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了照亮生命中的黑森林 我讀過書,于是我似乎看到了光明。它只持續了片刻的時間。我所見到的,或者說意識到的,更像是啟蒙之光———如該地點(城市)在700年前承載的文化。為什么讀書?為了變得不那么狹隘,為了不再抱有偏見,為了理解。為了理解那些思想狹隘、抱有偏見以及不善于理解的人。讀書,一個點亮自我,照亮生命中和森林的過程。
2、讀書的地點 每一個讀者在讀書時都是獨自一人,不過他曉得其他人的存在,并且有分寸的與之擦肩而過。人人都沉浸在自己的沉思冥想,并且尊重他人的沉思冥想。(可能出于某種傲慢的冷漠:都別去打擾他!)與那些共同生活卻互不干擾的僧侶們一樣,讀者們構成社會內部的理想群體。社會自身無暇管束,于是對于他們持容忍態度,我們知道容忍之中可能包含輕蔑的意味。偉大的讀者都是怪物。不過,他們是無害的,除非達到了某種程度;那時他們會要求名望,不再做謙遜者。無害,因為他們沒有忘記自己屬于少數派。 閱讀使我們從現實世界中暫時抽離。聽任自己準確回憶閱讀某本書的時間和地點,可能有悖于閱讀的本質。閱讀是由若干避世獨處者在略微古怪的可以稱之為精神之境的無形空間里共同感知到的那永恒的一刻。
3、怎樣讀書 有讀書的方法,但熱情是最合理的方法
4、為改變時間而閱讀 當我們讀書時,我們是在抹除時間。并非是“度過時間”的意思。度過時間是指我們打著哈欠讀著書,在城市悠悠閑閑地度過一個下午。“抹除時間”則指認真讀書,全神貫注的沉浸在書中,這種閱讀給人以一種時間不復存在的感覺。我們甚至模模糊糊的生出某種永恒感。這就是為什么從書中世界走出來的讀者們有著潛水員的神情:目光朦朧、呼吸徐緩。他們需要少許的時間以便重新回到現實世界。這就是為什么那些偉大的讀者始終感覺自己青春年少的原因。他們的生命沒有被某種使用時間的方式所消耗,他們將時間用在了聽命于尋常時間以外的事情上。即使他們活到百年,仍然會青春永駐的辭別人間。 每一次閱讀都是一次在清涼的海水里潛泳,都是一個我們并非、全然虛幻地征服了時間的時刻。
作者:孔鶴翔,電話:15221125956 |