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變革,在系統設計和實施規劃方面,就是要很好解決系統思考與定點突破和諧性統一性難題。
案例一:失效的組織變革 現狀:A公司是境外資本收購內地國有企業后組建的合資公司,外資處于控股地位,多年以來董事會沒有按照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去管理監督公司的經營管理,到2001年,大股東開始全面介入公司經營管理,經審計,發現一系列重大問題,包括大量侵吞資產等諸多違法犯罪行為,企業經營管理更是漏 洞百出。董事會開始下決心要實施一系列強有力的組織變革,希望改善公司現狀。 處理辦法:首先,抓緊采購環節的監督控制;其次,狠抓經濟犯罪案件的調查,將大批相關高層相 繼繩之以法;三,全面清理收購前的歷史遺留問題,特別是離退休的老同志老干部和下崗分流問題; 四,全面割斷關聯輔業的多種經營與公司的業務來往;五,實施競聘上崗,進行大規模的組織和人事變革;六,準備立即啟動薪酬與考核大改革。主要工作的時間集中在半年內完成,整個時間跨度約一年半年。
效果:公司內外人心惶惶,歷史的和現實的問題、顯性的和隱性的矛盾、企業的社會的沖突,錯綜復雜的多層次的矛盾一下子交織在一塊,終于導致了大規模的惡性事件,如罷工、示威、游行等抗議行為,激化了矛盾,董事會威信大打折扣,公司處于癱瘓狀態。
評價:組織變革的處理辦法,從法律上看,基本上是對的;從管理上看,錯了大半;從國情上看,大錯特錯。基本上違背了組織變革和管理變革的基本規律,思路上過于理想和幼稚,操作手段上急于求成,缺乏系統思考和周密計劃,事先的危險預警和事后的危機處理都缺乏應有的變革管理經驗。
案例二:成功的組織變革
現狀:B公司(與A公司是同行業)是某國有大集團控股的下屬公司,外部行業競爭加劇,員工滿意度低、人才流失、成本控制不利等內部管理問題突現,集團考慮要加強母子公司管理的監督控制,同時準備實施組織變革,隨后對B公司進行組織設計、人力資源和企業文化系統設計。一場系統的全面變革開始醞釀。
處理辦法:先進行管理診斷,完成公司戰略梳理,而后進行組織結構設計,形成了現代化的人力資源管理規范詳細設計了公司薪酬、考核、招聘、培訓、人力資源規劃和職業生涯管理辦法,起草提煉形成了公司的文化綱領和員工手冊。在實施階段,首先,在制度設計創新方面就全面考慮了良好的利益分配機制;其次,系統制定了組織變革實施的詳細規劃、具體進程的時間表、實施細則和相關的配套制度;再次,系統設計了過渡階段的風險管理和意外應急措施;然后,通過各種方式手段進行宣傳講解,一方面進行現代化管理思想和理論的系列培訓,在貫徹前讓員工深入參與強化互動的溝通討論,使心理適應和變革氛圍作好鋪墊;最后,實施組織結構調整,操作競聘上崗。往下才開始實施新的人力資源全套新方案。整個時間跨度約兩年半。
效果:在崗的下崗的員工都能心態平和地理解各項改革,接受程度比較高,安全、穩定、成功地完成了系統的組織變革工作,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員工滿意度提高,人心穩定順暢,公司業績開始有良好的轉變。
評價:優先在制度設計上充分考慮各方利益分配的合理性是關鍵,整體變革工作有規劃有細則,核心內容、附屬配套工作和風險防范都有良好的安排和周密的應對計劃,良好的宣貫和培訓工作在思想觀念解放方面功不可沒,實施步驟上采取“夯實了前進一步,夯實了再前進一步”的思路,比較符合 漸進式組織變革的規律。
為什么同行業的兩家公司的組織變革的效果會相差如此之大呢?如何闡釋個中緣由?
