上漲對價格指數的影響,就是“新漲價因素”。
    “翹尾”因素,是指上年商品價格上漲對下一年度價格指數的影響部分,在分析價格走勢中,如果不能剔除“翹尾因素”,則往往容易錯誤判斷價格形勢。舉例來說,假設某一商品2005年6月的價格為500元,12 月份起上漲到750元,此后一直維持這個價格到2006年6月。雖然2006年1-6月價格沒有上漲,但計算2006年6月的同比價格指數時是以當期價格與05年的6月的價格相比較,即2006年6月的同比價格指數%為:(750/500)/100=150%。表明價格同比了50%。事實上2006年1-6月某商品的價格沒有漲,所表現出的價格上漲是由于2005年12月的價格上漲引起的,我們通常把這種現象形象地稱為“翹尾”。
    如果上一年價格總水平一直上漲,并且上半年漲得少,下半年漲得多。在這種情況下,“翹尾”因素對下一年度上半年的銅幣價格指數影響就較為明顯,既使下一年度價格保持基本穩定,其價格指數仍會維持在較高水平上。2007年以來我國房地產價格的走勢就具備了這一特點,即下半年房價上漲速度較快,這就決定了 “翹尾”因素在2008年中的影響就較為明顯,這也導致了在分析2008年房地產價格走勢的時候必須考慮到“翹尾因素”對價格指數的影響,否則往往得出錯誤的結論。

二、當前房價的實際走勢
    我們認為,2008年以來,我國房價整體呈逐月小幅回落態勢,正朝著宏觀調控的方向運行。但受2007年下半年房價上漲較快的“翹尾因素”影響,08年同比房價指數仍處于比較高的水平。
根據上面提到的“翹尾因素”和“新漲價因素”的定義,我們對2008年1-6月各月房屋銷售價格指數和新建住房銷售價格指數進行了分析計算。計算的具體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2008年1-6月全國國銷售價格指數及“翹尾”因素

月份
房屋銷售價格指數
新建住宅銷售價格指數
同比指數
翹尾因素
新漲價因素
同比指數
翹尾因素
新漲價因素
1月
111.3
11.2
0.1
112.2
12.0
0.2
2月
110.9
10.5
0.4
111.8
11.3
0.4
3月
110.7
9.9
0.7
111.4
10.7
0.6
4月
110.1
9.1
0.9
110.8
10.0
0.8
5月
109.2
8.1
1.0
110.2
9.1
1.0
6月
108.2
7.1
1.1
109.2
8.0
1.1

數據來源:國家信息中心中國房地產信息網整理。
    計算結果顯示,在2008年6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上漲的8.2個百分點中,翹尾因素占7.1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占1.1個百分點。其中,新建商品住宅的銷售價格也表現出這一特點,6月份新建住宅價格同比上漲9.2%,其中新漲價因素僅占1.1個百分點,翹尾因素占8.0個百分點。
    從“翹尾因素”和“新漲價因素”的影響幅度上看,2008年以來,“翹尾因素”一直占據著較大比例的上漲幅度。這就意味著在2008年上半年各月的價格漲幅中,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由2007年的上漲所引起的,2008年以來的房價上漲的幅度很小。

三、地區間的分布情況
    由于房地產的地域性特點,各地的房價走勢分布的極不均衡,因此對全國整體的分析結論很難應用于各個城市。根據以上相同的計算方法,我們對2008年6月全國35個大中城市的房屋銷售價格指數進行了分析,分離出了其中的“翹尾因素”和“新漲價因素”。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2008年6月35個大中城市房價上漲因素分析

