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建設正日益受到重視,這是可喜的現象。企業文化建設也存在不少誤區,最典型的莫過于政治化、官場化、庸俗化、形式化,簡而言之為企業文化建設的“四化”。這“四化”可不是四個現代化,雖然不一定是主流,但如果泛濫起來,后果也會相當可怕。請看,這樣的企業文化可怕不可怕:
一、 企業文化建設政治化 最典型的做法莫過于突出政治口號,遠離企業實際,滿足地方首長政績需要,打造所謂當地的樣板企業。這類企業多以領導參觀為榮,企業的成就展或宣傳冊,充斥領導人的照片,而少員工的身影。不該上的項目,只要領導說話,照上;不應該安排的人員,只要領導暗示,沒有崗位都要增設一個崗位。還美其名曰可以發揮公關作用。
二、 企業文化建設官場化 企業內部廣設處長、科長,等級森嚴,企業主要負責人分成一號、二號,秩序不容顛倒。討論會上,不分對錯,先比誰的官職大小。審批簽字,梯級呈報,不小心搞錯了先后,就有可能前途不保。上級在下級面前,總是頤指氣使,而下級在上級面前,則只能點頭哈腰。有的企業甚至對下屬見了領導如何打招呼都有詳盡的規定。“官職”在這類企業成了最重要的獎勵籌碼。
三、 企業文化建設庸俗化 潛規則盛行,阿諛奉承成風,老板似皇上,主管如大臣,制度成擺設,人情大于法。部門是山頭,干活分宗派。開會時一團和氣,背地里暗中較勁。打小報告吃香,說實話者遭殃。早上神前祈禱,晚上男盜女娼。員工受傷,醫藥費錙銖必較;行賄官方,大信封鼓鼓囊囊。
不在市場拓展上用力,總在偷稅漏稅上用計。
四、 企業文化建設形式化 明明企業只有三年的歷史,也要考據出三千年的文化。找人設計一個符號,就成了企業圖騰,你是日出東方,那我就是月印河上。說到企業的使命通篇都是空洞的想象,講到對員工的要求,盡是道德楷模的幻象,與企業實際完全兩樣。企業文化手冊裝幀精美,企業文化詞句漂亮,企業文化內容大同小異。原來這些企業都是速成文化,找人越俎代庖,靠大師精心策劃,怪不得除了封面,你就認不出是哪家企業的文化。
形式主義還有一個顯著特征就是印在紙上,掛在墻上,說在嘴上,從不落實到行動上。
“形式化”可能不少企業都承認,至于“政治化”、“官場化”、“庸俗化”相信沒有一家企業會承認。這里我只想提醒一句,不是寫在紙上的就是企業文化,其實企業通行的做法就是你的企業文化。
有人說不能改變環境,你就改變自己。
我由此想到:企業不能改變社會,那你至少可以改變企業的內部環境。
企業要凈化內部環境,就必須去政治化、遠官場化、拒庸俗化、防形式化。否則,你的企業將變得真正可怕!
作者:張國祥 來源:博銳管理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