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企業是否具備軟實力,從其對資源利用的觀念和態度上就可判知。按照鄧正紅企業軟實力理論,企業軟實力=價值理念+商業模式,以能源利用為例,現在倡導的是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就是說,你要注意不浪費資源、不污染環境,這種價值理念代表一種什么層次的軟實力?企業軟實力權威專家、企業未來生存管理思想創立者鄧正紅先生認為,價值理念決定企業軟實力,什么樣的經營觀念決定企業具備什么樣的實力。
如果企業只顧利潤不顧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這類企業無疑是缺乏軟實力的,市場經濟初期國內大多數企業屬于此類;
如果企業在賺取利潤的同時,還注意不浪費資源不污染環境,這類企業具備基本生存的軟實力,這是目前國內企業的發展趨勢;
如果企業超越利潤,以一種符合規律的價值理念經營企業,比如現在的歐美企業已從過去的“能耗”觀念上升到了“能效”觀念,就是說,經營企業的標準已遠遠超越不浪費資源不污染環境等淺層次的企業倫理,而是看對能源利用的“效度”,其資源整合思維不是“堵漏”,而是能創造多大的資源利用價值。這類企業是在高層次的軟實力狀態中經營,屬于核心生存企業。
2008年2月29日,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修訂通過的《器具標簽法規》ALR的最終規定正式生效,該法規主要對能效標簽的設計、內容和標簽貼放位置等方面進行了修訂并提出更高的要求。美國是我國家電主要的出口市場,修訂法規提高標準給我國輸美家電設置了新的能耗壁壘,家電出口企業將面臨新的考驗。
盡管美國是出于自身利益修訂《器具標簽法規》,但這項法規所體現的精神符合全球環境保護、資源節約和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要求,2000年聯合國制定的《全球契約》就有3個環境原則:采用預防性措施應對環境保護的挑戰;主動行動、承擔責任;開發和推廣環境友好技術。企業軟實力權威專家鄧正紅先生表示,此次美國修訂《器具標簽法規》立足現實,眼光超前,是值得肯定的。
與此同時,中國“兩會”期間,企業界代表尤其是家電業人士討論最多的就是“節能減排”,比如在節能家電產品的生產上,對建立長效節能機制的呼聲就很高,而不僅僅在產品政策扶持的層面上。這說明,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是全球共識。
除了美國,歐盟也對在歐銷售的機電產品提出了更嚴格的節能要求。鄧正紅指出,面對這個重要戰略機遇和挑戰,國內企業思考的不應是新的市場規則給我們帶來了多少損失和阻礙,而要從科學發展觀的高度看待我們自身的短板。比如修訂《器具標簽法規》提出了一個非常先進、科學的技術指標,就是“能效”,而國內企業不光是家電企業的觀念還只是停留在“能耗”上。
一個“效”和一個“耗”,就反映了我們與發達國家在經濟發展水平和質量上的差距。“效”體現了能源利用的價值創造,是集約型經濟,而“耗”就是傳統意義上的能源消耗,是粗放式經濟。如果我們不能從消耗的圈子跳出來,我們的經濟發展是難以實現質的轉變。
一項法規對產業的影響,往往要經歷一個不適應到適應的過程。企業軟實力權威專家、企業未來生存管理思想創立者鄧正紅先生認為,修訂《器具標簽法規》雖然來自美國,但對我國家電產業的影響是全局的,也是根本的。短期看,必將引發我國家電市場內外調整和重新布局,原計劃出口美國的產品將受到限制,必然要另辟地區進行消化,這樣國內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和白熱化。
長期看,修訂《器具標簽法規》對我國家電業走內涵發展、結構升級之路,無疑是巨大的推動。按照法規,如果要繼續進軍美國市場,老產品的改進和新產品的開發,不能簡單地滿足于安全、性能、外觀等因素,更重要的是要考慮整個產品生命周期耗能的大小、環境的污染程度等。這些對國內企業技術水平和科技創新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器具標簽法規》生效前,我國家電企業出口美國就已受到一定的影響,據統計,2008年2月份家電出口大省廣東對美國出口家電產品3.6億美元,已呈現8.2%的降幅。而《器具標簽法規》在實施后將對我國家電產品的出口產生更大的影響,這就迫使我國家電出口企業必須積極面對,提升自己的標準,尋找新的突破口。
即使在國內,一些企業因軟實力的缺失,正遭受來自政府和社會的處罰。2008年8月剛組建不久的環境保護部在一天之內就公布了6份監察通知書,針對近期檢查中發現的環境污染和環保違規問題,涉及6個省的13家企業。環保部已提出整改要求,并要求當地將查處結果反饋環保部。這些企業位于陜西、浙江、福建、山東、黑龍江、吉林等地,存在的問題則包括超標排污、環評違規等。環保部則提出了取締關閉、停產整治、限期治理等整改要求。
