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的冬天已經降臨,但很多企業卻并沒有做好準備。一些平時把“戰略”、“文化”、“軟實力”掛在嘴邊的企業家們已不知去向。中國軟實力權威專家、企業未來生存管理思想創立者鄧正紅先生認為,今后三十年,直接的硬實力競爭將持續下去,但其主導地位會逐漸被間接的軟實力博弈所取代,企業間競爭的背后是軟實力的較量。危機和不確定性是相對的,硬實力加劇競爭,軟實力化解風險。軟實力型公司能預見冬天,視一切非常為正常;硬實力型公司感受冬天,疲于應對、捉肘見襟。中國的企業要順利過冬,甚至走出國門、實現民族復興,必須補上軟實力這一課。
最近,武漢大學出版社推出了中國軟實力權威專家、企業未來生存管理思想創立者鄧正紅先生的著作《軟實力:中國企業的破局之道》。該書堪稱中國企業軟實力紀實報告,直擊中國企業在經濟全球化和中國邁向“兩型”(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進程中所面臨的“圍城”問題。企業沒消滅污染反被“污染”所滅,產品因質量問題頻頻引發社會責任事件,本土知名品牌屢遭跨國公司覬覦、圍剿、并購,標準不斷提高的歐美市場將中國產品拒之門外,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熱情高而成功率很低。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了世界經濟的動蕩,市場需求萎縮,產品價格下滑。不少企業在“冬天”剛至就被早早“凍”死。有些企業正在寒冬中苦苦煎熬,等待著救命的稻草。這些現象表明,中國企業正遭受軟實力缺失之痛!
本土企業軟實力權威專家鄧正紅先生高瞻全球趨勢,洞察市場行情,通觀企業百態,執掌軟商前沿,用獨創的企業未來生存管理思想和企業軟實力理論,從環境壓力、資源制約、文化缺失、創新疲軟、戰略迷茫等五方面,剖析遏制中國企業持續成長的瓶頸問題,揭示當今市場博弈所出現的五大拐點即從同質到異質、從產品到模式、從規模到規則、從競爭到共贏、從利潤到價值,提出了核心生存、商業模式、創新公司、扁平管理、未來思維等破局之道,告訴企業如何跳出硬實力競爭圈子,運用企業軟實力金字塔原理,預見趨勢,應變環境,整合資源,制導文化,創新價值,最終實現軟實力經營。
按照鄧正紅企業軟實力理論,價值創新是企業軟實力的最高形態。在價值創新的拉動下,企業在持續成長中要實現快速成長,必須注意文化制導。縱觀那些在逆境中強勢前進的企業,無不是贏在創新。而那些經不起煎熬、早已關門歇業者,99%以上恰恰缺乏對創新的投資,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和核心生存能力,也就沒有自己過冬的“棉襖”,在巨大的沖擊面前無力轉型,結果就只有死路一條。
2008年10月15日,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商之一——合俊集團旗下兩工廠倒閉,6500名員工面臨失業!10月15日,合俊集團以“待刊發有關股價敏感資料的公告”為名宣布停牌。14日,合俊集團以0.08港元收出上市以來最低價。與2007年7月20日收盤的歷史最高價2.38港元相比,15個月時間,股價縮水幅度高達95%!占有近40%股權的合俊集團董事局主席、執行董事胡錦斌,也遭遇到資產大縮水的苦果,從最高擁有合俊集團4.267億港元,直接縮水到1434萬港元。
如此大型公司的工廠,為何走上倒閉之路?有專家分析指出,“合俊集團東莞樟木頭工廠的產品主要銷往美國,其倒閉顯然是受金融風暴和次貸沖擊,從影響和知名度來看,這可以說是美國金融危機波及中國實體經濟企業關閉的第一案。”
世界玩具五大品牌中,合俊已是其中三個品牌的制造商。合俊集團作為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廠的代表,其主要按OEM(貼牌加工)基準從事制造及銷售玩具,包括為全球最大的玩具商美泰公司提供OEM業務,知名代工產品包括美泰、孩之寶等。
玩具行業資深人士分析,全球經濟放緩,受金融危機沖擊,代工企業受影響最大。盡管該企業技術和規模在業內都處領先地位,但在這場廣泛波及中國出口制造業的危機面前,合俊集團同樣“未能規避行業及業務環境造成的問題。”
2008年中國玩具出口額前8個月雖然有51億美元,卻只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個百分點,大幅回落了近22%。東莞的情況則更糟糕,2008年上半年,東莞玩具出口5.5億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5%,成為近年來的首度下降。玩具業已經形成世界玩具生產中國占七成、中國玩具廣東占七成、廣東玩具東莞占近六成的格局。
玩具屬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2008年以來,國內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漲、人民幣加速升值、融資困難、出口退稅率下調,加上國外檢測費用增加,都是導致中國玩具企業大規模倒閉的原因。
不可否認,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洗禮,中國企業從物質實力到經營觀念積累了足夠的進軍全球的資本,但是,當我們不再為溫飽問題困頓,以前所未有的雄心昂首世界的同時,我們會發現自身的底氣相當不足,這個底氣就是中國企業的軟實力,而且全球化大趨勢使中國企業遭受的軟實力缺失之痛尤為強烈。
作者:鄧正紅 來源:中國管理傳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