城市
同比指數
新漲價因素
翹尾因素
 
城市
同比
新漲價因素
翹尾因素
全國
108.2
1.1
7.1
 
濟南
108.8
3.9
4.7
北京
111.2
4.0
6.9
 
青島
106
1.9
4.0
天津
107.2
2.7
4.4
 
鄭州
103.6
0.6
3.0
石家莊
107.7
3.2
4.4
 
武漢
105.6
1.0
4.6
太原
106.7
3.6
3.0
 
長沙
107.5
0.3
7.2
呼和浩特
101.9
1.1
0.9
 
廣州
101.1
-0.7
1.8
沈陽
104.5
-0.4
4.9
 
深圳
99.6
-8.6
9.0
大連
104.1
-1.0
5.1
 
南寧
109.3
2.3
6.8
長春
107.1
2.6
4.4
 
海口
112.6
3.3
9.0
哈爾濱
106.7
1.9
4.7
 
重慶
110.4
-3.2
14.1
上海
108.7
0.5
8.2
 
成都
105.2
1.4
3.8
南京
103.9
0.6
3.3
 
貴陽
105.6
1.9
3.6
杭州
111.6
-1.1
12.8
 
昆明
106.1
3.9
2.2
寧波
111
0.7
10.3
 
西安
107.9
1.7
6.1
合肥
111
3.0
7.8
 
蘭州
110.8
3.1
7.4
福州
104.4
0.3
4.1
 
西寧
107.9
1.7
6.1
廈門
104.4
0.1
4.3
 
銀川
113.5
7.1
6.0
南昌
104.2
1.0
3.2
 
烏魯木齊
119.3
4.8
13.9

數據來源:國家信息中心中國房地產信息網整理
    從表中房屋銷售價格指數的新漲價因素看,2008年上半年,在35個大中城市中有6個城市的房價出現了下跌,分別是:深圳、重慶、杭州、大連、廣州、沈陽,其中深圳下跌幅度最大,下跌8.6%。房價上漲幅度超過4%(新漲價因素)的有3個城市,分別是北京、烏魯木齊、銀川,其中銀川上漲幅度最大,為7.1%。
    從翹尾因素看,2008年6月翹尾因素對價格指數的影響超過8%的有7個城市,分別是重慶、烏魯木齊、杭州、寧波、海口、深圳、上海,其中,重慶翹尾因素影響最大,為14.08個百分點。
    從區域情況來看,我們重點分析了東北經濟區、環渤海經濟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成渝經濟區以及6個中部省區等六大重點區域的房價走勢情況,其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2008年上半年區域房價上漲情況及翹尾因素情況
區域
房屋銷售價格指數
包含城市
同比
新漲價因素
翹尾因素
東北經濟區
105.6
0.8
4.8
沈陽、大連、長春、哈爾濱
環渤海經濟區
106.9
1.7
5.1
北京、天津、石家莊、沈陽、大連
長三角經濟區
108.8
0.2
8.7
上海、南京、杭州、寧波
珠三角經濟區
100.4
-4.7
5.4
廣州、深圳
成渝經濟區
107.8
-0.9
9.0
重慶、成都
中部地區
106.4
1.6
4.8
太原、合肥、南昌、鄭州、武漢、長沙
注:各區域房價指數為所含城市的平均值。
    結果顯示,在六大區域中,2008年6月房屋銷售價格指數上漲較快的為長三角經濟區和成渝經濟區。其中,新漲價因素占較大比重的為環渤海經濟和中部地區,新漲價因素較低的為珠三角經濟區、成渝經濟區以及長三角經濟區。從“翹尾因素”上看,數值較高的為成渝經濟區和長三角經濟區。
    這些數據表明:第一,2007年,成渝經濟區和長三角經濟區房價上漲較快;第二,2008年上半年,珠江三角洲、成渝經濟區以及長江三角洲地區房價上漲速度明顯放緩,其中珠三角和成渝經濟區房價整體出現了下跌。

四、對當前房地產市場形勢的判斷
    2004年以來,全國房屋銷售價格出現了一輪快速上漲的過程。根據全國房屋銷售價格指數季度數據的推算,2004年至2007年4年間,全國房屋銷售價格指數累計上漲36.9%,其中,部分城市和樓盤價格上漲幅度更大。
    2008年以來,房地產市場的銷售面積持續下降,房價漲幅明顯放緩。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我們認為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連續多年的房價快速上漲已經透支了未來幾年房價的上漲動力,積累了風險,使得購買者的經濟和心理承受能力不斷下降。
第二,各項針對房地產市場的宏觀調控政策的作用。
第三,在以上兩個因素的影響下,人們對未來房價走勢的預期發生變化,認為房價可能下降的人群比重上升,“買漲不買跌”的心理導致部分人群持幣觀望。
歸結起來,當前房地產市場有以下特征:
第一,當前的房地產市場價格的漲幅已開始明顯回落。
第二,當前全國房屋銷售同比價格指數,受翹尾因素的影響仍在高位運行,但實際漲幅已處于較低水平,2008年6月份新漲價因素只有1.1%。
第三,地區之間差別明顯,部分地區房價已開始大幅回落,部分地區房價出現僵持現象,部分地區房價仍在上漲。

