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至22日,國務院國資為國有企業監事會主席、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小企業家年會主席解思忠和顧問、國務院參事、十屆全國政協常委任玉嶺一行在湖州市考察新農村建設和中小企業發展狀況。湖州市委書記孫文友、湖州市政協主席王金根等陪同考察。
湖州東鄰上海,南接杭州,西依天目山,北瀕太湖,是以上海浦東開發開放為龍頭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先行規劃、先行發展”的14個重點城市之一。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全市國有、城鄉集體企業改制任務已基本完成。產業結構從原來的傳統絲綢、建材業為主,形成了以新型紡織、新型建材、醫藥化工、特色機電四大特色優勢產業為支柱、電子信息和環保產業快速發展的格局,先進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50%。
在考察中,解思忠主席指出,縮小城鄉差別,提高農民收入,繁榮農村經濟的一條有效途徑,就是大力發展中小企業,壯大農村經濟,以鄉鎮工業中小企業的發展回饋農村,支持新農村建設。湖州市與浙大合作共建省級社會主義新農村實驗示范區,一場以“村企心連心,共建新農村”為主題的活動迅速興起,得到了全市鄉鎮企業中小企業和有關人士的積極響應。為有效促進全市新農村建設協調、平衡推進,做出了積極探索和貢獻,通過“輸血”與“造血”并舉來盡快改變結對村的落后面貌,湖州經驗值得推廣。
解思忠主席強調,乘著國家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東風,眾多城市中小企業、鄉鎮企業來到農村“淘金”,參與新農村建設,給農村經濟發展增添活力和助力,這是應當得到鼓勵和支持的。但是,當前中小企業面臨發展的多重困難,應該從全局的角度整體考慮,各級政府和行業組織都應幫助企業疏通科技融資通道,扶植科技型中小企業實現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科技產業化,促進企業發展,推動地方經濟增長。
考察期間,解思忠主席還就村企結合共建,企業如何參與新農村建設,如何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以及建立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管理體制與機制等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與建議。
年會宣傳部主任郎森鏨隨同解思忠主席和任玉嶺參事考察。
(來源:中國中小企業家年會網,作者:趙家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