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某制造企業二廠
11月24日,本人很榮幸參加了公司邀請谷唐咨詢顧問老師給我們二廠上一堂的精益生產培訓。在本次一天的學習中,“悟”這個詞是我聽到的最多的一個詞,使我對 “精益生產”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現在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企業要有競爭力就必須在精益生產方面下大功夫。通過對精益生產理論學習,我對精益生產的理解更為深入。精益生產是從豐田生產方式中總結提煉的先進的管理理念它的核心思想是通過消除企業所有環節上的浪費,達到降低成本、縮短生產周期和改善質量的目的。實現精益生產的基礎是穩定的生產運作,及時供貨和穩定的質量保證是實現精益生產兩大推動力。 本次學習讓我體會到: 一、杜絕各種浪費以提高生產效率。
操作的浪費在我們的工作中時刻存在,如可找出這些浪費及改善是關鍵,要找出我們身邊的浪費只有全員參與才能做到更全面。要真正能達到杜絕各種浪費還要做大量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才能做到,所以我們做好宣傳工作,動員全體員工積極參與才能杜絕各種浪費,達到提高生產效率的目的。
二、“柔性生產”。
實際就是我們常說的“一崗多能”,如果我們每一個員工能夠掌握多個崗位的操作技能,那么在生產上人員的調動方面較為靈活,是少人化、自動化及杜絕浪費提高生產效率的基礎。要使每一個員工能掌握多個崗位的技能必須多給員工培訓及實踐的機會, 多關心他們的學習及給予分配不同的工作,讓他們在理論及實踐中提高操作技能。
三、“均衡化”與“多樣化”。
多樣化也就是多品種及少批量, 但多品種少批量如果控制不好會對我們的庫存尾數造成壓力,也就是說資金的積壓。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做好均衡化的管理, 在庫存量及合格率上的有效控制是做好多樣化的基礎。
四、“少人化、自動化”。
“少人化”是從“省人化”過度得來的,這需要提高員工的操作技能才可實現。而“自動化”除了設備自動化外, 我覺得作為生產部門,人的“自動化”由其重要,人的“自動化”指我們每一個人都能自動去做事,自動去尋找問題并尋求解決措施,只有這樣才能挖掘第一個人的潛力,使到在少人的情況下能完成預期的工作任務。所以我們在人員的思想教育方面要多下功夫,使員工的意識上提高做到發自內心的自愿去做,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自動化”。
通過這次學習,同時也讓我明白要想有進步,按部就班肯定是不行,正式不怕想不到,只怕不去想,這次的學習感悟最多的還有浪費問題,我真切地感受到我們平時浪費,正是因為沒有精益的意識,大家對眼前所發生的浪費都感覺很正常,所以,要想真正杜絕浪費,必須從思想上認識到浪費的壞處,全員參與,互相學習,互相監督,再加以指導,制定相應的獎罰措施,就可以養成從節儉的習慣徹底實行精益生產,那浪費的狀況就可以得到有效制止。作為基層的員工,我深切體會到員工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可是要想建立一支有戰斗力的團隊,上傳下達尤為重要,實行精益生產,在班組乃至企業都形成一種競爭向上的創新氛圍,讓企業天天有進步,月月有變化,那我們的員工和企業就會充滿朝氣與活力,為企業的發展同心協力創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感謝谷唐顧問老師一天的辛苦付出,我將全力配合公司實施精益生產項目,配合谷唐顧問老師的精益指導,共同為公司的發展做出努力,也感謝公司給予我參與這次項目的機會,我會全力學習、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