五、對未來房價走勢的分析
    對于未來房地產價格的走勢,我們認為將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四個:
第一,宏觀經濟走勢。房地產市場與宏觀經濟密切相關,一旦宏觀經濟增速下滑,房地產市場將會迅速作出反應。如果宏觀經濟形勢趨穩,預計未來一年內房地產市場將會結束調整,并逐漸回暖;如果宏觀經濟增速繼續回落,預計房地產市場的調整期將延長。
第二,地方政府的態度。房地產與地方經濟密切相關,不排除個別地方出于地方利益的保護而出臺影響房價的措施。
第三,宏觀調控政策。當前,呼吁政府適度放松房地產調控政策以及反對的聲音均不絕于耳。政策的走向也將是影響未來房價走勢的又一重要因素。
第四,心理預期的變化。心理預期是人們對市場走勢的綜合判斷,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他將決定市場的走勢。
    我們認為,在今后一段時期,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人們對未來房價下跌的預期不斷上升,購房意向不斷下降。據中國房地產信息網的調查,與2007年年底相比,認為2008年房價將下降的人群比例增加了24.5個百分點,表示未來1年內有購房意向的人群比例下降了14個百分點。在這種心理預期的驅動下房地產市場將會進一步收縮,房屋價格將進一步下滑,如果沒有大的外部環境的變化,這種趨勢不會在短期內扭轉。

    作者:高聚輝,國家信息中心房地產信息處 房地產分析師   來源:價值中國

添加到收藏夾】  【查看培訓課程】  【瀏覽更多文章】  【返回網站首頁
 相關推薦:
·三元擒鹿之后的四大挑戰
·中小企業管理中執行力不佳的幾點建議
·從漢高祖劉邦的成功看企業的管理之道
·國企改革若干問題探索
·會計賬簿中常見的10種虛假情況
·公允價值在國有股權轉讓定價中的應用
·2008年后新企業所得稅減免稅條件及報送資料
·恒源祥:沒有廠房沒有門店也能發大財
3E薪資體系設計與薪酬管理技巧高級研修班 3E薪資體系設計與薪酬管理技巧高級研修班
關鍵績效指標與平衡計分卡(KPI/BSC)實戰培訓 關鍵績效指標與平衡計分卡(KPI/BSC)實戰培訓
 版權聲明:

1. 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其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附帶版權聲明的文章,其版權以附帶的版權聲明為準。
2. 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不代表企業培訓網立場,本網站不對文章的真偽性負責。
3. 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轉載刊發僅為網友免費提供管理知識與資訊,不以贏利為目的。
4. 用戶如發現本網刊發的文章存在任何版權方面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本網站經核實后將進行相關處理。

·余世維博士全年培訓計劃匯總
·企業招聘、面試技巧實戰培訓
·薪資體系設計與薪酬管理技巧
·外貿操作與海關政策關務技巧
·新《勞動合同法》解讀與應對
·生產計劃與物料控制實戰培訓
·庫存控制、倉儲物流管理培訓
·供應商管理與供應商談判技巧
·行政助理、高級文秘職業訓練
·電話營銷、銷售溝通技巧訓練
·Project 應用  項目管理培訓
·制造企業管理  車間規范管理
·企業融資技巧  金融危機應對
·清華大學研修  北京大學研修
·人力經理寶典  營銷經理寶典
·財務經理寶典  品質經理寶典
·名企內部資料  咨詢報告大全
余世維博士2009年培訓計劃
中層經理人管理技能提升
培訓視頻(培訓光盤)
高級文秘職業化訓練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研修班
2009年度最受關注的十大培訓

網站首頁 | 培訓指南 | 培訓公司 | 廣告服務 | 關于網站 | 免責聲明 | 站點地圖 | 友情連接 | 聯系我們
 歡迎廣大企業、咨詢公司、培訓公司與企業培訓網(www.m.porno-x69.com)合作,互利共贏!
客戶服務電話:010-62278113   QQ:25198734   網站備案:京ICP備060271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