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智慧與企業管理》
主講老師:辛雪峰老師
一、【課程背景】
改革開發三十多年來,經濟獲得的快速的發展,國家的經濟實力不斷壯大,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也不斷地提高,然而,在倡導和諧社會的今天,我們不得不面對當前存在的一些不和諧的現象,特別是道德的滑坡和價值觀缺失造成一系列的問題。一些企業道德缺失,只顧賺錢不顧子孫后代的環境污染令人觸目驚心,“瘦肉精”“毒奶粉”“地溝油”等惡性食品安全事件時有發生,不擇手段競爭、商業欺詐等事件層出不窮,低俗的文藝作品、淫穢的網絡信息充斥著人們的生活;一些父母官拜金主義嚴重,漠視公平正義,以權謀私,忽視基本的道德信仰,貪污腐化;一些人沒有廉恥之心,做了壞事,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兄弟手足,蠅頭小利,互相斗爭;弒親血案,不孝父母,時有發生。。。。。。
人們不禁要問:這到底怎么回事?究其深層次原因,就是人們的心靈和倫理道德出現了問題!《論語》告訴我們:“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可見,要更好的解決上述困惑和問題,除了完善法制以外,必須要重視道德的教化力量!國家領導人胡錦濤指出:“一個社會是否和諧,一個國家能否長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溫家寶總理指出:“一些企業見利忘義,為了自身的利益而損害整體利益,企業家的身上應該流淌著道德的血液。對于我們的企業來講,對于整個社會來講,道德問題十分重要。我認為誠信和道德是現代社會應該解決的緊迫問題。”習近平主席指出:“傳統文化中的許多優秀典籍蘊含著做人做事和治國理政的道理,領導干部要通過研讀優秀傳統文化書籍,不斷提高人文素養和精神境界。
二、【培訓對象】企業中高層管理干部
三、【培訓目標】通過《國學智慧與企業管理》的學習,就是用圣賢的智慧解決企業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困惑和問題,古圣先賢的思想直指問題的核心,給企業的管理者以醍醐灌頂的啟示!簡單、有效、有結果!
四、【課程時間】2天
五、【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被誤解多年的國學智慧
一、何為“三綱”?
二、何為“無論”?
三、何為“人定勝天”?
四、何為“人善被人欺”?
五、上述圣賢先賢智慧在現代人的工作生活中最基本價值和意義?
第二部分:管理有“道”
一、何為“道”?
二、解讀老子的智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三、企業管理為何必須遵循四道?(天道、師道、孝道、仁道)
第三部分:管理有“法”
一、何為“法”?
二、解析孟子智慧:“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三、案例解析:麥當勞與小肥羊對管理的啟示
四、向韓非子學做管理:“人主之患在信人。信人,則制于人。”解讀企業管理中的雙刃劍:“面子文化”。
五、綜述:只有制度化,才能規范化!案例解析:兩家酒店的差距
第四部分:管理有“術”
一、何為“術”?
二、向孫子學戰術:“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
三、管理基本理念:“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四、解讀戴明博士“PDCA”循環在企業管理中的價值和意義。
五、管理無小事:向老子學做管理,“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案例解析:一杯咖啡100萬,一口痰毀掉一筆大生意。
六、向扁鵲大哥學做管理!事先控制的必要性!
第五部分:管理有“器”
一、何為“器”?
二、孔子的智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三、解析:卓越管理的六大杠桿工具
1、制度杠桿2、溝通杠桿3、效率杠桿4、問題杠桿5、授權杠桿6、執行杠桿
第六部分:管理有“勢”
一、何為“勢”?
二、孫子兵法解讀管理之勢:“善戰者,求之于勢,不責于人;故能擇人而任勢。任勢者,其戰人也,如轉木石;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行。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于千仞之山者,勢也。”
三、管理者之責:你的團隊是否“有勢”?案例解析:企業中的乞丐與天使
第七部分:管理有“魂”
一、何為“魂”?
二、解析“企業的使命”決定企業的命運!
三、《大學》智慧解讀企業管理之魂:“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四、老子智慧解讀企業基業長青之本: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