首先,組織變革規律有很多,組織變革需要解決很多問題,但是歸根到底,永遠離不開的,必須解決的,也是最關鍵的兩個基本問題,利益分配和思想觀念,這是檢驗變革能否成功的關鍵要素。利益分配機制是必備的根本前提,思想觀念是有效的保障系統,兩者缺一不可,都要均衡考慮,實現和諧性與統一性才能保證組織變革的順利實施。
按照變革的基本步驟來比較兩家公司,對于利益分配和思想觀念兩個關鍵問題解決,在兩者解決的思路上和具體手段方法上可以明顯看出其差距,也就不難理解A公司組織變革會失敗失效,而B公司會取得成功。
表一:組織變革中利益分配和思想觀念問題解決比較
變革步驟 案例1:A公司 案例2:B公司 利益分配 思想觀念 利益分配 思想觀念
管理診斷分析 考慮不周 完全空白 多方兼顧 及早動員
主體方案設計 只講法律,單方 少量生硬宣傳, 均衡性設計,充 管理培訓先行, 考慮董事會利益 缺乏人性 分考慮歷史與老 常規宣傳緊緊配 人,董事會讓利 套跟進 實施方案設計 沒有 沒有過渡期方案 征求意見 參與修改討論
實施準備 沒有 沒有冷靜期 公開變革相關文件 配套制度宣講
具體實施 大刀闊斧, 強制推行,程序 步驟科學合理, 平穩離崗 全面推行 不公開 公平公正公開 評價與循環調整 不可收拾 解釋不足 均衡中尋求定點突破 循環學習主動參與
其次,從系統思考和定點突破的角度看。
一般地,在診斷分析、主體方案設計、實施方案設計中企業容易考慮到需要系統思考,全面周到地 兼顧各方利益;在實際上實施中,關鍵要考慮定點突破,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鋪天蓋地推行。變革推行者想必也知道,但是實際上,卻會將設計側重的系統思考的思想帶到實施中來,反倒犯更多的錯誤。問題在于還沒有準確把握系統思考與定點突破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化特征。
表二:系統思考和定點突破比較
比較因素 系統思考 定點突破
重點 強調系統性、全面而周到規劃變革, 強調抓關鍵,尋求解決重要的關鍵問 關注變革體系的完整性,有配套政策 題,作為變革的突破口,逐步推進 功能 側重規劃,用于指導原則和思路 側重實施,用于指導操作實施 層次 宏觀層面(線、面) 微觀層面(點上) 時效性 長期計劃 短期利益 目的性 理想目標 現實手段
由于忽略以上問題,在組織變革中產生的一些常見誤區,必須理性地全面地理解這些問題。
一、系統思考就是一步到位,設計規劃中就想要解決目前存在的所有問題。 理智地看,管理實踐中,企業根本沒有問題,可能嗎?回答肯定是“不”。中國很多產業結構性缺 陷,企業戰略迷失,無序多元化,人力資源管理基礎薄弱,組織機構臃腫,采購監督控制不力等等,其實,企業永遠有問題,任何時候任何范圍,企業必然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危害性、嚴重性大小的程度不同,需要解決的緊迫程度、優先次序也不一,不能指望一次性解決全部問題。 其次,隨著企業內外環境的急速變化,尤其是發展中的中國企業面臨的環境更是動蕩和嚴重不確定的,眼前的某些問題也許在未來就變得無足輕重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也會發生轉換,所以問題不會 永遠是問題。
所以理解組織變革的系統思考,就是要避免急于解決全部問題的傾向,A公司就是試圖翻天覆地解 決全部問題的典型,而B公司就比較妥善地處理了這個問題,分清輕重緩急,區別對待不同問題。
二、設想能夠預見未來改革中可能發生的所有問題,將過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配套制度的建設上, 遲遲不敢實行變革。
變革固然要考慮周到,但是未來是難以完全遇見的,碰到哪些困難,需要哪些配套制度,提前考慮是必要的,但不能事無巨細,不分關鍵與否,發生的幾率大小來規劃,也是可怕的,會耽誤變革的時機,影響變革的決心和勇氣。這本身忽略了人在管理中的主觀能動性和組織的自動修復功能。這也就是 將適用于定點突破的操作手段用在了需要系統思考的規劃上,將兩者的適用范圍邊界混淆了。
換個角度看,經濟學家哈耶克在深入闡述理性經濟計劃的諸多問題時,指出理性經濟計劃實際上無 法維持理性,因為面臨知識問題。沒有任何權威擁有足夠的信息和知識來作出最佳經濟決定。簡言之,市場是無法靠設計、計劃和強制來建成的——無論這些規劃在理論上多么正確,道義上多么有力,前景多么美好。
