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正紅企業軟實力理論指出,企業運用軟實力對資源進行持續整合、優化、創新,不管在什么階段都有自己獨特的、與時俱進的核心業務、核心產品、核心技術、核心人才、核心客戶、核心渠道等核心能力,這種核心能力不是簡單的物化狀態的硬資源如廠房、設備、資金等,而是經過軟實力點化,在經營管理模式中濾過一道、達到價值創新、足以與對手抗衡的強硬實力。當然,企業任何硬實力都是有周期有壽命的,所以,只有持續變化、整合、創新的硬實力才是有活力和競爭力的。
實際上,按照鄧正紅企業軟實力理論對硬實力的界定,硬實力已超出一般諸如廠房、設備、資金、原材料等物化狀態資源的意義,是一種被軟實力激活了的核心能力,是對物化資源持續改造和創造的能力。這種能力之所以處于“核心”地位,是因為注入了軟實力,因而代表企業個性,對手是無法復制的。這種能力之所以具有“活性”,是因為始終貫穿軟實力這條生命線,持續創新就帶來了青春永駐的活力。鑒于此,企業生存管理專家、企業未來生存管理思想創立者鄧正紅先生認為,物質與精神的轉化是一種辯證法,“軟到極處是為硬,硬到極處是為軟”。軟實力引領企業未來生存,持續推動企業創新,不間斷地為客戶提供價值、創造價值,使企業的競爭能力始終保持領先狀態,這種硬實力的持續頂尖狀態就代表了企業軟實力。
“硬到極處是為軟”,硬實力的持續頂尖狀態代表企業軟實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現在歐美國家對國際技術標準的不斷升級。長期以來,尤其是中國加入WTO之后,中國企業在“走出去”的國際化經營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難題不是經濟實力,而是不斷變化的國際游戲規則。盡管以市場規律作用為主導的經濟全球化、一體化趨勢,正日漸化解市場空間障礙,拉近各地企業,世界成扁平和無縫態勢發展,但是,諳熟市場經濟、慣于經營全球資源的歐美等發達國家是不會輕易相讓自己的市場的,他們站在利益的制高點上,憑籍操縱市場規則和掌握高端技術的傳統優勢,并因應新的形勢,抬高市場準入門檻,不斷完善或推出愈來愈細、愈來愈嚴的市場游戲規則,以此掌控全球化的發展,制約別人,保護自己,緩解經濟融合所帶來的巨大沖擊。
比如,美國修訂《器具標簽法規》,要求制造商必須使用抬頭為“EnergyGuide”的黃色標簽,此次最終規定主要對能效標簽的設計、內容和標簽貼放位置等方面進行了修訂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器具標簽法規》盡管對我國家電產品出口美國產生了沖擊和影響,但是,修訂《器具標簽法規》立足現實,眼光超前,是值得肯定的。鄧正紅認為,這反映歐美跨國公司背后強大的軟實力,持續推進技術進步而形成的頂尖硬實力,因而,這些頂尖公司能夠憑借其高精尖技術,充分壟斷市場,在標準制定方面具有絕對的話語權。
鄧正紅企業軟實力理論關于企業軟實力的表現有這么一條,企業以核心技術能力為主導,協同和整合全球資源,成為行業的領導者而形成的軟實力。其背后的原理就是“持續頂尖的硬實力等于企業軟實力”。英特爾是世界上最大的個人電腦微處理器供應廠家,在信息技術業領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由于英特爾處于領先地位,其他業內企業不得不追隨英特爾開發產品。曾有業內人士戲稱:全世界的PC廠商都在為英特爾“打工”。其實,這是英特爾公司軟實力創造的最成功的資源協同模式。
鄧正紅認為,當一項新的全球性技術標準出臺后,企業要適應它,拼的不是已有的硬實力,而是企業潛在的軟實力,就是企業如何超越自我,如何超越固有的最好的技術水準,這些都要靠企業無形的軟實力來組織和完成。具備這種潛質的企業,無疑,也是軟實力得到迅速擴張,硬實力不斷做大和做強的頂尖企業。近年來,跨國公司為什么熱衷于建立產品、工藝和管理的綠色標準呢?因為他們知道,如果一家公司的綠色標準得到社會認可,不僅會帶來難以估量的商業利益,還會迫使競爭對手跟隨。索尼除對自己有嚴格的環保要求外,還對供應商進行審查,按不同的環境指標分為5個等級,等級最高的供應商,有資格與索尼優先合作。通過建立綠色管理體系,提高能源利用率,跨國公司也換取到新的競爭優勢——因獲得消費者的好感,使產品價格、市場份額得到提升。這就是“領先”理念作用于硬資源形成的軟實力。
GE每年在綠色技術上的投資超過10億美元,它希望占領綠色市場,并且保持技術領先。在應對綠色挑戰時,研發能力也將獲得快速提升。這種綠色競爭力和技術研發互相促進的狀態,也同時促進了企業核心能力的再提升。這就是持續創新所帶來的軟硬效應。鄧正紅企業軟實力理論強調,創新本身軟硬兼備,是變與不變相結合的核心生存力。作為軟的部分,創新是核心理念,反映了世界變化、變革的客觀規律,這是永恒不變的法則,是構成企業軟實力的基石;作為硬的部分,創新是理念見之于行動的能力,就是創新行動、行為,其結果反映了市場瞬息萬變的需求,就是滿足顧客更多價值的產品和服務。
全球化時代也是技術標準不斷提升的時代,這是一個大趨勢,是規律,只有系統專注自己軟實力的企業,才能摸準時代脈搏,通過持續創新,推出更多適應時代要求和市場需求,符合趨勢預見和環境應變的高價值產品或服務。
鄧正紅表示,“順勢而為,超越自我,堅持理念,適應變化,放眼未來”,這是將企業軟實力持續轉化為頂尖硬實力的根本要求。對于日益激烈的“綠色競爭”,松下電器(中國)正在推行“綠色計劃”,承諾用3年時間,使在華30多家工廠全部實現清潔生產——不污染環境,不使用有害材料,提高資源利用率。再如國內的康佳電子,它通過對生產工藝的改造,實現了無鉛化生產,并對回流焊、波峰焊等關鍵設備進行升級。通用汽車則通過綠色供應鏈管理,來降低整個供應鏈的能耗和排放,比如幫助供應商提高環保能力、資源利用率等。惠普采用大量包裝方法,將多個產品放入一個大而且打開后能重新蓋緊的箱子。這主要是為了降低包裝的廢料,同時也大大降低收取、存放及使用的處理費用。惠普使用產品生命周期分析工具,讓工程師在開發產品時,能夠減少材料和能源的使用。諾基亞已經推出多款環保手機,由此獲得了很好的銷售業績,同時,它還在全球85個國家建立回收廢棄手機和配件的收集點。北大方正也提出綠色電腦概念,從設計到裝備都融入環保理念。凡此種種,無不表明,技術競爭在于創新,創新是企業軟實力的靈魂,沒有軟實力,企業永遠只能在別人門檻之下。
作者:鄧正紅 來源:中國管理傳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