到目前為止,中國企業的成功很大程度上都是得益于硬實力,雖然硬實力無論何時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單憑硬實力很難確保長久的成功。鄧正紅企業軟實力理論強調,硬實力只能管一時,而軟實力管長遠,是企業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無形紐帶,企業如果缺乏軟實力,硬實力將是一盤散沙,難以形成核心生存力。
如何整合資源,德魯克有句經典的話:“投入全部的資源,向一個方向沖刺,是創業家最高的策略”。鄧正紅企業未來生存管理思想強調,“向一個方向沖刺”是企業未來生存戰略,戰略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持久的、牢不可破的企業核心生存力。“一個方向”是由企業軟實力來主導的,因此核心生存力形成的關鍵,就是將企業軟實力轉化為企業資源整合力。
按照鄧正紅企業未來生存管理思想,企業生存包含三個層次,從高到低是精神生存、物質生存和環境生存,同樣,如果遵循企業核心生存力的形成過程,企業軟實力對資源的整合必須經過三個步驟:第一步是符合效能原則的資源整合,第二步是符合效率原則的資源整合,第三步是符合效用原則的資源整合。這個三個步驟連在一塊,就是一個從大到小、從戰略到戰術、從宏觀到微觀、從粗放到精細的過程。
第一步:符合效能原則的資源整合,就是要明白是否在做正確的資源整合。為什么要進行資源整合?做什么樣的資源整合?資源整合的具體內容是什么?是否符合企業生存發展戰略?是否與企業軟實力導向相匹配?這是資源整合的方向問題。
第二步:符合效率原則的資源整合,就是要明白是否正確地進行資源整合。怎樣進行有效的資源整合?采取什么樣的資源運作模式?是否利于企業可持續發展?是否產生新的經營管理問題?是否與企業軟實力主題相協調?這是資源整合的方法問題。
第三步:符合效用原則的資源整合,就是要明白是否能獲得正確的成效和作用。是否為了眼下的經濟利益而耗費更多的經濟資源?資源效益與資源代價是否達到先進的比例關系?資源整合產生的經濟效果是否隨著持續性推進整合而逐年遞升?經營績效是否與企業軟實力作用相關聯?這是資源整合的方程問題。
鄧正紅企業軟實力理論指出,遵循企業核心生存力的形成過程,企業軟實力指導資源整合從第一步、第二步到第三步,步步相隨,環環相扣,把企業軟實力與硬實力緊緊捏在一塊,形成企業牢不可破的核心生存力。所以,以企業軟實力為主導的資源整合,效能、效率、效用,一個都不能少,而且資源整合的過程、持續性的推進,比當下產生的經濟效果更重要。
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是由資源支撐的,它是一個資源輸出和輸入的系統,在市場競爭條件下,資源的稀缺性,決定了獲取資源是需要支付成本的。而企業資源的貨幣形態是企業的價值,它不等同于企業的賬面價值,企業的價值是對應各期凈收益現金流量現值之和。企業在投資、籌資、經營活動的過程中,如何優化配置資源,是能否提升和創造企業價值的關鍵。
長期以來,低水平重復建設與單純數量擴張的經濟增長,是我國企業經濟增長的主要方式。從宏觀經濟來看,體現在高投入、高能耗,總體資源利用效率低。從單個企業來看,企業盲目追求擴張,占用大量資源,而生產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實際上受到了制約,龐大的資本占用產生的效益實際上是較低的資本收益率。
企業軟實力權威專家鄧正紅先生指出,低成本競爭是市場經濟的一個普遍法則,是企業基本生存的法寶。面對國際國內市場,企業資源占用高,企業的能耗、管理成本、資金成本勢必增加,在市場競爭中必然處于劣勢。高能耗、低效率,無效資產龐大、粗放經營,是國內存在的普遍問題。這中間有歷史的原因,同時也與長期以來只注重追求規模經濟,輕視資源利用效度的觀念有重大關系。
目前,宏觀經濟環境不容樂觀,經濟過熱,從緊的貨幣政策和不斷加息,使資金取得的難度加大、成本上升;節能減排,原材料、能源價格上漲直接推動成本上升;《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和拉動內需以及物價上漲直接推動了人工成本增長。
按照鄧正紅企業軟實力理論,高層次的企業軟實力決定資源整合的效能,但現在國內企業還只處于基本生存階段,價值創新缺乏普遍性,戰略生存停留在利潤層面,企業資源整合主要謀求基本生存,因此,現階段國內企業的資源利用重點在效率和效用。效率就是競爭力,一方面,企業必須學會靠市場運作資源的本領;另一方面,要不斷挖掘內部潛力,合理配置企業資源。
作者:鄧正紅 來源:中國管理傳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