組織變革管理也是一樣,需要靠看得見的手和無形的手來共同完成和形成,變革管理者的參與只是輔助和修正。每個人本能的驅動會比個別人理想的驅動創造更大的奇跡。所謂“人民群眾創造歷史,而不是英雄創造歷史”。本能能夠調動更多的人參與,而理想只是屬于少數人。一個偉大的結果往往不是設計出來的,也不需要任何人來主宰,而是在千千萬萬的普通人參與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
的確,沒有誰可以完全設計未來的實際將發生的管理、管理問題和全部解決方案。許許多多社會大變革的例證更加可以證實這點,中國改革開放從開始到今天,一直都在解決老問題,出現新問題中前進,十一屆三中全會時中國的決策者也不可能預見二十多年來碰到的所有問題并且提出相應的配套法律制度解決,需要在前進中完善組織變革,這就是變革的規律。
三、在運用定點突破時局限于尋找改革的切入點,在細節上關注過多,強調“點”而忽略了“面”,缺 乏整體感和方向感。
定點突破強調在執行中梳理錯綜復雜的問題,抓住關鍵的主要矛盾,在“點”上發力,全力牽引,整合資源,在取得“點”突破后加速推進變革,取得變革的高位勢能和環境優勢,同時使員工在心理上能夠積極配合大勢,深度參與變革,這是當定點突破運用得當的優勢所在。運用不當時,就陷入無關大局的小事爭論中,改革在大勢上沒有占據有利地勢,總是糾纏于細枝末節性工作,找到一個又一個突破點,但是始終無法在變革的整體形勢上獲得根本性突破。B公司在變革的若干“點”上都陸續成功了,但是出現意外問題后,還依舊用“積極的慣性”去處理例外問題,陷入了“點”的解決,忽略了系統思考的價值。 當然,企業自身的個性化問題,特別是要全面周到地權衡各種因素和復雜多邊的利益主體,這也是 組織變革中必須詳細研究和把握的。
從中國企業發展的特定背景看。中國企業組織變革工作目前面臨三方面的難題。
一方面,是如何均衡協調地解決組織變革的兩個關鍵問題,利益分配和思想觀念,均衡性要體現在歷史與現實利益,當期薪酬與長期回報的兼顧,老人和新人的利益和思想,股東、中高層和基層的利益和思想,公司內外關系的和諧性等,這需要管理的科學性,更需要管理的藝術性。
在系統設計和實施規劃方面,就是要很好解決系統思考與定點突破和諧性統一性難題。B公司在兩者的平衡方面做得就要好很多,很多機制設計更人性化,而相比較,A公司就顯得極端偏激一些,和諧性差。
第二個方面,是在中國整個市場經濟發展和管理變革還處于初級階段,管理水平極度多元化,員工的職業化程度不高。很多大的國際企業發展階段比較成熟,管理上更加規范有序,體系很優秀,這里邊有規則,很重要的一點是組織變革在運作中都要借助后臺的各種強大系統的支持。中國企業相對來說發展時間比較短,還沒有建成這一塊強大的支持體系,不能盲目地效仿,所以中國企業做組織變革最難的就是這個系統如何想透想周全,要深刻理解,系統把握,這很難。一定要和企業自身的情況、所處的發展階段、外部環境等相結合,如果不了解這些情況,很難去成功實施組織變革。A公司的大股東基本上沒有理解這些背景條件,沒有把握中國當前的市場經濟發展和管理的特定規律。
第三個難題,就是組織變革的工作第一責任人究竟是誰?雖然這幾年大家對組織變革越來越重視, 但是往往到關鍵的時候,組織變革的工作經常會出現一種狀態,就是重要但不緊急。導致工作計劃不系統,考慮不周密,以至于在實施執行中產生意外和未預見的風險,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因為中國企業發展當中需要解決的又重要又緊急的事情確實太多,人家上百年走過的路程,中國企業要在十幾年二十幾年壓縮以后走過,時不我待,這是所面臨的現實,那么針對這樣一種情況,組織變革和人力資源參與者如何既要完成解決當前工作,又要系統規劃未來的組織變革,同時盡可能爭取高層和員工的全面支持和理解,也是比較困難的。B公司在改革中始終有一套穩定堅強的領導班子和骨干專專業人員在努力,而A公司變革之初就大范圍進行人事調整,競聘上崗也是走形式,跑過場,導致人人自畏,人心惶惶,自己明天的崗位都可能保不住,誰還愿意觸及別人的利益,推行改革的決心最初就僅 僅停留在董事會層面,最后,董事會也沒有信心了,組織變革自然會失效。
綜上,組織變革要成功,在變革的各步驟都要深入思考,仔細應對。
表三:組織變革建議 變革步驟 成功的關鍵因素 重要特征或指導思想
管理診斷分析 突出重點,分清主次,區分問題的輕重緩急和解決的優先次序 系統思考 主體方案設計 多方參與,深度溝通,把握方案前瞻性和操作性的平衡 系統思考 實施方案設計 “點”、“線”、“面”方式方法有效結合系統思考與 定點突破相結合 實施準備 過渡期或冷 靜期處理 定點突破 具體實施 抓住可操作的關鍵點,保持整體感 定點突破 評價與循環調整 自我學習,動態適應系統思考與 定點突破相結合
(歡迎交流:友泰咨詢 涂方根 www.cnutc.com,010-58693436,tfg81@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